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上海高考平行志愿“托底”志愿怎么填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上海高考平行志愿“托底”志愿怎么填
作为大学的招办老师,咨询中经常碰到家长或学生咨询这样的问题:“老师,我们把××学校填到志愿D保底,你看可以吧”、“老师你帮我看一下,我小孩这样的成绩,志愿这样填应该没有风险了吧?”五月份正值上海市考生填报志愿的时间段,也是家长咨询的高峰期。各高校、中学的咨询会开了一场又一场,学生及家长仍然觉得迷惘,到底平行志愿后,志愿顺序应该如何摆放?
“保底”学校“不保底”
2008年,不少考生参考了传统志愿填报方式下的招生结果,填报
上海大学等以往“保底”学校作为“保底”志愿,结果遭遇意外失策,进入征求志愿环节。以上海大学为例,以往“保底”是因为上海大学的理科招生人数较多,要招收部分第二志愿的考生,而平行志愿录取遵循分数优先的原则,所有的志愿都会被视为第一志愿,因此上海大学就不再“保底”。比如一位理科考生高考成绩467分,他在D志愿填报了上海大学,本以为考上海大学“十拿九稳”,结果去年上大分数线涨了6分,他因此落到了征求志愿。
那么考生该如何选择“保底”的志愿呢?上海大学的招生毕业办公室负责人认为,考生应该综合自己平时的成绩,对自己有一个恰当的评估。成绩相当好的一部分考生(预计高考成绩可以达到一本线上30分以上),可以选择上海大学这一类的学校等作为“保底”志愿,即便进了这些学校,还可以选择一些较好的专业。而对于那些成绩在一本线左右的考生,则应该考虑将上海大学放在A或B志愿填报,作为“冲一冲”的选择,将可能降分投档的外地学校或者去年征求志愿的学校作为“保底”的学校;另外这部分考生也应该在二本专业志愿填报上多花工夫。
平行志愿下,高校招生有变化
上海市实行平行志愿填报方式以后,由于生源结构等方面发生了改变,促使各高校在招生时,做出了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招生形势,具体以上海大学为例。
(1)录取原则:上海大学在沪本科第一批录取,仍然坚持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德智体全面衡量,多元测评,择优录取。但是,从2008年开始,专业录取的时候由原来的按相关三门录取改为按考生高考总分排序录取,专业之间无级差。
(2)投档比例:传统志愿填报方式下的高校招生,由于考虑学生不服从调剂情况较多,而且学生即使被一志愿高校退档,仍然有机会录取到二志愿甚至三志愿的学校,因此,普遍采用1∶1.2的投档比例。但平行志愿后,学校考虑考生一旦退档,就直接进入了征求志愿,因此上海大学在沪本科第一批录取,按照1∶1.05的比例投档,投档到学校以后考生同意调剂不退档。
需要提醒的是,预选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本科第一批平行志愿的“A”“B”“C”“D”都可以报考上海大学,只有投档至上海大学,方可兑现。而自主招生的学生填报本科第一批平行志愿的时候,必须“A”或“B”报考上海大学,不能再填报“C”和“D”的院校志愿,只要达到上海市一本分数线,就可以兑现。

香港有哪些大学,哪些大学相当于国内的一本二本?
香港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
香港浸会大学、香港
教育学院和
香港岭南大学等8所香港高校,纷纷出炉了内地招生简章,8所高校计划在内地招生超过1300人。
一般都是一本。。。去香港上大学一年将近花去10万块~~~~~你家有家底就考吧~~分数线是你所在省市的最好的大学的分数(大约)分数高。价钱高
但是教学质量好。就业有保证.......要不是我家没那么多钱,我就打算考那儿了
555555555555555这个金钱社会!!!!!!
