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8 09:01:39 | 19教育网
江西省2023年本科招生人数是322121。
报考显示,江西省2023年总招生计划数322121,2022年招生计划总数314235,比上年增加7886,比上年增长2.51%。本科计划总数173534,其中公办计划总数121075,本科民办计划总数52176。
本科理科(首选物理)计划总数124945,本科文科(首选历史)计划总数48589。专科计划总数148587,专科公办计划总数100648,专科民办计划总数47789。专科理科(首选物理)计划总数77758,专科文科(首选历史)计划总数70829。
985院校计划总数5842,211院校计划总数18451,中外合作办学计划总数4676。按照增长率排行,本科-理科院校扩招增长率最高的是安庆师范大学,2023年总招生人数50人,而上年仅招生5人,增加了900%。
本科-文科院校扩招增长率最高也是安庆师范大学,2023年总招生人数60人,上年总招生人数5人,增加了1100%。专科-理科院校扩招增长率最高和专科-文科院校扩招增长率最高的都是德阳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理科2023年总招生人数28人,而上年仅招生1人,增加了2700%。
拓展资料
报告显示,2023年新增开设最多的本科-理科专业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开设软件工程专业的院校总数为270所,总计划数6746;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院校总数为423所,总计划数5091。
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院校总数为288所,总计划数3498。2023年新增开设最多的本科-文科专业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英语、汉语言文学、会计学。开设英语专业的院校总数为381所,总计划数为4151;开设汉语言文学的院校总数为281所,总计划数为3790。
19教育网(https://www.0919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江西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几个专业的相关内容。
每年江西高考志愿填报政策的不同,导致每年志愿填报相关规定也不同,具体江西高考志愿可以填报几个学校和几个专业,考生要根据2021年江西高考志愿填报指南的规定去填写,也可以在聚志愿网站查询每个省份的志愿填报规则,本文我整理了江西高考志愿填报的规定,考生和家长可先参考!
一、文史、理工类录取批次与志愿设置(共设6个批次)
1.提前批本科。主要包括军事、公安、司法、航海类、小语种、特殊定向、公费师范生等专业,本批次设置3组志愿栏:
1)军事类院校:设10个平行志愿。征集志愿时设10个征集平行志愿。
2)非军事类院校:设单志愿。征集志愿时设1个征集志愿。
3)定向:设6个平行志愿(公安定向最先投档,志愿须填报在A栏;其余院校平行投档)。征集志愿时设6个征集平行志愿。(填报西藏定向生志愿的考生报考前须向县(区)招办提交书面申请)
2.国家专项本科。本批次设2组志愿栏:
1)需政考面试的高校,设单志愿。征集志愿时设1个征集志愿。
2)其他高校,设10个平行志愿。征集志愿时设10个征集平行志愿。
3.第一批本科。主要包括教育部直属院校、“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以及经省教育考试院同意列入的其他本科院校、地方专项、苏区专项。本批次设置3组志愿栏:
1)设1个特殊选拔单志愿,取得高校专项、综合评价录取、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资格的考生才能填报(安排在模拟投档期间,一、二本对应批次正式投档前投档)。
2)设10个一本院校平行志愿(含地方专项、苏区专项,地方专项和苏区专项招生高校单设院校代号,和一本统招计划列为同一批次,投档时按考生志愿平行投档,凡未进行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不合格的考生填报专项计划代号高校均为无效志愿)。征集志愿时设10个征集平行志愿。
3)设预科3个平行志愿。征集志愿时设3个征集平行志愿。
4.第二批本科。主要包括除列入提前批、第一批本科外的其他本科院校(含原三本批次院校),本批次设2组志愿栏:
1)设10个二本院校平行志愿。第一次征集志愿时设10个征集平行志愿,第二次征集志愿时设6个征集平行志愿。
2)设预科3个平行志愿。征集志愿时设3个征集平行志愿。
5.提前批高职(专科)。主要包括直招士官、公安、司法院校,以及部分对考生有特殊要求的高职(专科)专业,本批次设置2组志愿栏:
1)直招士官院校:设10个平行志愿。征集志愿时设10个征集平行志愿。
2)其他列入该批次院校:设单志愿。征集志愿时设1个征集志愿。
6.高职(专科)批次。包括除提前批高职(专科)以外的所有招收高职(专科)专业的院校,设10个平行志愿。第一次征集志愿时设10个征集平行志愿,第二次征集志愿时设6个征集平行志愿。
以上各批次每个院校志愿后面均设6个专业志愿。
二、艺术类录取批次及志愿设置(共设4个批次)
1.提前批本科:主要为公办本科院校。本批次分2个档次设置志愿栏:
1)实行单志愿的艺术类本科院校:设单志愿。征集两次,每次设1个征集志愿。
2)实行平行志愿的艺术类本科院校:在美术与设计学类、音乐学类、舞蹈学类、戏剧影视文学(含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共5个专业组实行平行志愿,凡认可江西省艺术类专业统考成绩的省内外本科高校艺术类各专业(含苏区专项),原则上纳入本批次。招生计划按5个专业组分类编制并按此顺序投档,每个专业组设10个平行志愿。征集一次,每个专业组设10个征集平行志愿。
2.普通批本科:主要为民办本科高校和独立学院,本批次分2个档次设置志愿栏:
1)艺术普通批本科平行志愿:依据省统考艺术专业成绩录取的,每个专业组设10个平行志愿,按专业组投档顺序投档。征集一次,每个专业组设10个征集平行志愿。
2)艺术普通批本科单志愿:依据校考艺术专业成绩录取的,设单志愿。征集两次,每次设1个征集志愿。
3.提前批高职(专科):部分院校艺术类高职(专科)专业。实行单志愿。征集一次,征集志愿时设1个征集志愿。
