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2 15:22:46 | 19教育网
选物化地的优势:物化地更有优势,因为这个组合成功的避开了选择物理,化学和⽣物的学霸⽽相对来说,⼜选择了⼀个偏⽂的地理学习的难度,要降低很多。
选“物化生”的纯理科学科组合还是更适合一些理科逻辑思维较强,有一定应变能力的同学选择,或者是一些将自己的理想大学选择在985,211等理工类高校的同学们之间。
拓展资料:
关于新高考 3+2+1 模式是什么意思(怎么选科) “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 3 门,每科满分均为 150 分,总分 450 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19教育网
3+1+2模式:"3 "指的是:中文、数学、外语。这三科参加统一高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原始分计入考生总分;"1 "指:物理、历史,考生必须从物理、历史两科中选择一科,由各省自主提出命题,
原始分计入考生总分;"2 "指:考生从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四科中选择两科。选考科目由各省提出,通过等级分配将分数计入考生总分。
3+3高考模式:第一个3: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采用原始考分,总分450分;第二个3:另外3门选考科目通常满分为100分,采用等级赋分,总分300分,所以总共满分为750分(上海选考科目单科满分70分,高考总满分为660分)。
选物化生和物化政的利弊如下:
一、选择物化生的优势
1、学科组合具有广泛适应性: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组合相对较为均衡,涵盖了理科的基础学科。这种组合在未来的学术和职业生涯中具有广泛适应性,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发展机会。
2、有利于科学素养的培养:物化生组合偏向于自然科学基础学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些能力对于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都非常重要。
3、学科关联度高: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之间有很高的关联度,有利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提高学习效率。
4、培养综合素质:物化生组合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科基础,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科素养。这样的学科组合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二、选择物化生的劣势
1、学习难度较大: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学习难度相对较大,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思维能力和扎实的基础知识。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这个学科组合可能会带来较大的学习压力。
2、竞争激烈:由于物化生组合的学科关联度高,学习难度较大,因此竞争也较为激烈。在高考中,这个组合的分数线相对较高,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会面临录取困难的问题。
3、学科知识面广,掌握难度大:物化生组合涉及的学科领域较广,知识点繁多,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才能掌握。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会面临掌握难度大的问题。
三、选择物化政的优势
1、学科组合多样化:物化政组合涵盖了物理、化学、政治三个学科,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这样的组合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2、有利于未来深造和职业发展:物化政组合有利于学生未来深造和职业发展。物理和化学是理工科的基础学科,对于想要从事理工科领域工作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政治学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科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对于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都有积极影响。
19教育网(https://www.0919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选物化地好还是物化生好?物化地和物化生哪个容易?的相关内容。
物
化生
和物化生是常拿出来被人对比的两个选科组合。本期我将为大家介绍,物化生好还是物化地好,这两个学科组合谁更容易。
一、选物化地好还是物化生好?
其实这两个组合唯一的区别就是生物和地理,所以与其说是这两门学科的组合的比较,倒不如说是生物和地理学科的对比。
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对比分析生物、地理这两门学科。
1、地理学科难度更大
严格来说,生物和地理难度都不算大,属于难度相对较小的学科。但对比地理和生物的必修一课本,明显能感觉到生物要比地理简单许多。
虽然两门学科都很需要学生背诵知识点,还涉及部分计算题,但地理比生物更考验学生的想象力和
逻辑思维能力
,而生物考高分的诀窍就是多刷题。题刷多了,成绩自然就上去了,对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能力要求不高。
2、选择地理
学科专业
覆盖度更广
因为该组合已经包括物理、化学这两门学科,所以组合的专业覆盖度并不会低,基本可以报考绝大多数专业。但物化地组合文理兼并,其专业覆盖度会稍稍比物化生组合要高一些。
根据湖北考试院发布数据可知,物化地组合专业覆盖度为96.80%,而物化生组合专业覆盖度为95.83%。
接下来我将对地理和生物学科的对应专业一一列出对比,供各位家长同学参考。
要求考生必须选考地理的专业:气象类、地质勘探学、城市规划类、旅游类等专业
要求考生必须选考生物的专业:生物工程、医药学类、
动物医学
类、
环境科学
等专业
在此我需要提醒大家,大家选科时一定要结合自己未来心仪专业。比如有同学将来想要报考医学类专业,尽管部分大学
医学专业
并不要求考生必须选考生物,但到了大学你也必须要学习生物相关知识。
高中没有掌握生物基础,大学就得花费更多时间去补习基础,大学学习无疑也会变得十分困难。
3、选择生物竞争更加激烈
再所有学科组合中,物化生组合竞争最为激烈。一般有自信选择这个组合的同学,基本都是学霸,学霸相争,成绩必然会有一高一低。众多学霸扎堆一个组合,这就导致该组合竞争十分激烈。
所以我并不推荐成绩不是很优秀的同学选择该组合。
4、选择生物学科适用性更广
会选择物理、化学这两门学科的同学,基本都是偏向报考理工科专业的同学。但在理工学科专业中,生物的地位和适用性明显要优于地理。
举个例子,如果你将来想要报考心理学、化学、医学等专业,那么在生物和地理之间,你一定是优先考虑生物。
二、选择物化地还是物化生?