相关------
香港高校内地高招计划出笼 学生可获永久居留权
8所香港高校抢滩内地计划出笼
大多近期来北京开招生说明会奖学金数目可观在港上4年大学后工作3年就可拿到永久居留权
今日上午10时30分,为吸引更多的内地优秀高中毕业生,香港科技大学在北京富凯大厦举办了2006年度内地本科生招生说明会。
近期,获教育部批准在内地招生的其他几所香港高校大多有来北京开招生说明会的计划。
目前,香港大学、香港
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教育学院和香港岭南大学等8所香港高校,纷纷出炉了内地招生简章,8所高校计划在内地招生超过1300人。
香港高校青睐什么样的内地考生?为什么香港高校学费贵、门槛高却能让许多优秀生趋之若鹜?记者浏览了各校的招生细则并电话采访了这8所院校的内地招生处。
上午现场
家长提前到走道站满人
今天上午10时,记者提前半小时来到香港科技大学招生咨询会现场,一进会场大厅,便遇到了众多学生和家长争先恐后领取报名表的情景。由于主办方没有预料到招生现场会如此火爆,在特别加座后能够容纳400个座位的会场,仍然座无虚席,就连两边的过道都站满了家长和学生。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这些学生和家长眼里,香港的高校有它诱人的优势和难以抗拒的吸引力。正如香港科技大学的老师在介绍香港高校的优势时坦言,“我们的老师是全球招聘,我们的教学语言是
英语,我们的管理方法是美国模式”。
由于报考大部分香港高校不影响内地院校的录取,使越来越多的考生及其家长对香港的高校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那么,什么样的内地考生才能顺利地走进香港高校呢?
关键词·高考成绩
达到重点线还远远不够
香港8所高校都要求考生成绩达到所在省份的第一批本科录取分数线。但考生如果想获得录取,只达到一本录取分数线(即重点线)是远远不够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去年北京有170多名高考学生赴香港上大学,他们的成绩平均超过重点线50分以上。
据香港大学内地招生处周晖老师介绍,去年有4848名内地生报读港大,但录取名额仅为250人,平均近20人争取一个名额。北京考生中四到五成的申请者分数达到或超过了北大、清华的录取线。
香港科技大学内地招生处的老师告诉记者,2005年科大在北京录取的49名学生中,35人达到北大、清华的录取分数线。
据香港中文大学对外合作处的梁主任透露,今年有意愿考取中大基础(奖学金)班的北京考生,除英语成绩在120分(满分150分)以上外,文科至少达到600分,理科不能低于630分,才具备竞争力。
关键词·英语
学校英语教学110分才合格
记者注意到,香港8所院校对申请者的高考英语成绩都作出明确要求,即必须达到110分。个别专业另有规定,如报考香港中文大学商科,英语成绩须在120分以上。
对此,香港各大学给出了相似的解释,由于有许多来自美国、英国等地的外籍教师,学校基本是用英语教学,所以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
关键词·奖学金
费用是内地十倍各校都有奖学金
香港高校学费高昂,大约是内地的10倍。内地考生在香港完成4年学业一般的费用平均在40万至50万港元。
香港各高校为了吸引内地优秀学生报考,纷纷抛出数目可观的奖学金政策。如去年被香港城市大学录取的考生70%可获学校不同等级的奖学金,北京有25名考生因超出一本线80分而获得每年6万港元的高额奖励。
关键词·面试
高考成绩非标准面试起决定作用
香港中文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被列为国家第一批录取重点高校,主要依据考生的高考分数择优录取,无须进行面试。其他6所非“统招”的香港院校都有各自的笔试或面试安排,面试甚至在录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周晖告诉记者,香港与内地在制度、观念、文化上存在较大差异,香港大学并不单纯以内地生高考分数作为招生标准,面试表现亦很关键。
在2005年的港大招生录取过程中,有一条消息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由于面试不合格,来自部分省市的11名“状元”被香港大学拒之门外(注:经向港大求证,这11名考生中,只有3名考生系所在省市“状元”)。
周晖说,学校想通过面试来了解学生的心理素质、应对表达的能力以及今后大学生活的适应能力。
