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8 15:56:05 | 19教育网
根据上述职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设16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综合协调局机关政务、事务工作;负责重要会议的组织、综合性材料的起草、档案、综合治理、保密、政务公开、信访、安全、政务督办、综合调研、新闻宣传、政务信息、人力资源户头管理等工作;负责科以下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因公出国赴港澳的政治审查工作;负责编制部门经费预决算并管理相关经费;负责机关和指导直属单位财务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二)公务员管理科
组织实施公务员分类及职位管理、录用、考核、奖励、惩戒、培训、职务任免与升降、竞争上岗、交流与回避、辞职辞退、申诉控告和聘任制公务员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相关工作;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聘任制公务员管理相关工作;指导协调各县区、各部门实施公务员法工作,拟订市人民政府奖励表彰制度,审核以市人民政府名义进行的奖励表彰相关事宜;承办市人民政府任免工作人员有关事宜;办理市直行政机关公务员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录用、考核、调任、转任、日常登记和职位设置、非领导职务职数核定等工作;综合管理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科以下干部档案工作。
(三)综合计划科
拟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和监督落实;承担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综合管理工作;编制、下达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及人员结构调整计划;承担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人员社会化管理;承担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财政统发工资人员的审核工作;承担统计管理、数据发布等工作;承担有关信息规划工作;承担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统计与综合分析工作;指导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
(四)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
组织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政策;承办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事宜;指导协调专业技术资格和执业资格考试;落实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组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定政策;承担初、中、高级专业资格申报材料的审核,指导监督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承担初、中级评委会设置、调整工作;承担核准确认初、中级专业技术管理评审结果及证书发放工作;承担大中专毕业生初次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及证书发放工作;承担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规划和培养工作;承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推荐选拔的综合管理工作。
(五)军官转业安置科
会同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政策;承担军队转业干部安置计划的编制下达工作;承担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贯彻落实部分企业军队转业干部解困和稳定政策;承担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管理服务工作;承担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六)工资福利与退休管理科
组织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收入分配、福利和退休政策;承担公务员工资水平调查的统筹协调与组织实施;承担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统发及离退休费统发和工作人员晋级增资审核工作;承担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的核定工作;组织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岗位等级规范;承担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有关工作。
(七)社会保险管理科
组织实施机关企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及其补充养老保险基本政策、发展规划;组织拟订实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政策;拟订基本养老保险费率和基金征缴政策;组织实施基本养老金领取、企业职工退休、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基金管理政策;审核全市参加养老保险统筹单位的特殊工种、因病非因工受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提前退休和市直单位工人退休、企业年金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医疗、生育、失业、工伤、农村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基本政策、发展规划。拟订补充医疗保险政策和管理办法;拟订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基金管理办法。拟订实施定点医疗机构、药店、康复机构、康复器具安装机构的资格审定标准和管理政策;组织实施市直工伤认定、工伤预防和康复、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建立失业预警制度,拟订预防、调节和控制较大规模失业的政策;组织实施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患病、生育、死亡等有关待遇政策。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农村保险基金管理制度和经办机构的管理规则;拟订征地方案中有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措施的审核办法;参与指导、监督农村社会保险基金的缴纳、待遇的支付和基金的运营投资。组织实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基本政策、规划和标准;指导、监督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八)劳动监察科
