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9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今年不是在上海实行平行志愿吗?为什么有些学校的招生计划中有这样所谓[第一志愿]的说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今年不是在上海实行平行志愿吗?为什么有些学校的招生计划中有这样所谓[第一志愿]的说法?](/draw/thumb/169110/ce6002db778b4ad7c3acae952536169c.png)
今年不是在上海实行平行志愿吗?为什么有些学校的招生计划中有这样所谓[第一志愿]的说法?
上海2008年高考平行志愿经典十问十答
1、平行志愿推出,给考生带来哪些好处?
答:一是降低志愿填报风险。以前填报志愿,第一志愿落空,很可能导致第二、三、四志愿也随之落空。而实行平行志愿,依据“分数优先”的原则进行投档,第一、二批本科的A、B、C、D四个平行志愿,与第三批专科(高职)A-H的8个平行志愿,都有被录取的可能性。
二是减轻考生在志愿填报过程中的焦虑心态。以前填志愿,几大“金刚”不可能出现在同一张志愿表中,比如把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填在同一张志愿表上,会被认为是严重的填报失误,考生必须在这几所学校中选择一所作为第一志愿,这种选择增加了考生的焦虑。而平行志愿填报,可以将与自己实力对应的相同层次高校放在一起。志愿填报的风险减低、焦虑减轻、选择空间增大,因而考生高考的紧张情绪也会减轻一些。
三是很大程度保护了高分考生。以前由于一分之差,可能导致高分考生从名校落到一般高校。而在平行志愿中,高分考生遭遇“滑铁卢”的可能性大大减小,只要定位准确、志愿搭配合理,高分考生可以更充分地选择理想的学校与专业。
【举例1】2006年,复旦、上海交大、华东师大、
同济大学的文科录取分数线分别为544分、527分、512分、501分。考生小刘将复旦作为第一志愿,结果他考了530分,虽是高分,但由于第一志愿没填好,落到了一般本科院校。2008年,这样的情况不会发生。假如考生填A、B、C、D四所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分别为540、520、510、500分,他考了530分,那就会被B校录取,如果考了512分,就会被C校录取。
【举例2】如某考生高考成绩为498分,本科第一批四个平行志愿分别为:1、
上海交通大学;2、
上海财经大学;3、
华东理工大学;4、
东华大学。在本科一批录取投档时,由计算机按程序先从高分考生开始按志愿投考生档案,投到498分时,先看该生四个平行志愿里第一个志愿上海交大是否已经满额,未满额,则投给交大,若满额,则再看该生的第二个志愿。如没满额,则将该生档案投放到上海财经大学;如仍满额,再看第三个志愿华东理工大学。依此类推,直至在这四个志愿中出现空额。如都已经满额,则该生本科一批的四个平行志愿均报高了,只能等待征求志愿时再填报了。
2、考生如何较准确地进行定位?合理填报平行志愿?
答:由于本市第一、二批本科是考前填志愿,因此,准确估计自己在所有考生中的名次,是十分关键的。因为,高考是按比例录取考生的,即根据招生计划数,按所有考生的分数,从高到低进行录取,每批次的录取控制线,也是根据这一批次录取计划、考生的考试情况划定的。
如何自我定位?方法有二。其一,根据区县模拟考的成绩,根据自己在区县中的名次,推算在全市考生中的名次,由此结合各校的招生计划,估计其他考生的走向,填报志愿;其二,根据自己在学校全年级中的名次,对比往年相同水平学生报考学校的情况,确定自己重点考虑的批次,以及可以填报的学校。
【举例1】考生小王就读于一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全年级300余人,他的成绩排在200名左右。根据往年情况,排名在这一层次的学生,大都考进“二本”院校。所以,在填志愿时,小王应该把关注点放在“二本”院校。
3、各批次不同分数段的考生,例如,有实力考“一本”院校的考生中,高分段、中分段、低分段的考生,各自应该怎么填报“一本”中的平行志愿?