去年香港大学的面试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每6人一组,话题以日常生活题目或一些热门话题为主,比如“卖盗版要不要受惩罚”、“你对现在的教育制度有什么看法”等。
关键词·港校优势
可获永久居留权
香港城市大学内地招生项目主管卓燕告诉记者,根据相关规定,内地人员只要在香港工作生活7年以上,就可以得到在港的永久居留权。内地学生在香港上4年大学后,若继续在香港工作3年就可以顺利地拿到香港永久居留权了。
“只要得到香港的永久居留权,除了美国,去其他100多个国家都是可以免签证的。”卓燕说。
融入英文教学快
目前,香港高校基本采用全英语教学,但与留学国外不同,香港是以华人为主的环境,相同的文化底蕴使内地生适应起来容易了很多,很快就可以融入英文教学生活之中,更有利于为将来出国深造作铺垫。
国际交流项目众多
香港中文大学对外合作处的梁主任告诉记者,香港高校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去海外交流的机会。比如中大在2005年至2006年度就安排了约1600名本科生到全球23个国家,共180所大学参加全年及短期的交流活动,人数占中大每年所收本科生人数的55%。
本版撰文/记者薄盛男
注:
1.1港元=1.035元人民币
2.以上香港各大学排名次序是依据各校认可的香港专业教网2005年度香港各大学的排名调查报告,就大学研究表现、入学学生成绩、毕业生表现、教职员的社会贡献等五方面比较,而得出的排序。
3.教育部规定,香港大专院校于内地招收高中毕业生赴香港就读本科课程的对象,目前限于16省4市: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广东、四川、辽宁、湖南、广西、陕西、河南、海南、云南、贵州、江西以及北京、上海、重庆、天津等地有户籍的应届高考生。
4.近期内,各校大多有来京开招生说明会的计划,但具体时间都未确定,详情请况关注各校内地招生网,或电话垂询各校。
5.各校的英语笔试与面试都安排在内地省市举行,考生无须赴港应考,笔试/面试时间、地点请密切关注各校通告。
6.内地学生在香港修完本科课程后,所获得的学位为教育部及世界各地承认。
今天上午,香港科技大学北京招生咨询会现场座位不够,主席台下也坐满了家长。
香港的大学在内地招生分数线不会低于一本分数线。
所有面试均在内地各大城市进行,不必赴港。各省市不限制人数,但内地总招收名额有限制,每所学校各约为150-250人。总费用(包括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等)4年约为40万元。
申报方式有两种:1.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招生方式与内地普通高校招生方式相同。(无须面试)
2.另外六所需单独报名,达一本分数线以后,再进行各校自行组织的考试(英语笔试+面试)。
详情查询各校网站。
香港高校内地高招计划出笼 学生可获永久居留权
8所香港高校抢滩内地计划出笼
大多近期来北京开招生说明会奖学金数目可观在港上4年大学后工作3年就可拿到永久居留权
今日上午10时30分,为吸引更多的内地优秀高中毕业生,香港科技大学在北京富凯大厦举办了2006年度内地本科生招生说明会。
近期,获教育部批准在内地招生的其他几所香港高校大多有来北京开招生说明会的计划。
目前,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教育学院和香港岭南大学等8所香港高校,纷纷出炉了内地招生简章,8所高校计划在内地招生超过1300人。
香港高校青睐什么样的内地考生?为什么香港高校学费贵、门槛高却能让许多优秀生趋之若鹜?记者浏览了各校的招生细则并电话采访了这8所院校的内地招生处。
上午现场
家长提前到走道站满人
今天上午10时,记者提前半小时来到香港科技大学招生咨询会现场,一进会场大厅,便遇到了众多学生和家长争先恐后领取报名表的情景。由于主办方没有预料到招生现场会如此火爆,在特别加座后能够容纳400个座位的会场,仍然座无虚席,就连两边的过道都站满了家长和学生。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这些学生和家长眼里,香港的高校有它诱人的优势和难以抗拒的吸引力。正如香港科技大学的老师在介绍香港高校的优势时坦言,“我们的老师是全球招聘,我们的教学语言是英语,我们的管理方法是美国模式”。
由于报考大部分香港高校不影响内地院校的录取,使越来越多的考生及其家长对香港的高校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那么,什么样的内地考生才能顺利地走进香港高校呢?
