今天19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黄冈师范学院有什么特色专业,专业排名如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黄冈师范学院有什么特色专业,专业排名如何
嗨,小伙伴们,作为一个黄冈师范学院的学姐,我很荣幸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学校的特色专业和排名情况。
首先,作为一所综合性师范院校,黄冈师范学院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人才。
我们学校的特色专业很多,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教育学、汉语言文学、体育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等师范专业,这些专业在全国高校排名中都名列前茅。
此外,我们学校还有很多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专业,比如土木工程、电气工程、网络工程等,在这些领域中也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就。特别是土木工程系,该系在草原公路工程和水利工程等领域拥有卓越的研究与实践水平,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
总的来说,黄冈师范学院的专业排名一直保持在全国前列,充分体现了学校教育质量和师资力量的优势。相信在这里学习的同学们一定会在未来的职业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黄冈师范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
黄冈师范学院是二本。黄冈师范学院建立于1905年,是一所多科性的普通本科院校。该学校共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6万多人,共开设61个本科专业。其中比较著名的专业有生物科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动画专业、环境设计专业。
19教育网
黄冈师范学院介绍
一、院系专业
黄冈师范学院设有文学院、体育学院、政法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商学院、旅游文化与地理科学学院、美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音乐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数理学院、建筑学院、计算机学院、交通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工学院等18个二级教学学院。
二、师资力量
黄冈师范学院有专任教师95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07人,博士、硕士677人。有国家和省级各类荣誉专家30余人次。学校还聘请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重点高校的100余名知名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为兼职教授。有省级高等学校教学团队3个。
三、教学建设
黄冈师范学院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教育部定点教改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品牌专业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省级精品课程16门,省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
四、学科建设
黄冈师范学院有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1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3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有校级重点学科3个,校级特色学科5个,校级扶植学科6个。
最后总结,通过以上关于黄冈师范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黄冈师范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有个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黄冈师范学院
19教育网(https://www.0919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黄冈师范学院的相关内容。
黄冈师范学院
黄冈师范学院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主、多科性的普通全日制本科高校,学校隶属湖北省管辖,实行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的办学体制。
[英]Huanggang Normal College
黄冈师范学院地处武汉城市圈内人口最多的地级市,现有人口八百多万的鄂东大市——黄冈市。黄冈史称 “吴头楚尾” ,西靠武汉,东邻九江,长江黄金水道和京九、京广、京珠、沪蓉等交通大动脉贯穿全境。黄冈素有崇文重教的文化传统,人文底蕴丰厚,英才辈出。这里有全国闻名的 “教授县” (蕲春)、 “报人县”(武穴)、“黄梅戏之乡”(黄梅)、“将军县”(红安)、“博士街”(蕲州)、“文赤壁” 、“四祖寺” 、“五祖寺”和黄冈中学;这里诞生了毕升、李时珍、闻一多、李四光、黄侃、熊十力、王亚南、胡风、废名、杨度等历史文化名人;近现代革命史上,这里诞生了董必武、陈潭秋、林育英、林育南、李先念、刘华清、王树声、韩先楚、陈再道等一大批革命家、军事家,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黄冈师范学院作为黄冈市第一高等学府,是鄂东这块人才宝地上孕育各类人才的摇篮。
黄冈师范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05 年的“黄州府师范学堂” 。1937 年,学校更名为“省立黄冈乡村师范学校” ,1950 年更名为“湖北省立黄冈师范学校”; 1960 年更名为“湖北省黄冈师范专科学校”, 1977 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学院黄冈分院”;1978 年4 月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黄冈师范专科学校”, 1988 年被评为首届“全国先进师专”,1995 年,经原国家教委、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原黄冈教院并入;1999 年 3 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黄冈师范学院”。
黄冈师范学院坐落在黄冈市府所在地——历史文化古城黄州,学校北依东坡赤壁、南临浩瀚长江,地理位置优越,校园环境幽雅。学校由珠明山、银盘山、南湖三个校区组成,现有校园面积 1252.68 亩,建筑面积近 40 万平方米,固定资产 4 亿余元。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7000 多台套,总值 8000 余万元,建有省级生物课实验示范中心;有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140 余个;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有各类藏书120余万册,设有国家一级“中国学术期刊文献检索站”;校园网络服务系统完善。
学校面向全国 27 个省市招生,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 13000 余人,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册学生 2000 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 1100 余人,其中专任教师 685 人,教授 66 人、副教授 168 人,博士、硕士 298 人,兼职博导硕导 40 余人。学校有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国家和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等 20 余人。学校还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学者、艺术家 100 余人为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常年聘有外籍教师 20 余人。
历经百年耕耘,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涉及文、理、工、法、经、管、教等七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高等院校。“中国古代文学”和“野生动
植物保护与利用”等 2 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产业
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
民族传统体育学、文艺学、
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
语言学及
应用语言学、
美术学、运筹学与控制论、分析
化学、动物学、
园林植物与观赏
园艺等 14 个学科为湖北省立项建设的硕士学位点学科。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设有生物资源研究所、不确定系统研究所、艺术与设计研究中心等20个研究所(中心),设有“十大基金”资助各类研究活动。 “ 十五” 期间,教职工承担国家、省、市各级科研项目 182 项,荣获包括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省级及以上科研教研奖励 17 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等 100 余部,发表学术论文 4300 余篇,其中 100余篇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
学校现设有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政法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与