答:平行志愿填报,使得什么成绩对应什么层次的学校,更为明显。对于有实力报考“一本”院校的考生来说,可以根据历年录取分数线情况、学校声誉与影响力情况,把“一本”院校也分为高分段学校、中分段学校、低分段学校等。
高分段学生,可以选择高分段学校作为A、B志愿,选择中上分段高校作为C志愿,选择中或中下分段高校作为D志愿“保底”。
中分段学生,可以选择中上分段学校作为A志愿,“冲刺”一下,选择中分段学校作为B、C志愿“求稳”,再选择一所中下分段学校或靠近“一本”控制分数线的学校作为D志愿。
低分段学生,可以选择中分段学校作为A志愿,选择低分段学校作为B、C、D志愿。相对来说,“一本”院校中,低分段高校每年招生数量比较大。
4、填平行志愿,应该注重选学校还是选专业?
填平行志愿,一定是遵循“从高分学校到低分学校”的顺序来填吗?应该注重选学校还是选专业?如果考生特别喜欢某个非名牌大学的热门专业,应怎么填?
答:因为平行志愿投档,是根据分数高低、按志愿先后逐一投档的,因此建议考生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填报高校,否则,把低分学校填在前,高分学校填在后,低分学校未能被投档,高分学校被投档的可能性也就很小。
至于选学校还是选专业,这要看考生的关注点是放在学校还是专业上面。如果更在乎学校的品牌,那么可以学校为线索进行选择;如果有强烈的专业兴趣,则可以专业为线索进行选择;如果特别喜欢某非名牌大学的热门专业,当然可以在实力允许的范围内,把这所学校作为A志愿,把喜欢的热门专业作为第一专业志愿。
【举例】考生小张在“一本” 院校中,填了A、B、C、D四所高校,结果A校录取分数线490分、B校500分、C校480分、D校470分,如果她考了510分,就会被A校录取。因为,平行志愿投档遵循“考生之间,分数优先;考生个人,志愿优先”的原则。即便小张考分超过500分,但还是被A志愿高校录取。
5、平行志愿填报的风险在哪里?
答:平行志愿仍有风险。
风险一,投档而被退档的风险。虽然为减少投档而被退档的矛盾,2008年本市规定高校录取时的投档比例为105%,但这同样意味着有近5%的考生可能因为投档未录取而被退档、进入等待征求志愿的考生行列,其中包括一些报考名校的高分段学生。如果把全市5000名以前的考生视为高分者,那么有约250名学生可能遭遇这个问题。因此,考生在选择“冲刺”一所学校时,必须考虑到没有“冲上去”所带来的后果。
风险二,自我定位不准带来的风险。虽然平行志愿为考生选择同一层次学校提供了机会,但是,如果学校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考生不考虑自身实力,选择的都是比较热门的学校,就有可能所有投档均失败,A、B、C、D四个志愿都落空。
风险三,不服从专业调剂带来退档风险。即使考生成功投档进入所报高校,但是由于所填专业满额,而考生自己又不服从专业调剂,则可能被退档,需要重新征求志愿。因此,填志愿时选学校还是选专业,考生必须正确对待,在填报时做出取舍。如果看重学校,那么对专业要求就不能太苛刻,建议考生服从专业志愿调剂。很多高校虽然不是一流高校,但却拥有一流的专业,考生如果看重专业,就不要一味追求名校。
【举例】考生小林有实力考“一本”院校,根据区里模拟考结果,她处在中分段水平。如果,她在A、B、C、D四个志愿中分别填了上海交大、同济、上海财大、华东师大,那么根据她的水平,很有可能这四所高校都进不了,落到征求志愿的行列。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相关人士提醒考生和家长:认为“‘平行志愿’就是万无一失的
保险箱”的观念完全是错误的。“平行志愿”不是“平等志愿”,不是灵丹妙药,它能降低“填报博弈”成分,但仍然有风险。他举例说,如某些专业属于费用较高的中外合作办学的、有身高等身体条件限制的、或“加一”科目只招某学科的,如果考生填报时“不愿调剂”,那还是有可能被退档,最后只能去征求补填志愿。因此,该人士建议考生,还是要按自己的志愿倾向填报,不愿去的专业尽量不要填。
