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二零一五年平行志愿可以填报多少个,是五个还是六个?为什么表上面是六个。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二零一五年平行志愿可以填报多少个,是五个还是六个?为什么表上面是六个。
表上6个就填6个,填满为止,以增加机会。
请看我的详细解释:
如果是以前的普通志愿报考方式,招生院校非常看重第一志愿,第一志愿是非常重要的。平行志愿不等于各个志愿没有先后次序、没有第一志愿,但平行志愿与以前的志愿不同的是,只有考生和招生办知道你的志愿顺序,招生院校是不知道的,因此原来只招收第一志愿的大学就无从知道报考它的考生是第几志愿报考的它,因此是不是第一志愿就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从而,第一志愿还是很值得冒险的,但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志愿就应该与第一志愿有一定的级差,以防万一。为了确保录取,所有志愿最好都填满。
平行志愿录取时,各个志愿对于录取学校有同等的效率,都相当于第一志愿。如果不够第一志愿学校的提档线,就看第二志愿学校的提档线,直到找到一个志愿的提档线不高于你的分数,就把档案放到这个学校。
具体而言,平行志愿中考生报考的各个院校在考分前是平等的关系。只要考生达到了这个批次的录取控制线,就按考分从高分到低分的循序,由计算机对每个考生所填报的5个院校,依次检索。“分数优先”是其投档基本特点,简单可理解为高分先投档。比如理科考生甲分数为650分,填报的志愿A是
北京大学、志愿B是
复旦大学;考生乙考分为649分,志愿A是复旦大学。到甲投档时,北京大学已投满,复旦大学还有一个计划未完成。考生甲将被投档到复旦大学,同时复旦大学完成招生计划。考生乙虽然志愿排序先于甲,但只能等其他志愿录取了。
“遵循志愿”是平行志愿投档的另一个原则。投档的原则是一旦进入投档程序将严格按照考生填报志愿的顺序进行投档,一旦被前面的的志愿提档,后面的学校取分再低也没戏。比如理科考生丙考分为652分,填报的志愿次序是北京大学、
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和
北京师范大学,结果是被同济大学录取。后来得知能被复旦大学录取时考生丙后悔不已。
学校的提档线指这个学校录取的最低分,一般都要高于分数线。比如假定分数线是500分,那么北大、清华的提档线可能有600分,复旦、南大的提档线可能是550、560 分。
因此,在报考时,要拉开差距(各个学校的提档线,不要都报同样的学校),如报了北大,就不要报清华,但可以报北航、北工大;报了复旦就不要报交大和南大,但可以报同济、
上海理工大学。
我不给你具体建议,因为这种建议不一定符合你的情况。只给你一般性建议,相信对你会有好处:
选择专业应做到六要六不要:(1)不要望文生义,而要了解专业目录及内涵。(2)不要只追热门,而要因人制宜分析就业前景。(3)不要一厢情愿,而要量力而行、留有余地。(4)不要就专业论专业,而要分析学校的专业竞争力。(5)不要用选学校代替择专业,而要把握专业录取办法。(6)不要看到就是宝,而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善于思考。
选专业时要避免几个盲区,第一不要扎堆热门专业,第二要认清专业本身,要了解所选专业具体是做什么的,有些什么课程,也要了解其专业未来的发展,第三,不要忽略自己的潜能,自己没有尝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近日公布了最新的2011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统计结果显示,
国际经济与贸易等12个本科专业的毕业生规模最大,都在5万人以上,其中
英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
会计学的毕业生规模超过10万人。
这12个专业分别为国际经济与贸易、
法学、
汉语言文学、英语、
艺术设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土木工程、
临床医学、
工商管理和
会计学。
选对专业是要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不论考生是否有明确的专业倾向,都需要从了解专业入手。而考生家长为了填报志愿了解专业,与专家学者搞教学科研、做行业研究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在此,提供几点建议,供大你参考:
了解专业的内涵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二稿),从这个专业目录里,考生和家长可以初步了解到,目前我国大学本科设有12个学科门类:
哲学、
经济学、法学、
教育学、文学、
历史学、理学、工学、
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每个学科门类下面设有专业大类,专业大类下是各个专业,共469个。其实考生家长所要了解的本科专业都包含在这469个里。在了解某个专业的内涵前,首先要全面了解专业大类以及各大类中有哪些专业,把握专业的整体情况,才能对所选专业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在了解专业大类的基础上,考生家长还要深入了解各个专业的内涵,不能仅从专业的字面意思揣测专业,也不能道听途说。所谓专业的内涵,指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了解专业内涵可通过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学校招生网上关于专业的介绍。)
以往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长因为不了解专业内涵、混淆专业名称而报错志愿的情况屡有发生。一些考生喜欢选择那些名称好听、时髦的专业,升入大学后,却对所选专业不感兴趣,产生厌学心理。