组织实施劳动监察制度、执法规范和标准;依法受理举报投诉;依法行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督检查权;指导和监督下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组织查处有关劳动、人事重大案件,处理有重大影响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承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研究,提出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的政策建议;承担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承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普法及执法检查工作;承办有关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
(九)劳动关系科
负责劳动关系调整政策、制度建设、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实施规范;指导劳动关系处理工作;审核指定的市属和中央、省驻河源企业关闭、破产、改制等职工分流安置方案;指导和协调企业职工分流安置工作;承担企业相关人员工资水平调查的统筹协调与组织实施;审核市属和中央、省驻河源企业的工资总额和主要负责人的工资标准;综合协调外商投资企业的劳动工资政策;拟订企业工资指导线和最低工资标准;指导劳动标准制定工作;拟订禁止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政策。
(十)规划财务和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科
参与拟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基金)财务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基金)预决算,组织预算执行情况的绩效评价工作;拟订社会保险及其补充保险基金和劳动保障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制度、运营政策并组织实施,依法监督检查;负责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监督;负责审计、基金要情专报;组织实施社会保险检查资格认定和组织考核工作;组织查处基金管理使用中出现的重大案件;承担市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十一)调解仲裁管理科
组织实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指导开展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工作;管理调解员、仲裁员,组织仲裁庭审工作;指导、监督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承担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十二)就业促进科
拟订就业规划和年度计划,贯彻落实劳动者平等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跨地区有序流动政策,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指导和规范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管理;参与拟订专项就业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组织实施就业援助和特殊群体就业政策;拟订企业下岗职工分流安置、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的规划、措施并组织实施;拟订国(境)外人员(不含专家)入境就业管理政策;承担外企就业服务机构设立初审工作;拟订农民工工作综合性规划,推动农民工相关政策的落实,协调处理涉及农民工的重大事件,承担市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
(十三)人力资源配置科
拟订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规划;综合管理人力资源市场和中介机构;执行人力资源中介机构资质标准和人力资源市场从业人员资格标准;贯彻落实有关人员调配政策,牵头拟订和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承办国家特殊需要人员的调配工作;指导和监督县区和用工单位人力资源引进和配置工作;按规定承办市直、中央和省驻河源企业单位人员调配;负责“三支一扶”管理服务工作和指导接收大中专毕业生事宜。
(十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
指导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人事管理工作;拟订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及事业单位人员和机关工勤人员管理政策组织实施;承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的核准、岗位聘用及备案事宜;承担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奖惩有关工作;承担市直、中央和省驻河源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及调配相关工作。
(十五)培训与技能教育管理科
负责公务员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综合管理工作,指导、协调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培训工作;承担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管理、指导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指导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施教机构的认定工作,负责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审批和管理工作;负责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证书核准工作;负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的规划指导工作;拟订技工学校的发展规划、管理规则并实施指导;指导技能竞赛、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和指导技工学校招生、毕业生推荐就业等工作;拟订城乡劳动者职业培训规划;组织实施职业技能分类、职业技能地方标准;完善职业技能资格制度;贯彻落实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激励政策。