关键词·高考成绩
达到重点线还远远不够
香港8所高校都要求考生成绩达到所在省份的第一批本科录取分数线。但考生如果想获得录取,只达到一本录取分数线(即重点线)是远远不够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去年北京有170多名高考学生赴香港上大学,他们的成绩平均超过重点线50分以上。
据香港大学内地招生处周晖老师介绍,去年有4848名内地生报读港大,但录取名额仅为250人,平均近20人争取一个名额。北京考生中四到五成的申请者分数达到或超过了北大、清华的录取线。
香港科技大学内地招生处的老师告诉记者,2005年科大在北京录取的49名学生中,35人达到北大、清华的录取分数线。
据香港中文大学对外合作处的梁主任透露,今年有意愿考取中大基础(奖学金)班的北京考生,除英语成绩在120分(满分150分)以上外,文科至少达到600分,理科不能低于630分,才具备竞争力。
19教育网
2009广东省第二批B类本科院校名单,有谁知道?
19教育网(https://www.0919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09广东省第二批B类本科院校名单,有谁知道?的相关内容。
广东高招咨询会火爆 10所一本高校分数线预测
2009年06月29日 12:03 信息时报
由广州市招生办主办、信息时报协办的高考招生咨询会在琶州
会展馆举行。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薛冰
实习生 陈锦贤 李艳芳 通讯员 戴秀文(除署名外)
专题
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巢晓
昨日,由广州市招生办主办、信息时报协办的高考招生咨询会在琶洲会展馆举行,220多家省内外名校吸引数万高考生挤爆琶洲会馆。信息时报的高考特刊也受到考生家长热捧,不到一小时就派了大半。记者现场看到,考生们拿着分数只管问“我能不能上”令高校哭笑不得。相对本省院校的谨慎支招,外省高校纷纷大胆估分,让考生在分数线上尽管报。
28日为查分数后首日,琶洲会展中心迎来了数万名考生、家长和百余所高校。由广州市招生办主办、信息时报协办的高考招生咨询会在这里举行。
9点15分,记者到达时,门口已经排起了一条约50米等候进场的人龙。馆外人多,馆内更是人山人海,就连洗手间也排起了长龙。全省有30%多的考生可就读一本和2A,但由于全省重点本科院校招生计划有限,记者现场发现,重点院校区热度依旧,2A区出现了严重扎堆,而2B、3A、3B及复读区则门庭冷落。
记者现场看到,各校为了招徕考生,宣传单,公仔娃娃,礼品赠送,环保袋派送、赠凉茶搭纸巾各种招式层出不穷。数万名考生、家长挤爆会馆,耳边不时嗡嗡作响。录取分数线、热门专业依然是关注的焦点。
一张桌子,一本《报考指南》,一本《招生专业目录》,一部手提电脑,一字排开,加之一张嘴,广州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俨然一个填报高考志愿的know-all(百事通)。
“投档线跟录取线有分别吗?”“我高出重本线5分,报华工录取机会有多大呢?”“二B学校好还是专科好?”面对考生和家长的连珠发问,市招考办工作人员一一给出了参考意见。
高出60分改选中大
记者在中大咨询摊位前遇见一对母女,采访获悉,该名执信中学历史科考生之前预估分数为一本线上一点,打算填报华师历史师范专业,但昨天查询得知分数为650分后,已确定改投中大。
“没想到会高出这么多分,有希望当然想冲一下更高层次的学校,所以打算改报中大。现在在历史、
工商管理、
会计专业之间徘徊,会考虑就业情况来挑选专业。”该考生妈妈表示。
踮脚咨询港澳院校
在偌大的琶洲会展中心内,港澳院校的6个摊位并不起眼,但正是这个“小不点”吸引了不少人踮着脚,遥遥相问。“真的感受到什么叫‘挤独木桥’ 了!”好不容易从香港中文大学的咨询摊位挤出来,省实的小梁向记者吐了吐舌头,“我今年考了644分,比一模二模略低,