选科主要考虑因素有以下几点:
1、选择自己兴趣爱好相关的学科
2、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
3、考虑未来报考专业与大学
选科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 最简单的例子,不喜欢生物的同学就不要选择生物,那些连东西南北, 经纬度 都分不清的同学也别逼着自己选地理。
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才能事半功倍,在高考这条道路上走出成功的一大步。
本期科普就到这里,我祝愿大家都能选对学科,考上心仪的大学!
物化生和物化地选哪个好?只有对于你自身情况来说最好的是哪个,选择适合自己的即可。物化生属于纯理科组合,而物化地组合也是偏理科组合。由于两种组合的大多优劣特性及专业覆盖较为相似,所以本文把这俩个组合一起详细分析。学科特性分析:我们将物理和历史看成是强理科和强文科,其他四科标记为偏弱理/文科,并分别标记为蓝色和红色,借此观察组合属性。由上图可知,物化生连成的三角形中均为
2022河北省选科组合比例2022河北省选科组合比例是:物化生组合覆盖率最高,可以报考96.36%专业,而物化地组合紧随其后,可以报考95.53%的专业,当然物化政也不错,也有90%以上。总之一句话,选择物理+化学+其他组合,基本上没有你不能报的专业。根据查询相关资料得知,2022全省高考报名75.32万人,比2021年增加11.93万人,为历年最高,其中52.73万参加夏季高考统考,22.
物化生和物化地哪个选科组合好物化生是传统的理科组合,而物化地则是两个理科搭配一个文科。从实质上来看,生物和地理的难度其实是差不多的,主要看考生想从事哪方面的专业。新高考选科学生应当注意什么1、对大学专业是否有“执著”要求大学的专业,对于学生选考的科目有严格的要求,很多都是需要学生选择物理和化学才有资格报考的,还有一些小部分的专业,是要求学生必须选考物理化学和生物,这样才有
物化生和物化地哪个组合好只有对于你自身情况来说最好的是哪个,选择适合自己的即可。物化生属于纯理科组合,而物化地组合也是偏理科组合。由于两种组合的大多优劣特性及专业覆盖较为相似,所以本文把这俩个组合一起详细分析。学科特性分析:我们将物理和历史看成是强理科和强文科,其他四科标记为偏弱理/文科,并分别标记为蓝色和红色,借此观察组合属性。由上图可知,物化生连成的三角形中均为
新高考物化生和物化地哪个好新高考物化生和物化地相比,物化地组合更有优势。物化生和物化地这两个选科方式,如果单纯的以学习难度来说,物化地更有优势,因为这个组合成功的避开了选择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学霸而相对来说,又选择了一个偏文的地理学习的难度,要降低很多,但是在报考志愿的时候,他的优势就不如物化生了,你可以根据一个人的情况选择。物化地组合更好一些,主要是物化生就是新高考选科的“迷之
物化政和物化生哪个容易赋分相对来说,生物是更容易赋分的科目。生物虽然被认为是理科中的文科,但在考试的时候是没有什么主观题的,答案基本是固定的,如果知识掌握牢固,拿高分、满分都是可能的。1物化政和物化生哪个容易赋分物化政组合跟物化生的区别在于,将生物换成了政治。但从某些意义上讲,它并没有减轻考生的学习负担,因为尽管政治是文科类科目,但它知识点较多,在文科中难度较大,跟生物相比,它等
学医必须学物化生吗?选物化生还是物生地?近年来,广大考生的主流报考趋向集中于热门专业,如医学专业、计算机专业等职业发展较好,工作稳定的优势专业。在新高考“3+1+2”模式中,想报考医学专业的考生对选科组合难免有所疑问,学医必须学物化生吗?选物化生还是物化地?一、学医必须学物化生吗?一般来讲,如果考生想学医,那物化生就是最好的选科组合。我们会从物化生的显著优势、各大高校医
物化生和物化地哪个难一些物化生更难一些。“物化生”这种纯理科的选择组合在同学们中间覆盖率之高,是因为同学们在以后的专业选择中选择范围更多更加的广泛,再加上化学生物物理等三个理科学科之间的关系关联密切,都是需要一样的理科思维,和计算能力,相辅相成,互为帮助。纯理科的学科组合比文科的组合要有一定的优势就是不需要记忆力的考验,同学们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少,反而是对于理科解题思维的一种
2024-04-12 21:26:34
2024-06-29 16:50:56
2024-05-08 23:03:31
2024-12-10 14:21:04
2024-04-18 04:28:05
2024-07-03 17: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