高教专家、上海交大熊丙奇教授则告诉记者,以前是等第志愿,而根据资料,上海高校98%的名额在第一志愿就录取结束了,因此第一志愿特别关键。现在实行“平行志愿”是“分数优先”然后“检索志愿”,即把考生的分数排名次,然后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可以说把相近的学校能够并列在“平行志愿”内,改变了以往同一层次学校不能共存于一个批次的情况。然而熊丙奇也提醒考生和家长,由于各校投档比例未定,而且须参考加分因素、学生专业填报情况、是否服从调剂等因素,每个学生投进去不一定都能被录取,如不能被录取退档,那么所有的“平行志愿”就有可能落空,只能进入最后的征求志愿。
为此,熊丙奇建议考生,必须要兼顾到自己在高中阶段的成绩排名,以及个人爱好,切忌扎堆、跟风。首先要准确定位“平行志愿”中的A,这依然是很重要的;其次,所填的A、B、C、D四校还是要跟考生的水平相吻合;第三,适当拉开距离,各个“平行志愿”间有梯度,同一层次的学校不宜一起报,这样容易一起落榜,并要有“保底”的学校;第四,“平行志愿”对高分的学生能起到保护作用,但中间层次的学生还是要慎重填报,如要考虑到出现万一专业填高了卡在投档线上、又因不服从调剂而被退档的尴尬情况。
在专业的填报中,不要全部填报热门专业。如果高考成绩不占绝对优势,就一定要将专业志愿适当分散、合理搭配。如果考生特别希望进入所填报的高校学习,一定要充分利用“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注意不同专业录取时对相关单科成绩的要求,不要盲目填报因身体条件高校不予录取和自己不宜就读的专业。
6、面对在沪招生的外地高校,应如何选择?
往年,上海市教育部门要求,考生在每个批次的高校志愿中至少填一所外地高校。2008年,不强制填外地高校了,面对在沪招生的外地高校,考生应如何选择?
答:对待外地院校,考生应该从扩大学校选择面,以及长远的职业发展角度加以考虑。不能因为没有填报外地高校的“强制”要求,就放弃外地高校志愿。因为不少在本市招生的外地院校都是位列“211工程”的重点院校,且有不少专业属于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专业,不少专业培养社会紧缺人才,就业形势很好。
另外,上海市教育部门鼓励考生填报外地院校。对填报外省市院校志愿的考生,当规定分数线上平行志愿投档后仍有缺额,可在征求志愿前,在征得外省市招生院校同意的情况下,对一本、二本、三批高职(专科)线下20分之内、填报有志愿的考生,加20分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办法,录取与否由外省市招生院校决定。根据往年实践,相当多的外地高校接受加分投档,或者降分录取。分数在“一本”控制线下20分以内的学生如果想读“一本”院校,在“二本”控制线下20分以内的学生如果想读“二本”院校,填报外地高校是不错的选择。
7、平行志愿,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有何影响?
平行志愿,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有何影响?那些享受“特别优惠”的考生,应如何填志愿?
答:如果考生享有政策性加分,可以作为自身定位的重要因素加以考虑,因为政策性加分直接加到高考原始分上,之后再对考生进行排序。而院校加分,是在学校获得考生的档案之后才能实施的加分。考生获得院校加分,可以减少投档而被退档的风险,并且在专业录取中占得优势。
有些考生在高考前经过高校的自主选拔测试,享受“特别优惠”。如,复旦和上海交大2008年各自主招生500人,在高考前已确定了“预录取”考生名单,这些考生需把复旦或交大填在A志愿。有的考生进入重点高校5%自主招生范围,也就是说,他们的高考分数只要达到“一本”控制分数线,就能被这些重点高校录取,那么他们应该把给予其优惠政策的高校填在A志愿。
8、填志愿前,考生和家长应做哪些准备?
答:考生和家长应准确了解招生政策,吃透招生规则;要结合多次权威性考试情况,比较准确地评估考生实力,确定大致报考的学校范围;在此基础上,详细了解报考学校的办学情况、录取细则(包括专业录取规定、加分政策等)。
有了平行志愿,考生对高校的选择权大了。因此,填报时应该把所有志愿都作为第一志愿来考虑,认真分析所填报学校的办学实力、办学传统与专业特色。而不像以前那样,只对志愿表上的“第一志愿”负责。
9、为啥本科不能先考后填?