保险起见,填报提前批的香港院校,增加成功录取几率。”据了解,高考前,小梁一直剑指清华北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觉得香港的学费和生活费有点让人吃不消。“如果能去香港读书,我希望即使拿不了全额奖学金,也能拿到单项奖学金,缓解一下经费压力。”小梁补充道。
就港澳学校奖学金问题,记者采访获悉,香港中文大学设有50万港元全额奖学金,文史和理工类分别奖励录取考生的前2名和前4名,香港城市大学设有头等及二等两层次奖学金,澳门理工学院则设有内地优秀新生特别奖学金等四类奖学金。
记者现场看到,由于港澳院校今年在粤招生计划不多,很多600分以上有志报读港澳学校的高分考生纷纷望校兴叹。“像香港城市大学,一共才招15个人,排队也轮不上我。”黄同学无奈。据了解,城大今年在广东文理招生人数分别为5人和9人。
残疾生担心遭歧视
记者现场看到,一位妈妈推着一位高位截肢考生在人群中穿梭。据了解,该名考生系市4中历史科小伦。小伦告诉记者,她今年高考成绩为626分,考虑到以后的就业,第一志愿打算填报广外的
金融学专业,但担心录取时不能被平等对待,会遭到歧视。她表示,她会主动联系校方,咨询了解情况,进行沟通商量。但如果真的遭到歧视,凭个人力量解决不了,她将会考虑主动联系残联,最大限度保障自身权益。据悉,去年一名考生报考
暨南大学时遇到类似情况,最后通过残联顺利解决入读。
本省高校不敢预测
与其它学校三四个摊位相比,
华南理工大学可谓开足了马力,一举连设十个摊位,引来了大量考生和家长驻足。还有不少高校直接贴出了大张招生简章进行现场讲解,多名家长认真做起了笔记。
即使是在广东省重点线公布之后,众多一本高校招生负责人仍然不敢对本校录取分数线做出预测,仅建议考生参照前两年的录取情况。与之相反,
复旦大学和
武汉大学等外省名校直接在摊位前贴出了今年的预测录取分数线。众多家长一来到摊位前,劈头就是一句“我小孩考了X分,能报你们学校吗?”当确认达到该校录取线后,则转而追问热门专业。
与以往“农”字当头院校受冷遇不同,记者见到,不少家长和考生在
华南农业大学咨询摊位前排起了长龙,争相拿取招生简章和发问。
今年高考593分,打算报考华农英语经贸专业的小黄告诉记者,“带‘农’字不一定就是农校。”
一本院校
复旦大学:面试明天举行
复旦招生负责人称,今年广东省文科排名前150名以内的考生,即约658分,理科排名前400名以内的考生,即约666分的考生有望被复旦录取。面试于明天在中国市长大厦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660分左右可填报
上海交大今年在粤招60名理科生,招生负责人表示,广东省660分左右的考生可考虑填报上海交大,但最好服从专业调剂,另学校不考虑第二志愿填报的考生。负责人提醒655分以下的考生填报上海交大,会存在很大的风险,考生和家长需要自行评估。
南京大学:热门专业要660分
南大今年在粤招生计划68人,其中文科22人,理科46人。南大招生负责人透露,从往年情况来看,今年640左右分数的考生都有希望报考南大。但是对于一些热门的专业,660分的考生报考把握更大,比如理科的物理、
化学、数学等专业,文科的工商管理专业,文理都可报读的
经济学专业。招生负责人表示,对于个别特别优秀的考生,如平常在校成绩突出,曾获过全国知识竞赛但高考失利的优质生源,学校会考虑追加招生计划,去年学校就追加了2~3个。
厦门大学:高出重点线50分可填报
厦大今年在粤共招88人,文史类23人,理工类65人。招生人数与去年基本持平。厦大招生负责人称,参照近两年的情况,一般高出省重点线50分以上可考虑填报厦门大学,但由于目前报考人数还是一个未知数,目前该校招生负责人表示不便给出参考分数线。
武汉大学:重点线上40分可填报
武大招生负责人表示,今年高考分数高出重点线40分,录取才有保证。其中文科生在省内排名1000到2000名,理科生7000名以内,被录取的机会较大。