(十六)人事监察科
负责机关和指导直属单位的党务工作、人事管理、机构编制、工会、共青团、妇女、纪检监察、行风建设、劳动工资、培训教育、离退休人员服务和计划生育工作;综合管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对外合作与交流项目。
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是东源县按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标准新建的一所重点高级中学,也是河源市“普高”工程的重点项目,同时被东源列为2009年度承诺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学校坐落在风景如画的东江河畔(县城东环路南侧),处于河源市东环路东江教育园区核心位置,毗邻河中实验学校,离市区仅6公里,建成后与市工业技术学校、市卫生学校新校和大学城现有的河职院、市技工学校连成一片。学校规划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规划办学规模为6000人,建筑总面积11万平方米,计划分三期三年时间完成。学校由国家甲级设计院——广东省高教建筑规划设计院设计,项目投资总额4亿元(其中建安2.8亿元),是东源建县(区)20年来政府一次性投资最大的建设项目。首期工程于2008年12月9日开工建设,2009年9月1日竣工并开学。学校有教师454人,全部为全日制本科学历以上,其中有30个硕士研究生;在校学生人数6000人 2009年12月23日,东源县人民政府与广州大学合作共建东江中学,将学校冠名为“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学校得以依托高校的先进教育理念,借助高校的优势教育资源,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学校先后被确定为“市一级学校”“市安全文明校园”“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市德育示范校”“县文明单位”“广州大学研究生教育实习基地”和市“争先创优”先进党支部市“五四红旗团委”“广东省安全教育基地学校”“广东省汉字书写特色校”等光荣称号。几年来,在各级各类考试特别是高考中,我校无论是单科成绩还是总成绩都取得了明显进步, 2012年高考单科(文理)成绩6科排在东源县第一,有一学生总分成绩排全市第三名。 2013年高考单科成绩有10科目排在东源县第一,本科入围数比上一年翻翻,达402个,真正实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
19教育网(https://www.0919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广东河源市有多少个区,多少人口,各类学校各有多少人?的相关内容。
河源市管辖着源城区、东源县、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和平县共五县一区。朝阳区有多少人口问题一:朝阳区有多少人口朝阳区位于北京市的东部,西与东城区、丰台区、海淀区相毗邻,北连昌平区、顺义区,东与通州区接壤,南与大兴区相邻,全区面积470.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4米,是北京市城近郊区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区。2008年末,全区常住人口308.3万,其中户籍人口208.5万问题二:朝阳区人口数量北京市朝阳区土地总面积470.8平方公里;朝阳区常住人口300.1万人。
好点的三本院校名单好点的三本院校关于好点的三本院校名单,好点的三本院校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选择独立学院的时候一定要看它本部的实力。2、最好选择本部实力很强的学校。3、比如211工程的。4、当然兼有985和211的本部那最好了。5、这些学校的独立学院拥有本部强大的师资。6、一些名气非常小并且实力很弱的学校本身自己就
北京景山学校曹妃甸分校高考升学率91%。北京景山学校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从小学到高中全新育人模式的教育改革的实验学校,曹妃甸分校位于河北省,这所学校在2021年和2020年的高考中有将近350人参加考试,其中有300人录取,2020年和2021年的高考升学率基本都在91%。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有多少人口人口:约68万人人口密度:563人/km2迁安属于唐山市,位于河北省
亳州市有多少个高中?有多少参加高考的人?落榜的有多少人?生源都流到了哪里?亳州市谯城区主要有一中,二中,三中,五中等,一二中都是省重点高中。蒙城,涡阳和利辛县城都有自己的高中,平均每所中学参加高考的有1500-2000人,我在以前在一中上的,考上重点大学的大概在15-20%2022安徽高考文理科报名人数2022年安徽高考人数预计为60万人左右。目前安徽省还未公布全省高考报名人数,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人口有多少宾阳县位于广西中部偏南,面积2314平方公里,辖16个镇(乡),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县。根据数据,宾阳县的总人口约为99万人,人口密度为428人/平方公里。宾阳县历史悠久,曾是百越之地。夏至周时期属于荆州地,秦时归桂林郡管辖。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立了领方县,这是宾阳县立行政建置之始。三国时期,宾阳县为吴国属地。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将宾浦县划分为
2020年广东参加高考的文理科考生各有多少人?2020年广东省参加高考的文理科考生合计人数为78.8万人,居全国第二。其中参加夏季高考的考生人数为67.4万人,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为63.7万人,缺考3.64万人,实考率94.6%。2020年广东省的参加普通高考的人数相比较2019年增加了2万人。全省共设了479个考点、23452个考场,安排了监考及考务人员大约是10万人次。扩
广东省2023年高考报名人数广东省2023年高考报名人数:77.96万人。2015年,高考逐步取消体育特长生、奥林匹克竞赛等6项加分项目。2016年,教育部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加强对中学高考标语的管理,坚决杜绝任何关于高考的炒作。2017年4月7日教育部、中国残联关于印发《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的通知。2022年,教育部发出《教育
广东提前批填报时间广东提前批填报时间是2023年6月28日-2023年6月29日16:00。一、广东省高考志愿填报时间1、第一时段6月28日9:00—6月29日16:00。本时段仅填报需政审、体检、面试的提前批本科军队、武警、公安、司法、消防、飞行技术等院校专业组志愿,报考上述院校专业组志愿的考生须在本时段填报并进行网上确认志愿信息。其他志愿需在第二时段填报。
2024-05-08 23:03:31
2024-04-12 21:26:34
2024-06-29 16:50:56
2024-12-10 14:21:04
2025-01-20 18:01:58
2024-04-18 04: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