应用化学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商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体育系、新闻与传媒系和继教职教学院等 14 个教学院系。开设有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
英语、
日语、美术学、
艺术设计、音乐学、
音乐表演、
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学与行政学、法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物理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应用化学、
制药工程、生物科学、
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
工商管理、教育技术学、体育教育、广播电视
新闻学、
广播电视编导等 32 个本科专业;有
语文教育、
数学教育、
英语教育、
应用日语、
贸易经济、
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及应用、
会计等 10 个专科专业;有继教职教本专科专业 60 个。
艺术教育专业是教育部定点教改试点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湖北省省级品牌专业,英语、生物专业是湖北省重点专业;生(植)物学、古典文学、写作、动物学、教育学、器乐等一批课程是省级精品课程。 2004 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为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中首批通过该评估的高校之一。黄冈师范学院已成为省考试院公布过的2008年具有自考招生资格的32所院校之一。
学校国际交流广泛,已与美国拉马坡学院、印第安那州立大学、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南昆士兰大学、加拿大新加里东学院、英国诺森比亚大学、摩尔多瓦国立艺术学院等 10 多家国外高校与机构建立了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先后聘请了100 多位外籍专家学者来院任教、讲学,先后派遣100 多位教师赴国外进修、访问和讲学。2002 年起,学校开始招收留学生。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深得社会认同。全国闻名、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竞赛中取得 “七金四银一铜 ”佳绩的黄冈中学迄今三任校长、绝大部分国际奥赛主教练、黄冈九大县市区 70% 以上的中学校长、副校长都是我校的毕业生,纷至沓来的参观考察者无不感慨地说:“黄冈中学和黄冈的基础教育是个谜,谜底在黄冈师范学院”。近年来,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 1999 年以来,学生在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连续七年荣获国家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CCTV 杯”外语竞赛等重要赛事中都取得优异成绩。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 90% 以上, 2003 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在湖北高校中居第一位;毕业生以基础扎实、特长突出、富有务实精神和创新能力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在近 3 万名历届毕业生中,许多人成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国劳模、全国优秀教师、知名专家学者,一大批人成为各条战线上的中坚和骨干。
“十五”以来,学校先后荣获 “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运动先进单位” 、“湖北省安全文明学校”、“湖北省园林式学校”、“湖北省教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湖北省‘楚天杯’文明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湖北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高校两课教学先进单位”、“湖北省高校成人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1998 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宋健、张思卿、陈至立以及教育部长周济先后到我校视察,对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对学校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湖北省委省政府领导、黄冈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亲临我校,就学校基本建设、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等重大问题进行指导。
“十一五”,黄冈师范学院确立了“科学定位、内涵发展、特色强校、规范创新、就业至上”的二十字办学理念,全校教职员工正积极落实“十一五”发展任务,推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三大战略”,为把学校建成和谐发展的省属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编辑本段]黄冈师范学院校史沿革
黄冈师范学院是1999年3月25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来的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一所全日制省属普通本科师范院校。自1905年成立“黄州府师范学堂”,黄冈师范学院至今已经走过了百年办学历程。
1905年创办的黄州府初级师范学堂,后更名为黄州府师范学堂。抗日战争期间,学校一度由黄冈县三解元(黄冈县泗泊河)迁址到新洲大渡村,并改名为湖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开设普师、简师班,培养中小学师资。解放战争时期,学校曾几度迁移校址,1945-1947年由新洲大渡村迁至黄州,1947年到1948年又由黄州迁到汉阳,1949年再度迁回黄州,学校虽历经辗转,校名则始终是“湖北省立黄冈师范学校”。
黄州解放后,黄冈师范学校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接管,改为“湖北省黄冈师范学校”;1949-1950年,普通师范和艺术师范合并,组建黄冈行政区立中学师范部;1953年7月恢复成立了湖北省黄冈师范学校,广济师范学校并入;1960年,学校更名黄冈师范专科学校;1961年秋,黄冈大学、黄冈幼师撤销,60级学生共五个班并入湖北省黄冈师范专科学校。“文革”时期,学校复名黄冈师范学校,挂师范学校和进修学校两块牌子,1975年开始招收高师班。1977年秋,学校改名为“华中师范学院黄冈分院”,由省政府批准成为大专院校。197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更名为黄冈师范专科学校,从此,学校作为正规的普通高校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86年,学校升格为副地级;1988年,学校被评为首届“全国先进师专”。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黄冈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省教委下文,黄冈教育学院并入,学校的教育功能和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
1998年12月17日,该校的“专升本”考察评估以90%的高票通过专家评审,“专升本”获成功。1999年3月25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黄冈师范学院;2000年11月28日,黄冈师范学院在珠明山新校园隆重举行了“黄冈师范学院”的挂牌庆典,标志着黄冈师范学院的发展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004年,黄冈师范学院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在全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率先通过了这项评估。12月25日至30日,教育部专家组莅临黄冈师范学院开展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经过6天的认真评估,专家组认为黄冈师范学院定位准确,办学思想正确,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突出;重视制度建设,教学管理日趋规范,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加快教学基本设施建设,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风校风优良,社会声誉良好。
至此,历经百年耕耘,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涉及文、理、工、法、经、管、教等七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高等师范院校。学校教学环境优美,教学设备设施齐全,学术氛围浓郁,师资队伍力量雄厚。
进入“十一五”,黄冈师范学院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今天,在“科学定位、内涵发展、特色强校、规范创新、就业至上”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全校15000名师生员工正满怀信心,齐心协力,“攀层次、创特色、上水平”。我们深信,经过“十一五”期间的持续、健康发展,黄冈师范学院必将迎来一个新的明天,新的辉煌!
以上就是19教育网整理的黄冈师范学院有什么特色专业,专业排名如何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19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9教育网:
www.0919edu.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