4.高职(专科):除列入提前批高职(专科)外的其他艺术类高职(专科)专业,每个专业组设10个平行志愿。征集两次,第一次征集志愿时每个专业组设10个征集平行志愿,第二次征集志愿时每个专业组设6个征集平行志愿。
三、体育类录取批次及志愿设置(共设3个批次)
1.第一批本科:主要为“211工程”“985工程”院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体育类院校等。设10个平行志愿。征集志愿时设10个征集平行志愿。
2.第二批本科:未列入第一批本科的其他本科院校。设10个平行志愿。征集志愿时设10个征集平行志愿。
3.高职(专科):所有高职(专科)体育类专业。设10个平行志愿。征集志愿时设10个征集平行志愿(只征集一次)。
四、“三校生”类批次及志愿设置
1.文理类批次及志愿设置(设2个批次)
1)本科批次,设10个平行志愿(填在第二批本科志愿栏)。第一次征集志愿时设10个征集平行志愿,第二次征集志愿时设6个征集平行志愿。
2)高职(专科),设10个平行志愿。第一次征集志愿时设10个征集平行志愿,第二次征集志愿时设6个征集平行志愿。
2.艺术类批次及志愿设置(设2个批次)
1)本科批次,设单志愿,填在第二批本科志愿栏,与艺术类普本单志愿同时录取。征集志愿时设1个征集志愿。
2)高职(专科)批次,设单志愿,填在提前批高职(专科)志愿栏,与艺术类提前批高职(专科)同时录取。征集志愿时设1个征集志愿。
3.体育类批次及志愿设置(设1个批次)
高职(专科)批次,设单志愿。征集志愿时设1个征集志愿。
报考大学不是高考结束后才需要考虑的事情。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的省(区、市)报考志愿都安排在高考成绩公布出来后的几天内完成,对考生来说时间是比较紧张的。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考生要在成百上千的大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那几所并非易事,如果只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就决定未免有些草率,而且结果往往也不尽如意。所以家长和考生在高考之前的时间就应该有意识的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首先,清楚大学的录取层次。在我国具有独立招生资格的两千多所高校在学校的录取层次上有一本高校、二本高校、三本高校、高职专科院校等,在高考录取时,各省(区、市)级教育考试部门安排的录取批次也和此有很大关系。在一本高校中又分为“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和其他一本高校。其中“985工程”高校全国共39所,得到国家在政策、资金、物力等各方面的支持,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国际化水平都很高;“211工程”高校全国共有112所,同样得到了国家和地方的各种支持。这些学校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都比较高。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其他一本院校每年高考录取时,有一部分学校在有的省(区、市)在一本批次招生,在有的省(区、市)在二本批次招生,有的学校也会在多个批次都有招生计划。
其次,了解大学的专业特色。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这些都关系到你所选择的专业是否拥有更好的人才培养条件。那么如何了解大学的专业水平和学科特色呢?教育部每五年进行一次学科评估,对全国各大学的各专业学科进行全面评价,这个评价结果最能体现一个学科的真实水平和在同行中的地位。考生可以参考这个评估结果报考相应大学的优势专业。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学科评估主要是按照一级学科、二级学科进行,对应到本科招生专业时在名称上不一定完全对应,考生需要搞清楚相应的学科对应的招生专业名称是什么。由于大学专业繁多,各大学的专业设置也不尽相同,建议考生结合高考分数,圈定目标大学范围后再具体了解专业情况。
2014年12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区、市),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学生可以在完成必修内容的学习,对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有一定了解后确定选考科目。”这说明考生要根据报考大学的要求选择相应科目,这更是要求考生在进入高中开始就要了解大学及其专业设置,清楚各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然后才能在复习中抓住重点,有的放矢。
再次,知晓大学的文化和育人理念。每所大学都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和育人理念,比如,有的大学学风自由,学校统一安排的课程比较少,更多的需要学生自主学习、汲取知识;有的大学学风严谨,学校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去探索发现。但通常情况下这些很难在介绍学校的资料的字面上看出来,如果有机会,考生可以利用假期走进大学校园,亲身感受大学文化、触摸大学历史。切身感受大学课堂的氛围怎么样,图书馆里自习的学长学姐们都在做什么,实习教室里大家都在做些什么神奇的发明创造。也可以随机询问学长学姐他们在大学的感受,能给你什么好的建议。看看大学能否给你独立思考的机会,能否提供动手锻炼的平台,能否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以上就是19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19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9教育网:www.0919edu.com2019年江西高招农村专项计划安排公布江西省高招“农村计划”启动继续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本报讯(江西日报记者万仁辉)5月6日,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做好全省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记者了解到,今年,我省将继续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招生院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征集志愿录取后仍未完成的计划,可适当降分录