据了解,武大的投档比例一般小于等于120%,对于第二志愿的考生人数不超过招生计划的4%,考生填报志愿时应了解自身情况,并与武大招生办联系,保证被录取的机会。
暨南大学:第二志愿没希望
暨南大学今年在省内共招生1800人。招生组人员表示,由于每个考生情况不一样,无法估计是否能上线,录取分数具体要看今年的报考情况,由于生源充足,填报第二志愿的考生一般不作考虑。
招生负责人告诉记者,金融,经济,传播,新闻等是暨大的热门报考专业,报考分数通常比重点线高出60分左右相对保险一些,其它相对冷门的专业应比重点线高10分左右。
据介绍,今年新增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和
体育教育专业,各招生30人。
华南理工大学:610~620分大胆报创新班
华工招生办主任曾志新表示,根据往年的情况来看,由于今年省重点线偏高,录取线也相应会比去年偏高一些,600分以上的理科生和590分以上的文科生均可报读华工,但590分左右的理科考生和590分以下的文科生则存在一定的风险。填报专业时,要根据自己的分数,服从调剂。由于华工今年在广东省内的招生计划已较去年增加了200多个计划,故今年在本省不会追加招生计划。
曾志新建议610~620分的考生可大胆报创新班,创新班属学校的提前批,不会影响后面的专业录取。对于一些热门专业,如电力等,往年的分数线都较高,估计今年报考热门专业的考生要达到620分,华工8个国家特色专业610~620分,19个广东省名牌专业610分即可报考。他指出考生填写志愿要有梯度 ,对于第二志愿录取的考生,学校设专业级差扣20分。
华南农业大学:重点线下15~20分可大胆报
华农招生负责人表示,今年重点线下10~15分的考生第一志愿报考华农机会很大。华农今年省内招生计划人数占全省重点院校计划数的20%以上,即省考生中每5人或4.5人中就会有1人上华农。分数越是靠重点线的考生,报考华农被录取的机会就越大。他建议离重点线15~20分的考生可大胆报考华农,去年差重点线20分的考生都成功地被华工录取。他指出现有很多家长和考生对招生录取政策不够理解,他们普遍认为一本院校若录不上会影响二本的录取。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小语种考生有两次录取机会
广外招生负责人称,往年广外录取分数线的文科均比理科录取分数线要高,但去年文科竟出人意料地比理科低10几分,预计今年分数会比去年略高。由于广外今年小种调配在提前批报考,故上了重点线填报广外小语种专业的考生将有2次被录取的机会。广外招生负责人建议考生可参照近两年的录取分数情况,按照个人兴趣爱好填报,保持一定专业梯度并服从调剂。
汕头大学:第一志愿录取机率大
汕头大学今年在广东计划招生1368人,其中文科494人,理科874人。第一志愿报考的考生录取机率达八九成。汕大招生办曾主任告诉记者,今年考生只要分数上本科重点线,第一志愿报考汕大的录取机率很高。在专业选择上要慎选,热门专业如工商管理,
临床医学类的录取分数相对偏高,近几年生源充足,一般不考虑第二志愿。
据悉,由于去年广东报考出现严重扎堆情况,报考汕大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第二志愿又没人敢填报,影响了汕大去年的招生计划。曾主任表示,欢迎广大考生填报第二志愿,都有被录取的希望。
二本院校
广东商学院:重点线下30分可报考
广商招生办主任余晓征表示,重点线下30分左右报考广商被录取的可能性估计比较大。报考热门专业,比如金融、国贸、经济学、会计、
日语等,考生分数线要在重点线左右。他提醒考生,专业填报要合理、有层次,去年学校就有录到第四志愿的考生,为保稳妥建议考生第一志愿填报。
广州大学:今年投档线稍降温
学校招生办负责人利盛炜老师表示,估计广大今年投档线相比去年会有些许降温,他建议2A线上5~10分的广州生源报考广大被录取机会较大,而非广州生源考生要比2A线高出15~20分才有望录取。
深圳大学:重点线下10~20分把握大