每个高校每年的招生专业从十几个到几十个不等。不少专业的名称并不能反映出专业的实质和将来的职业。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计算机科学”这两个专业的名称很相似,但是一个是属于工学电气信息类,一个是属于理学数学类。不论是主修课程还是将来的就业领域都是大不一样。还有一些专业名称很难从字面上了解其专业性质的,比如,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属于
化学与制药类,
化学生物学属于化学类。另外,有的专业侧重于与就业挂钩,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有的专业则侧重基础理论,适合继续深造学习。这些都需要考生家长心理有数。
因此,了解专业内涵,可以避免或减少想当然、望文生义填报志愿所带来的后悔与无奈。
课程设置情况
通常某一个专业会有多所高校开设,比如计算机专业在我国有500多所高校开设,而各高校的课程设置情况也不尽相同,但该专业的主干课程在这些高校中都会开设。考生家长在选择专业前,应该先了解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这样才能根据考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来确定专业。
因为不少专业的核心课程都是与中学各学科相对应,比如,擅长数学的同学,可以选择
数学与应用数学、经济学、
金融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物理和数学成绩都不错的同学,可以选择机械类、电气信息类、土建类、航空航天类里面的专业;喜欢化学的同学,可以选择材料科学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等专业;对生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
生物技术、
生物工程、农学、医学之中的专业;喜欢文学和外语的同学,可以选择文学、
新闻学和外语教育等专业等等。
除了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外,考生家长还要了解各专业的学习年限,虽然大部分本科专业都是四年制,但有少数专业的学习年限有所不同,比如,医学类专业一般需要学习5-8年,了解专业的学习年限,可以在报考时有充分的的心理准备。
专业的就业方向
我国的大学教育基本是专业教育,高考志愿时报考的的专业,可以说是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出了第一次选择。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对口工作,既可以将大学的知识学以致用,也可以更快的适应职场生活。如今出现不少大学生毕业“转行”的现象,往往是当初选择专业时了解不够。在选择专业时,考生和家长必须要认真的了解该专业毕业后可以从事什么工作,可以在哪些行业发展。
值得考生和家长注意的是,职业工作内容往往与专业学习内容差别很大。喜欢学习专业内容,不意味着喜欢职业工作内容。比如土木工程专业,主要学习力学知识、数学知识,对几何绘图能力有一定要求。如果一个男同学在高中阶段擅长这几项,学习土木工程专业自然是很得心应手。但是,如果这位同学不喜欢经常到房屋建筑工地、道桥施工地跑现场的话,那么将来他未必喜欢从事土木工程师这个职业。
填报志愿时选择考生感兴趣的专业,并明确专业的就业方向,那么,在考生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无疑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毕业生就业情况
面对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已经成了众多学生和家长填报志愿的导向。
社会对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并不平衡,这些专业的供求状况,在不同学校、不同学历层次的表现不一样,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那么,考生和家长就要对某专业社会需求情况有一个前瞻性的了解,还要着重了解欲报考院校某专业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明白,表面看起来热门的专业,就业率不一定高。一项调查显示,2010届本科大学生签约率排名前十位的专业为:能源动力类、化学类、机械类、化工与制药类、土建类、电气信息类、
工程力学类、材料科学类、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这十类就业率高的专业,多为报考时的冷门专业,在一些专业中,90%以上为调剂生。而报考时的热门专业却成为就业时却遭遇尴尬,比如,法学、医学、国际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
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十大类就业率高的专业,往往学习难度大、工作环境艰苦、成功感低,降低了进入这些专业的学生数量,就业率自然上升。
考生和家长要了解所选专业的就业情况,一般可以从教育部公布的专业就业状况、社会调查机构的相关数据、专业所在高校的就业情况、专业行业的统计数据、招聘网站的供求情况等几个方面着眼。
高校开设情况
选定了心仪的专业后,考生和家长还要了解哪些学校开设这个专业,是否在你省(市、区)招生等情况。另外即使是同一专业,由于各高校在培养特色和优势研究方向上也有很大不同。

高中报的美术、高考美术怎么考
美术生要参加美术专业的联考(一般在12月份)和
美术学院校考,6月份也要参加文化高考。
下面给你整理一下时间轴。
10月份(联考复习备考关键时期)
重点:10月中下旬,其中一部分省份已经准备好公布美术联考政策,学生们要及学生家长事前详细完整掌握考试报名时间及相关的的手续。
学生家长:因学生们这时正是特训奋战关键时期,家长要特别关注孩子们的专业学习、复习备考情况,并注意艺考政策,注意报名、考试、缴纳费用的时间,以及美术艺考改革的最新消息。
11月份(报名考试关键时期,联考政策、大纲公布)
重点:学生们及学生家长们要及时注意本省公布的美术艺考政策,及时报名参加高考报考和美术统考报名。
