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0 07:15:06 | 19教育网
兰州市普通高中志愿填报遵循提前批次、第一批次、第二批次、第三批次等填报。
1、提前批次:为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双优助学班、多语种班等特色班招生志愿。设1个志愿。符合条件的考生最多可填报本批次一个志愿。
2、第一批次:为省级示范性高中(含兰州三十三中东城分冲拦姿校和兰州六十一中新区分校)的普通班招生志愿。设4个志愿,分别为统招第一志愿、统配志愿、自主招生志愿、统招第二志愿。考生可填报本批次一个或多个志愿,也可以不填报本批次全部志愿。
3、第二批次:为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国际班、艺体班等特色班招生志愿。设1个志愿。符合条件的考生最多可填报本批次一个志愿。
4、第三批次:为省级示范性高中的普通班和国际班空余计划的补充招生志愿。设1个志愿。每个考生最多可填报本批次一个志愿。
5、第四批次:为市级示范性高中、一般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附设普通高中职普融通实验班”的招生志愿。设4个志愿,分别为特色班志愿、统招第一志愿、自主招衡裂生志愿、统招第二志愿,其中统招第一志愿为必填志愿。考生可填报本批次一个或多个志愿。
6、第五批次:为网上征集志愿,未被任何一个志愿学校录取的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兰州市中考报名系统”,参加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普通高中学校的志愿征集。
填报应当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科目和未来的职业规划,确定自己的理想学科方向和职业目标。了解各所学校的招生政策、专业设置和教学质量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选择合适的学校与专业。了解各所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和历年分数情况,结合自己的考试成绩进行合理的填报。按照填报规则和时间,填写志愿表。
填报自己最感兴趣的学校和专业,然后逐步调整志愿的顺序,确保最终填报的志愿序列符合自己理想和实际。同时,注意填报的专业和学校要符合自己的成绩水平,避免填报过高或过低的散绝志愿。认真核对志愿表,避免填写错误和漏填漏选,确保填报无误。
中考志愿介绍
中考志愿是指学生在中考成绩公布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自己的成绩、兴趣和职业规划,在学校规定的志愿表上填报自己想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以达到最佳的录取效果的过程。志愿表上填报的学校和专业顺序排列有先后顺序,对学生确定报考学校和专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可以,需要符合《2016年甘肃省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实施办法》相关规定:兰州交通大学等6所省属院校国家专项计划面向全省58个贫困县(区)分县(区)、分专业编制招生来源计划。具体承担院校及计划情况以省教育厅最终下达的为准。
考生必须要在甘肃省集中连片贫困县名单中才可以报提前批次。
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6]6号)规定,为做好2016年我省普通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以下简称国家专项计划)工作,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实施区域及考生资格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规定,我省实施国家专项计划的区域为辖区11个市(州)的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区)(详见附件1)。
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
(一)符合当年我省普通高考报名条件;
(二)考生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
(三)考生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区)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二、资格审核及信息上报
根据《关于做好2016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甘招委发[2015]35号)中“拟报考我省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国家专项)、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地方专项)、农村学生单独招生(高校专项)、我省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考生专项招生(精准扶贫专项)、我省革命老区专项招生(革命老区专项)等类型招生和拟享受高考加分中对户籍及民族成分有要求的项目,考生必须回户籍所在县(区)报名。”的规定,报考学生的资格审核认定和备案由考生户籍所在报名地招办负责。
各地招办在考生资格审核中必须结合《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登记表》和《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资格审查表》,扎实做好考生资格审核工作,确保考生户籍、学籍、年限等信息的一致性。
(一)审核程序
考生须到户籍所在报名地县(区)招办申领《2016年甘肃省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考生资格审查表》(详见附件2),填写后交县(区)招办进行资格认定及备案。
凡不进行资格认定的考生一律不得参加国家专项计划录取。资格审查时,凡不属于弄虚作假且情况特殊的考生,由县(区)招办组织审查后,报市(州)招办裁决。市(州)招办将批准的考生名单和情况上报省教育考试院备案。