目前,我国已有湖南、江苏、浙江三省先后采取平行志愿填报模式,上海是全国第一个实行平行志愿的直辖市。不过,上海的平行志愿和这2省份有所区别,本科志愿仍然采取先考后填。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张民选表示,此举是为了引导考生从自身综合素质、学业成绩和兴趣爱好来选择志愿,而不是唯分数选学校。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汪歙萍提醒高三学生,填报志愿时,就应理性地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个规划。
10、平行志愿推出后,高校录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态势?
能否预测一下,平行志愿推出后,高校录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态势?
答:平行志愿推出之后,分数与学校之间的对应关系可能更明显,即高分学生对应名校,一般分数学生对应中等学校,这可能会导致名校的录取分数线进一步“上扬”,而中等层次学校获得高分考生的可能性减小。估计往年出现的
复旦大学上一年分数线高、第二年因为大家都不敢填而导致分数线下滑的“大小年”情况会消失。
![今年不是在上海实行平行志愿吗?为什么有些学校的招生计划中有这样所谓[第一志愿]的说法?](/draw/image/169110/5ceda67fec4a192353adcbc6e47fd2a3.png)
你对填报高考志愿有什么心得值得分享?
1 选择大学所在的城市是否重要?
答:重要,很重要。 大学所在的城市除了能决定你未来四年的生活环境,见识和格局外,很大程度也决定了你将来工作所在的城市与格局。
大部分人在大四毕业时都倾向于留在母校所在城市,特别是农村出身的孩子,更是对于母校所在的城市有更深的归属感。
另外,在大四就业时,大学所在城市的公司去招聘的较多,学校本身对当地影响较大,如果选择了在大学所在城市就业,那么你的人脉从迈入大学就打起了,你的老师,同学,校友的联系也会更为紧密。
所以,选择一个城市上大学,很大可能选择了将来工作的地方。
你在选择大学时,想好去哪里工作了吗?
2 根据专业选大学应该注意什么?
答:很多人都知道有些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比如
河海大学的水利,
西北工业大学的飞行器制造,同济大学的建筑,
江南大学的食品等等。
所以我们根据专业选大学应该也要为就业和将来深造做好打算。
譬如你将来想从事
土木工程,那么选择土木老八校是比较好就业的。
想加入国家电网,那最好选择电力系统的高校。比如电力系统著名的二龙四虎。
二龙:武大+华北电力
四虎:清华+浙大+西安交大+华科
选择了这几个学校,意味着将来更容易进入电力系统,在入职后也会有更多的校友资源。
3 专业和院校应该侧重哪一个?
答: 当院校层次相同时,以专业为主;当层次不同时,以院校为主。
目前中国的院校基本可以划分为六个层次(不考虑港澳台的情况)。
层次一:清华+北大
层次二:普通985+经济发达地区211
层次三:普通211
层次四:一本+二本
层次五:三本
层次六:大专
当你的分数可以让你在同一个层次选择学校和专业,那么根据专业强势的程度来选择学校。比如都是985平台,
东南大学的土木就要比
中国农业大学强不少。
当你的分数可以选择高一个层次的弱专业和低一个层次的好专业时,建议选择高一个层次的学校。我们在就业时HR常会根据学校的层次来设置门槛,只有迈过了这个门槛,才能有进一步竞争的机会。另外,如果进大学了,实在对专业不感兴趣,那么可以申请转专业,这些都是允许的。
上了大学后,你会发现,不同层次之间大学的师资力量和实验室级别真的是天壤之别。
4 要不要选择接受调剂?
答: 现在报志愿时都有一项,是否接受调剂。那么我们在填写志愿是否要勾选这个选项呢?
