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6 09:37:53 | 19教育网
中国计量大学共有4个校区,分别为中国计量大学本部、东校区、成人教育校区。专业分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
主要研究各种工业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运行控制、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为基础,融入计算机、自动控制等技术,实现工程机械自动运行等功能。
2、测控技术与仪器。
主要研究测量与控制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精密仪器的使用原理、方法和设计方法等,将高精密仪器和测控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进行紧密结合,提高数据测量的精准度和速度。
3、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该专业以理工融合为特色,依托学科为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在光电信息处理、光电子学、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和开发奠定基础。
4、材料科学与工程。
主要研究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多种材料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材料制备、加工成型的基本技能,探索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更好地对材料进行利用和改性。
中国计量大学教育建设:
学校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条件优越,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2亿元,纸质图书230万册。现有5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经济学、医药学、农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
设有19个学院(部),创办1所独立学院,有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5116人、研究生1496人,独立学院5800人。
中国计量大学新生宿舍条件几人间学生宿舍寝室4至5人间,有独立卫生间,有空调,有热水器。配套生活设施齐全,有电瓶车充电站有洗衣房、开水房、微波炉。
人们对中国计量大学评价有:
1:不仅有单独卫生间还有热水器,条件不错,宿舍管理的也不错,很干净,很舒服。
2:算是郊区,但是那边是个大学城,所以各种配套设施也不错的,宿舍环境也不错,都是四人一间,有独立卫生间。
3:一般来说,计量没有理工、 杭电 、工商好。但这要看选哪个专业,计量是工科比较强,其他方面还不错。学校环境挺好的,我觉得校园有点小,但在 下沙 来说,个人认为是比较漂亮的,属于呆久了就会喜欢的那种。图书馆据说是下沙藏书量最多的学校,还有就是计量交通比其他学校要方好、出行很方便。
中国计量大学
中国计量大学溯源于1978年国家计量总局创建的杭州计量学校;1983年改建为杭州计量测试专科学校;1984年改为杭州计量专科学校;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 中国计量学院 ;2016年更名为中国计量大学。
截至2021年3月,占地面积1580亩;与义乌市政府共建中国计量大学义乌研究生院,设有18个学院(部),开设58个 本科专业 ;建有硕士学位授权 一级学科 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有专任教师1300余人;有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0700余人(含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研究生1950余人。
校住宿费视宿舍条件而不同,徐汇校区每学年300~1200元;奉贤校区每学年900~1100元。
本校学生对宿舍评价
徐汇校区 4人间,房间还算比较大的,没有独卫 学校有大浴室, 没有空调的 。
大一大二的学生住在奉贤校区,那里的设施环境很好,宿舍是标准的四人间,上下铺。宿舍里可以上网,但大一新生一般不允许带电脑。每层宿舍楼底有浴室,24小时可以洗澡;此外,在食堂旁边有公共浴室,开放时间有限。每层楼底还有洗衣机,购买洗衣卡后方可洗衣。
大三时搬回徐汇校区,那里的宿舍条件相对简陋,一般每间宿舍8张床,住6~7个人,风扇和电灯等设施都很让人抱怨。可以申请开通网路,但宿舍里只有2张大桌子,空间相当拥挤。徐汇校区只有公共浴室,而且开放时间有限。
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00多年前的南洋公学和震旦学院,是1952年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等校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的新中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1956年被定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学校之一,1960年起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1997年上海市参与共建共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2008年获准建设“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国家首批实施自主招生改革的22所高校之一;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入选高校之一;是首批六所设有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创新性、综合类研究型大学之一;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
学校现有徐汇校区、奉贤校区和金山科技园区三部分,占地面积2652亩,各类建筑总面积92余万平方米,建有一批标准体育设施;图书馆总藏书量323.4万册,收订中外文期刊4.3万余种,具有CA、EI等84种大型中外文文献数据库和网络镜像数据库;建有教育部科技项目及成果查新中心工作站、上海市科委科技查新站、上海高校外国教材中心、上海市研究生电子文献检索中心等机构,分析测试中心、珠宝检测中心为国家计量认证单位。
学校设有化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理学院、商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科学研究院)、国际教育学院、中德工学院(国际工程师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学校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前沿学科,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建设,加大对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的一流学科建设力度。学校学位授权点覆盖理、工、农、医、经、管、文、法、艺术、哲学、教育11个学科门类,36个一级学科。有68个本科专业;26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48个硕士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80个博士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拥有工商管理(MBA、EMBA)、公共管理(MPA)、法律(JM)、社会工作(MSW)、会计(MPAcc)、艺术(MFA)、金融(MF)、翻译(MTI)、药学(M Pharm)、工程管理(MEM)和工程(含18个领域)的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设有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上海市重点学科、7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3个“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近2.5万人,其中在校全日制研究生9379人(其中博士生1755人),全日制本科生15808人,来自89个国家的1358名各类外国留学生。现有教职员工3041人,其中两院院士6名,双聘院士4名,国家“”5名,“青年千人”6名,国家外专千人长期项目1名、短期项目1名,国家教学名师2名,“*”特聘教授21名、讲座教授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1名,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8名,国家“863”计划领域专家组成员3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4名,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3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崭露头角。
学校以“培育英才,服务社会;注重过程,勤奋求实;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为办学指导思想,不断深化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质量居全国及上海市高校前列。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3门,上海市精品课程90门;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有国家特色专业12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建有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有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示范实验区,上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基地。2000年以来,主持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16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9项,建设“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68部,10部教材获国家级奖励。