2019年江西高招农村专项计划安排公布江西省高招“农村计划”启动继续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本报讯(江西日报记者万仁辉)5月6日,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做好全省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记者了解到,今年,我省将继续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招生院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征集志愿录取后仍未完成的计划,可适当降分录
2019年江西高招农村专项计划安排公布江西省高招“农村计划”启动继续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本报讯(江西日报记者万仁辉)5月6日,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做好全省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记者了解到,今年,我省将继续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招生院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征集志愿录取后仍未完成的计划,可适当降分录
2019年江西高招农村专项计划安排公布江西省高招“农村计划”启动继续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本报讯(江西日报记者万仁辉)5月6日,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做好全省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记者了解到,今年,我省将继续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招生院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征集志愿录取后仍未完成的计划,可适当降分录
2019年江西高招农村专项计划安排公布江西省高招“农村计划”启动继续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本报讯(江西日报记者万仁辉)5月6日,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做好全省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记者了解到,今年,我省将继续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招生院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征集志愿录取后仍未完成的计划,可适当降分录
什么是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1、2014年和2015年教育部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即国家专项计划),安排招生计划5万名,由中央部门高校和地方“211工程”高校为主的本科一批招生学校承担,实施区域为832个贫困县以及重点高校录取比例相对较低的河北、山西、安徽、河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等10省区。2、不同的农村专项计划招生学校提供的专业都是不同的,但基本上都
2019年辽宁高考农村专项招生计划公布农村专项计划招生2019年我省继续组织实施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面向我省农村学生单独招生(以下简称“教育部高校专项计划”)和辽宁省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以下简称“辽宁省高校专项计划”),相关规定如下:(一)实施区域和户籍地区范围教育部高校专项计划和辽宁省高校专项计划的实施区域划定为辽宁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市)和
2022年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章程2022年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章程已经公布,主要包含报考条件、招生计划、录取规则、收费标准等信息,以下是详细内容,供大家参考。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章程(2022年实行)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为保证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招生行为,切实维护考生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教育部《2022年普
2024-05-08 23:03:31
2024-04-12 21:26:34
2024-06-29 16:50:56
2024-12-10 14:21:04
2025-01-20 18:01:58
2024-04-18 04: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