建议选择。
我们在报志愿时要把学校划分优先级别,同一批次的学校要根据希望考进去的程度排位,譬如,你想报清华,那一定要把清华放第一位,而不是第五位,平行志愿也是有顺序的。
当我们按希望被录取的程度填报高校时,即使被调剂专业了,也是进入了更希望去高校不热门的专业,以后申请换专业就可以了。
另外,不一定被调剂的专业就不好,我同学被调剂到了冷门数学专业,结果考研特别吃香,考了热门的计算机,现在分分钟在知乎谈笑风生。 若是专业不如意了,不要急,等一等,时运和兴趣都是会转换的。
5 有考研深造打算的学生,在报考大学应注意什么?
答:随着就业形势严峻,对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学生都有考研深造的打算,2016年全国报考研究生的人为177万,比2015年增长约12万。考研现象越来越热,那么如果你想提前为考研布局,在选大学要注意下边几点:
(1)尽量选择有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学校
(2)尽量选择有保研保外资格的学校
(3)尽量选择和其他好学校有联盟的学校,比如著名的C9联盟。
(4)如果分数不是那么理想,尽量选择高层次,专业强势的学校。这样在考研复试的时候也会有一定的优势。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在大学好好学习,不然保研考研都是痴人说梦了。
6 什么专业就业好(钱多,活少,离家近,工作好找)?
答:很多同学读完大学找工作时,才发现找错了专业,报考公务员看到限制专业时才大喊多么痛的领悟。那我们在报考专业时怎么去分辨好就业的工作呢?
话从两头说:
(1)我家里有人
当家里亲属在某个行业是大牛级别,将来就业他也可以帮助你时,可以听从他的建议报考该专业,将来就业会轻松很多。比如说,家里在电力系统有人,那么报考电气设备
自动化等专业是再好不过了。
(2)我是屌丝闯天下
大部分人还是在将来需要自己找工作的,那么就跟选择的专业关系很大。
![今年不是在上海实行平行志愿吗?为什么有些学校的招生计划中有这样所谓[第一志愿]的说法?](/draw/image/169110/719b9cc4bdb32d4b075de5b486fdfa2b.png)
复读有什么要求
19教育网(https://www.0919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复读有什么要求的相关内容。
1复读的条件
1.自己对成绩不满意,有强烈复读欲望。在明确复读的各种条件之后,考生需根据自己的能力来综合判断,想着明年一定要提高分数,走个更好的学校。
2.明确新一年的复读条件。考生复读时,最好关注教育部颁发的各种文件,了解相关信息。
3.目标明确。对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有一个准确的衡量,明确自己与目标院校之间的差距,正确衡量自己的提升空间与潜能。
4.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复读是一件更加枯燥和有压力的事,因为你身边熟悉的环境已不在,要勇于承认自己高考失利的事实,能够承认自己复读的身份,从容的面对流言蜚语。
2复读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做好心理准备:一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摆脱因为高考失利造成的情绪低落;二就是要总结经验教训,敢于对过去的学习模式进行彻底突破。
其次,不能松懈。不要因为距下次高考还有一段时间而出现松懈的学习状态。经过一年的冲刺,短暂的休整是可以的,但一定要尽快进入第二轮冲刺的状态。
再次,注意方法,要苦学,勤学。从报名到开课最少也有两周或更长的时间。那么就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预习。例如英语,你可以按高考大纲多积累一些词汇,每天背十个单词,第二天在背新单词时,先复习前一天背过的十个单词,以此类推到开课时,你就能积累几百个单词,开课后再坚持下去你的英语水平就会提高。
另外,要重视课上听讲、记笔记。听讲是学习规律中的重要环节。大家报名来复读,主要就是来听教师讲课的。上课全神贯注听讲,是相当重要的,在听讲的同时要注意思考,要纵向思维,也要横向思维多方面联系起来分析,必定会加深理解。同时要做好笔记,因为笔记是收集整理知识的最佳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十分重要。成功是有捷径的,这个捷径就是要不断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使自己尽量不犯同样的错误。
19教育网
以上就是19教育网整理的今年不是在上海实行平行志愿吗?为什么有些学校的招生计划中有这样所谓[第一志愿]的说法?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19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9教育网:
www.0919edu.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