深圳大学招生负责人表示,重点线以下10~20分的考生报考深大把握较大。他透露去年学校也有录到2A线的考生,且在一本和2A之间分数段的报考考生较少,故今年上2A的考生也可大胆报一下。
广东金融学院:可参照去年的分数
广金招生办负责人介绍,近两三年广金的投档线都在本科线上20-30分,预计今年录取线与去年基本相差不大。本科线上的考生,可参考去年的分数填报广金,即文科线546分,理科线538分。
广州医学院:达2A线即可填报
广医招生负责人称,去年广医投档线即2A线,今年估计相差也不大,但由于生源充足,2A线下考生将不列入考虑范围。她建议,省内达2A线的考生第一志愿可考虑填报广医,但由于市外招生名额少,竞争大,对比市内生源,填报热门专业要考虑一定分差。
二B类院校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第二志愿考生有希望录取
广大华软今年在广东本科招生共2200人,理科1250人,文科600人,
美术270人。专科计划招收900人,其中理科:480人,文科:300人,美术:90人。
招生负责人表示,按照去年情况看,整个2B录取分数线有降分的空间,估计今年2B分数线有望降到480左右(现2B分数线为507分)。成绩上 2B线的考生填报华软为第二志愿,录取也有一定希望。据负责介绍,去年华软2B本科补录线是本省最高的,其中文科高出28分,理科高出25分。
华软今年新增两个本科专业,分别是
信息工程(信息系统开发方向、
信息资源管理方向)和
财务管理(财务与会计方向、投资于筹划方向)。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省内招1600人
广大松田学院今年在本省共计划招生1600人,今年新增3个本科专业,分别是电气工程及
自动化、
软件工程、
网络工程等,成为广东省本科独立学院新增专业“大户”之一。
分数线抬高了 切勿照套往年
今天,64万余考生开始填报高考志愿了。今天是提前批志愿的填报,有意报考军队院校、国防生、公安、海关、师范、农林等专业类的考生都可上网填报志愿。其中除农林、师范类考生可在7月2日才确认志愿外,其余类考生均须于6月30日下午4时前要填报确认完成。
提前批录了放弃或落榜
“不报吧,少了一次被录取的机会!报吧,一旦被录取到农林、师范专业,后续报考再好的高校也作废了!”记者昨日采访时,不少考生家长提出顾虑。对此,广州市招生办负责人表示部队类的院校都是很不错的,考生应该珍惜机会报考。说到农林师范类院校,考生首先要明确自己愿意报考,考生如果有些犹豫,不想读农林师范类院校,只是为了增加录取机会,最后很可能会放弃的,就千万别报。因为,一旦分数上线被录取了,考生后悔不去读,会视为自愿放弃学位,今年就有可能面临落榜风险。
不要硬套去年最低分
“今年分数线高得吓人,一切都要重新填了。”昨日咨询会场,多名考生抱怨着。高考各批次录取分数线抬高,考生报考会不会更吃亏?怎样报考才不致落选?对此,广州市招生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事实上,分数线抬高,对高分考生更有利。投档时,从高分到低分依次进行,在省高分保护线上的高分段考生第一志愿录不满,就可以多消化一些二三志愿报考的高分考生。不过对普通层次的考生也没什么坏处,因为分数线的敲定是随考生分数总体情况水涨船高的,今年广东考生的分数总体好过去年。尤其要注意的是,今年本科各批次分数线比起去年来有较大幅度的上涨。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不要拿去年各高校招生的最低分数线来“硬套”。而应该参考前三年的高考录取情况,观察该高校每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比所在批次的控制线高多少,再取其平均值。
市招生办负责人昨日表示,历年报考都很热去年突然遇冷的“偶然”性现象一般是不会再重复的。