学生家长:及时的提醒并帮助孩子报名参加美术联考的报名和缴纳费用。
12月份(艺术类联考、联考开考)
重点:大多数省份的美术联考陆续开始,学生们在考前必须准备好一系列事项及熟悉流程,尤其是需要到市里报名参加联考的孩子,要事前预定车票、住宿、吃饭等。
学生家长:一定要收好准考证,以备在1月份查询联考成绩,与此同时要帮助孩子做好考试行程和计划。
1月份(联考、联考成绩查询、学校招生简章公布)
重点:此关键时期,各省准备好陆续公布联考成绩、分数线,学生们要及时查成绩,与此同时各大艺术类院校陆续公布招生简章,要参加校考的学生们还要关注目标学校的招生简章。
学生家长:此关键时期,多数孩子在特训校考,作为学生家长,要及时的为孩子们查询联考成绩,让孩子们专心在学习上,如果成绩不是十分很理想,还要及时的给孩子做心理辅导。准备好校考的学生家长还要掌握孩子们的目标学校,帮孩子们及时的特别关注简章,招生政策,历年录取分数线等等。
2月份(专业的校考)
重点:校考报名考试、考试,一定要及时的报名考试。
学生家长:学生家长因在家里网络速度相对比较快,的时间相对比较充裕,要帮助孩子在线报名。历年有很多孩子因的时间、网络速度问题,没法正常的报名考试。也有其中一部分孩子,因抢没到报名考试名额,迫不得已去外省考试。
备注:在报名考试前学生们还要依据自身的文化、英语、联考成绩,各大艺术院的考试报名时间、考试大纲、历年录取分数等信息内容,制订一份详细完整的报名考试计划,学校间尽可能拉开档次。
3月份(文化课复习备考、高考体检)
重点:艺术生文化课复习备考
学生家长:此关键时期孩子的专业的校考结束,回学校复习备考艺术生文化课,要在学校组织下到指定的医疗机构报名参加健康体检。学生家长要特别关注孩子的专业学习、心态情况,及时的做好孩子的心理辅导。
4月份(校考成绩查询)
重点:校考成绩查询、发放合格证
学生家长:学生家长要收好校考的准考证,为孩子查询校考成绩,陪伴孩子,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们有充分的的时间复习备考和提高文化成绩,还要多鼓励孩子,避免消极情绪影响孩子们的复习备考状态。
5月份(文化课奋战关键时期)
重点:艺术生文化课复习备考奋战
学生家长:这时正是奋战艺术生文化课的黄金时期,学生家长一定要做好后勤工作,多鼓励孩子,少埋怨。与此同时任课老师始终保持沟通交流,及时的详细完整掌握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心理状态心态。
6月份(高考、高考查分、高考志愿填报)
重点:月初高考举行,中下旬公布高考成绩、分数线,月底有少数省份进行艺术类高考志愿填报。
学生家长:此关键时期,是准备好填报的时间最重要的时期,尽可能家里总动员,搜集各院校历年录取分数等报名考试信息内容,制订分档次的目标学校,为高考志愿填报做好充足的准备,
7月份(高考志愿填报、高考录取)
重点:月初,也有其中一部分省份高考志愿填报;七月各省准备好艺术类批次的录取工作。
学生家长:此关键时期,要让自身高考报考时填写的联系电话保持通话通畅,因有部分高校会电话联系孩子,是否服从调剂专业的。
高考美术生可选择的专业的范围很狭窄,建议孩子服从专业调剂。与此同时,要及时的查询录取结果。
另外,获得很理想学校的入学通知书后,要特别注意孩子们的健康安全,尤其是不可以让孩子们喝醉酒。
没有被取得很理想入学通知书的,要开导好孩子的心理状态,大学是一个新的开始,三年或四年之后,许多人还可能会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美术生#马上进入10月,已有不少学生联考时间,整理了去年省联考的时间,希望给2021届的学生们一个参考(时间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以官方发布为准)
二零二零年各省市联考时间
江苏:美术类:2019年12月1日
安徽:美术与设计学类:2019年12月1日
辽宁:美术类:2019年12月7日
湖南:美术类:2019年12月7日
上海:美术与设计学类:2019年12月8日
云南:美术与艺术设计:2019年12月19日
山东:美术类:2019年12月15日
甘肃:美术与设计学类(美术、书法、唐卡):2019年12月15日
江西:美术与设计学类:2019年12月1日
浙江:美术类:2019年12月1日
四川:美术与设计类:2019年12月7日-8日
广东:美术术科:2019年12月1日
北京:美术类:2019年12月7日
重庆:美术类:2019年12月8日
天津:美术与设计类:2019年12月15日
河北:美术类:2019年12月28日
吉林:美术与设计类:2019年12月7日-8日
山西:美术类:2019年12月8日
湖北:美术与设计学类:2019年12月7日
贵州:美术类:2019年12月29日
海南:美术类:2019年12月28日
广西:美术类:2019年12月1日
黑龙江:美术类:2019年12月14日
河南:美术类:2019年12月5日
陕西:美术类:2019年12月8日
青海:美术类:2019年12月28日-29日
福建:美术类:2019年12月7日-8日

孩子在外地上学,高考怎么办
19教育网(https://www.0919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孩子在外地上学,高考怎么办的相关内容。
法律分析:能参加高考。如果是跨省异地,可以在学籍所在地报考,一般来说户口所在地肯定能报考,但是在跨省异地就读地满三年,可以在异地报考,就要看两省高考政策,高考肯定是可以参加的。
19教育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二十条 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国家教育考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种类,并由国家批准的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承办。
以上就是19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19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9教育网:
www.0919edu.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