学校以培养“厚基础、强实践、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社会英才”为目标,重视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国际国内数模竞赛多次名列上海市乃至全国参赛学校之首,1997年、2005年两获国际大学生数模竞赛特等奖,成为国际上少数两获殊荣的高校之一,2016、2017年又获得美国大学生数模竞赛3项一等奖;1993年、1999年和2007年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三捧“优胜杯”;在历年全国和上海市级各类英语比赛中屡获大奖,在2016年“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女子乒乓球队多次在世界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上夺冠。同时,在物理、数学、化学、计算机编程、电子设计、机器人制作、智能车、先进成图技术与信息建模、过程控制仿真、科技发明、英语辩论等方面的竞赛中也成绩斐然,均名列国内和上海市高校前列。
学校高度重视性研究,着力推动前沿和交叉领域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重大问题研究;获得关键技术突破,取得了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并在技术转移与产学研合作方面特色鲜明。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3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55个校级研究所(中心),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全国6所首批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高校之一。每年承担各类研究课题1900多项,科研经费逐年增加,2016年超过7.2亿元。历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及国家科技进步奖65项,省部委科学技术奖700多项,摘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史上首个技术发明奖特等奖,拥有各类国内外有效专利1800多项。取得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一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推广应用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学校构建了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体系,与美、德、英、法等2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长期学术交流关系及国际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特别是与一批海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立了姊妹学校关系或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实施教师互访、学生交换以及联合培养的合作机制。学校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积极探索工程科技领军人才中外合作培养模式,依托“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广纳海外杰出人才。
学校一贯注重文化建设,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学校始终坚持花大力气,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学校率先进行“两课”改革,改革成果分别获得上海市和全国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获得“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拓奖”“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奖。在营造育人环境、创新育人机制,发挥整体育人优势的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学生和先进集体。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上海市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先进集体”;被评为“上海市群体工作示范单位”“上海市艺术教育先进集体”“上海市拥军优属模范单位”“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连续多年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光荣称号。
以上,就是19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浙江人眼里的中国计量大学是什么样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9教育网:www.0919edu.com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进校攻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坐落于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公常路66号,交通便利。具体路线如下:从公明方向出发,沿公常路直行至罗仔坑路口,左转进入校园内部道路的停车区。从光明火车站方向出发,经光侨路-公常路行驶,至罗仔坑路口左转,进入内部道路停车区。从东莞方向出发,沿公常路行驶至羌下二路路口左转,进入校园内部道路停车区。若选择公共交通前往学校,可搭乘贴有中山大学迎新专用车标志的接
中国计量学院的转专业条件是怎样的中国计量学院能转专业;转专业条件:(一)、严格遵守校纪校规,无违纪记录;(二)、必修课成绩全部合格,专业排名在前50%;(三)、身体条件符合转入专业的招生要求。注:转专业只有一次机会,大一大二都有机会,不过大一第一学期转的机会比较大,因为只看高考和期中考成绩,有些专业要面试或笔试的,转专业每个学期都是在学期末进行,本学期就能知道是否转成功。
浙大法学分数线642分。浙江大学法律系录取平均分642分,达到642分就可以录取。浙江大学(ZhejiangUniversity),简称“浙大”,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用户好好的加油可以考上的。浙江中国计量大学分数线是多少?中国计量大学录取分数线2023具体如下:中国计量大学1段2022年在浙江省综合类最低录取分为578分,录取位
中国计量学院三本怎么样,是在下沙就读的吗?还好啊,专业都不错,上课在老校区,住宿在新校区,之间还有点距离的,一般大家都骑自行车。学校在下沙,具体的下沙那个位置其实关系不大,反正坐车到市中心都要1个多小时。我也是计量的,有什么问题可以再问我杭州大学有哪些1.浙江大学简称“浙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
南昌大学难道是江西省排名第三的学校吗?江西人眼里本省最好的大学是什么?华东交通大学在我们江西可以说名气非常小属于二线学校江西人眼中最好的就昌大.财大.师大你说的其实很正确南昌大学好歹也是江西唯一211的大学在本部的不会差到哪里去你这位同学所说的"排名第三"是出于个人因素昌大在东部地区属于分校校区最多的兼并了一些专科.合并造成了昌大整体上一些评价较负面我很不
人人天黑请闭眼里面的那些专业术语是什么意思over:自己发言结束的英文表述。pk(进pk):产生白天出局者的少量候选人之间的辩护。暗警:隐藏的警察。掰:为自己或者他人辩解。白天:所有人睁眼,进行辩护投票的游戏阶段。包(包装):用自己的发言使别人相信某玩家是特定身份。保护:通过某种理由,公开认为某个或几个玩家不可能是杀手的行为。暴露:别人已知自己的身份。暴民:总
中国计量大学最好的专业中国计量大学王牌专业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质量管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知识产权、能源与动力工程等。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级一流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新兴特色专业2、自动化国家级一流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
一、2024中国计量大学在浙江招生计划招生省份招生年份科目批次招生专业招生人数学费学制浙江2024综合普通类平行录取自动化356325/四年浙江2024综合普通类平行录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56325/四年浙江2024综合普通类平行录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6325/四年浙江2024综合普通类平行录取机械电子工程305500/四年浙江2024综合普通类平行录取测控技术与仪器306325/四
2024-04-12 21:26:34
2024-06-29 16:50:56
2024-05-08 23:03:31
2024-04-18 04:28:05
2024-12-10 14:21:04
2024-07-03 17: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