市招考办负责人表示,考生填报时要注意四个因素:一是学校排名;二是2008年这所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三是2008年录取线与2008年一本录取线的差值;四是该校2009年的招生计划数。
用剔除法填报
“全国在广东招生千余所高校,看了都头晕,怎么选择?”面对多数考生家长的疑惑,市招生办负责人昨日表示,无论院校或是专业,考生都不妨采取如下方法:先把自己感兴趣的院校列出来,再把自己没希望报考即不可能上线的院校剔出去,然后在剩下的高校中选择想报的院校。但选择的院校各个批次一定要有一间是自己铁定有把握能上的,哪怕他的专业再怎么不合适,也比没有学位好。在专业选择上,也同样如此,先把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列出来,然后将各专业排序,选择填报,在填时一定要拉开梯度,最后一志愿的专业一定要是最冷门的保底专业。
第二志愿要盯的院校不算多,因为只有两类院校可以考虑:第一种是第一志愿就能录满,历年不存在生源不足问题,但该校有专门预留一定比例用以招收高分非第一志愿考生的,但此类院校并不多。第二种则是大部分考生最要盯的是第一志愿往往录不满,需要录取第二志愿的考生。
不同批次如何报考?
重点本科:先选学校再看专业
那么不同批次的院校考生怎样报考更合理呢?广州市招生办负责人昨日作出指点。负责人说,高分考生要优先选学校,重点本科段名校众多,名校的求学环境好,名师多,学风、校风也很不错,名校毕业后同学都是精英,未来的社会关系也会对自己发展有利些。不过报重点本科段一定要注意第一志愿报考,当然上了广东省的高分保护线(即重点线上50分)的考生另当别论,这类考生可以冲一冲北大、清华,第二志愿再报考省内名校,不过,省内名校大多有规定,二志愿报考要减分数级差再投档,比如,中大、华工都设有20~30分的志愿级差,即减去30分或20分后的分数作为学校排序分数确定录取专业。
如果在重本擦边线的考生,可考虑报冷门专业,以增加录取机会,一定要写服从志愿,毕竟重点本科只有10%的录取率,先拿到学位再说,如果真的进了冷门专业,进校后可以选择辅修其它专业,或转专业,也可考研解决。
二本AB线考生:专业学校要两头兼顾
中等层次的考生,大约是分数处于二本A及二本B类的考生,这时“名校效应”已没重本批的高校那么明显,这时考生再选择时,应该做到专业学校两头兼顾。专业的选择一定要是自己将来打算在这领域有所发展的专业。另外,在这一批次,有一些外省高校也很有名,但因为广东考生不太了解,往往出现招不满生降分录取的现象,但等到要补录时,分数线又往往高于第一次的录取线了。因此,对于这些外省学校,考生也要转变观念,勇于填报,以增加进本科院校的机会。需要注意的是,外省高校招生计划少,会存在风险。考生应该将省内外的高校结合起来报,将风险分散。比如说,第一志愿报较好的外省学校,第二志愿就报一个本省的 “非热门”学校。
二B类的院校多是高收费学校,这时候,是不是名校已经不重要,考生一定要选好专业。
专科及以下考生:填满各个批次志愿更保险
高考成绩比较低的考生,志愿填报更考功夫。如果要填报本A或本科,就要用前一年参加了补录的院校或专业作为保底。为了提高录取率,建议考生还是把所在批次的上下两批次的6个专业都填上。
另外,专业有一个服从志愿栏一定要填写,当填报的专业都录取不了时,学校会考虑将考生安排到生源不够的专业。
在填报志愿专业时,要注意高中低合理地搭配,因为各高校录取是由各院系各专业同时录取的。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以上就是19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19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9教育网:
www.0919edu.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