(二)资格信息的上报
各市(州)招办对贫困地区考生资格信息数据单独建库,5月下旬报省教育考试院。《2016年甘肃省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考生资格审查表》由县(区)招办放入考生纸质档案。
三、计划编制及批次设置
(一)计划编制
教育部下达我省招生的国家专项计划分两部分编制:部属及省外院校(含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国家专项计划面向全省58个贫困县(区)编制分专业招生来源计划;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财经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等6所省属院校国家专项计划面向全省58个贫困县(区)分县(区)、分专业编制招生来源计划。具体承担院校及计划情况以省教育厅最终下达的为准。
2.国家专项计划单列。计划公布时须注明执行本科一批分数线或执行本科二批分数线。
(二)批次设置
国家专项计划安排在提前批次B、C段。
四、志愿填报 19教育网
(一)志愿填报
国家专项计划在提前批B或C段填报志愿。
部属及省外院校国家专项计划在提前批B段填报;省属院校国家专项计划在提前批C段填报。
(二)志愿设置
国家专项计划实行“1+1”顺序志愿的模式,可填报2所院校。设置“1个第一志愿、1个第二志愿”,每所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
(三)填报时间
6月下旬文化课成绩公布后,国家专项计划与普通类第一次填报志愿同步进行。
以上就是兰州市中考志愿怎么填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19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9教育网:www.0919edu.com咸阳市中考志愿怎么填一、填报流程。1.考生凭网上报名时所用报名号或准考证号及密码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网址为;2.认真阅读《普通高中志愿填报说明》;3.完成志愿填报后,点击“保存”;4.进入确认志愿页面,检查所填志愿,确定无须修改后填写考生身份证号,点击“提交”;5.点击“注销”,退出系统,完成志愿填报。二、考生注意事项。1.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志愿,逾期不予补报
2015年新余市中考志愿填报怎么填1、2015年新余市中考各重点高中和重点建设高中招生总计划:市一中、市四中各1320人,市十中(新钢中学)900人,市七中(渝水一中)840人,市九中400人,分宜中学960人,分宜二中400人。一般高中学校招生总计划原则上为400人,由市、县中招办统一划定分数线,学校自主招生,上报录取名单并由市、县中招办打印录取通知书。2、渝水区行政区域内考生在选择填
兰州市中考征集志愿是什么意思征集志愿,简单来说就是补录。中考征集志愿是指对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计划,考生再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征集志愿。这样使得第一志愿录取时落选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中考征集志愿对于学校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儿,毕竟有些学校在录取的过程当中会出现生源不足的问题,设
2021年高考志愿填报时间2021年全国各省志愿填报时间各不相同,具体志愿填报时间如下:【北京】本科首次志愿填报将于6月27日至7月1日进行,征集志愿填报时间根据录取进程安排。高职(专科)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21日至7月22日。【河北】集中填报志愿时间征集志愿时间【天津】6月26日至30日,填报本科批次及以上院校志愿。7月29日至31日,填报高职(专科)批
平度市中考志愿表格怎么填1、首先登录指定网页。登录所在地教育网,选择“教育网站/招生考试”栏目。2、其次点击“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招生志愿填报。阅读《网上填报志愿注意事项》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后,计算机,屏墓上会出现网上填报志愿注意事项,告知中考考生网上填报志愿的流程和注意事项。3、最后出现中考志愿填报页面后,在对应批次志愿的下拉框中选择要填报的学校,中职类学校还应选择填报的专业,填报完
云南省红河州中考志愿填报时间7月4日上午08:00起至7月9日18:00截止。根据查询古城建水网站显示,2023年云南省红河州中考志愿填报开放时间为7月4日上午08:00起至7月9日18:00截止,考生志愿经学校(报名点)打印签字后为有效志愿。红河州中考志愿填报表怎么填1、了解考试科目,在考试成绩越来越重要的当下,考生首先要了解学校的考试科目,根据自己的成绩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选考科
兰州志愿者怎么报名手机打开志愿汇软件,注册个人信息,选择报名加入兰州市志愿者。1、志愿汇app页面,点击选择我要注册项目。2、输入个人基本信息,点击下一步注册志愿者账号。3、进入首页切换所属城市兰州市,选择找组织项目。4、选择需要的志愿服务,点击右下角报名加入成为兰州志愿者。兰州志愿者有工资吗兰州志愿者没有工资。一志愿者(1)志愿者(Volunt
中考志愿怎么报邓州市师范学校在中考志愿填报的过程中,考生可以将邓州市师范学校作为第三批次的志愿选择。每个批次的志愿填报都有其特定的规则,考生可以据此进行合理安排。具体而言,中考志愿填报包括三个批次,每个批次各有不同的学校可供选择。第一批次志愿包括邓州的一高中、二高中和湍北高中,这些学校都是知名的重点高中。第二批次志愿则包括了花洲实验高中、湍南高中、三贤高中、六高中、三高中、五高中以及穰
2024-05-08 23:03:31
2024-04-12 21:26:34
2024-06-29 16:50:56
2025-01-20 18:01:58
2024-12-10 14:21:04
2024-09-15 11: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