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同济大学2023年高考多少分能上?

2024-08-26 06:10:26 | 19教育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工科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31010247隶属于:教育部
今天19教育网小编整理了同济大学2023年高考多少分能上?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同济大学2023年高考多少分能上?

同济大学2023年高考多少分能上?

同济大学2023年录取分数线:658分。

一、同济大学2023年各省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

1、安徽:数学与应用数学846.07分;应用物理学848.9分;应用化学853.67分。

2、北京:数学与应用数学832.86分;应用物理学850.78分;工程力学846.83分。

3、福建:数学与应用数学847.73分;应用物理学855.53分;应用化学837.4分。

4、甘肃:数学与应用数学807.63分;应用化学819分;生物技术823.23。

二、同济大学简介:

同济大学,简称同济,英文:Tong ji University,德文:Tong ji-Universität(英文德文简称:Tong ji),位于上海市。

是教育部直属高校、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

同济大学前身为德文医学堂,创办于1907年,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

同济大学王牌专业及师资力量:

一、王牌专业:

基础医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会计学金融学建筑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城市设计工业设计土木工程智能建造环境工程等。 19教育网

二、师资力量:

同济大学拥有专任教师2815人,其中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1093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7人(含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26人(含双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及美国、德国、瑞典等国科学院或工程院外籍院士30人次。

国家级教学名师8人次,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4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3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23人。

以上数据出自同济大学官网。

同济大学2023年高考多少分能上?

急求:湖北高考招生7月14日到19日的录取工作时间表

湖北省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第一批本科录取院校第一志愿投档线

代号 院校名称 理工类 文史类

1000 北京大学 662 600

1001 北京大学医学部 653

1010 中国人民大学 642 582

1020 清华大学 661 598

1040 北京外国语大学 543 527

1050 北京语言大学 547 541

1060 南开大学 613 522

1070 天津大学 588

1080 大连理工大学 541

1090 吉林大学 540 530

1100 复旦大学 654 588

1110 上海交通大学 643

111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594

1120 同济大学 585

1130 华东理工大学 544

1140 华东师范大学 540

1150 上海外国语大学 582 523

1160 南京大学 565 523

1170 东南大学 540 540

1180 浙江大学 643 583

1190 厦门大学 578 534

1200 山东大学 574 546

1207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540 520

1210 中国海洋大学 541 525

1220 武汉大学 593 550

1230 华中科技大学 590 540

1240 中山大学 541 546

1250 华南理工大学 540 534

1260 四川大学 580 532

1270 重庆大学 573 525

1280 西安交通大学 589 535

1290 兰州大学 555 530

1310 东北师范大学 540 519

1320 西南大学 550 519

1350 中国矿业大学 546 518

1360 江南大学 540 518

1370 北京中医药大学 540 527

1380 北京化工大学 558

1390 北京科技大学 579 534

1400 东北大学 559 520

1407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540

141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596 558

1420 湖南大学 540 518

1430 南京师范大学 540 532

1440 合肥工业大学 540 518

1450 北京理工大学 593 531

1460 南京理工大学 572

1470 电子科技大学 572 518

148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540

1490 内蒙古大学 542 518

150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30 530

15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587

1511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545

1520 西北工业大学 542 521

153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574 518

1540 哈尔滨工程大学 543 518

1550 西南财经大学 540 531

代号 院校名称 理工类 文史类

156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566 543

1570 新疆大学 540 518

1580 上海财经大学 542 525

1590 中央财经大学 621 563

1600 西北大学 543 518

1610 西南交通大学 560 518

1620 北京交通大学 574 542

1630 大连海事大学 555 519

1640 北京邮电大学 556 532

1650 中国传媒大学 553 550

166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641

1670 云南大学 540 522

1680 东华大学 540

1690 北京工业大学 563 521

1710 苏州大学 544 520

1730 中国政法大学 576 555

1740 暨南大学 560 533

175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543 518

1760 安徽大学 540 520

1770 中国农业大学 563

1780 华南师范大学 544 522

1790 南京农业大学 540

1800 郑州大学 540 524

1810 华中农业大学 551 529

1820 四川农业大学 540

183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40 518

1840 河北工业大学 540

1850 北京林业大学 547 530

1860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546 518

187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562 531

1880 河海大学 540 527

1890 广西大学 540 519

1900 南昌大学 540 518

1910 福州大学 546 519

1920 北京体育大学 540 518

1930 中南大学 561 533

1940 中央民族大学 542 539

1950 武汉理工大学 568 533

1960 中国药科大学 553

1970 湖南师范大学 541 518

1980 延边大学 543 518

1990 太原理工大学 546 519

2000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563 530

2010 燕山大学 547 518

2020 江西财经大学 540 520

2030 石家庄铁道学院 540 521

2040 陕西科技大学 540 518

2050 湘潭大学 540 519

2060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540 536

2070 中国医科大学 548

2090 西南政法大学 540 518

2100 大庆石油学院 540

2110 武汉科技大学 546 521

212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561 523

213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545 523

2140 长安大学 541 518

215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543

代号 院校名称 理工类 文史类

2160 哈尔滨医科大学 553

2170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574 524

2180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551 518

2190 湖北大学 541 524

2200 汕头大学 556 518

2220 首都师范大学 542 528

2230 深圳大学 540 519

2250 宁波大学 545 520

2260 首都医科大学 560

2270 重庆医科大学 542

2280 中南民族大学 540 522

2290 华南农业大学 540 518

2310 东北财经大学 554 544

2320 东北农业大学 540 518

2330 广州中医药大学 540 518

2340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541 518

2350 浙江工商大学 540 518

2360 扬州大学 540 519

2380 南京工业大学 545

2390 沈阳农业大学 540

24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541 518

2410 江苏大学 542 519

2420 重庆邮电大学 540

2430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540 519

2440 沈阳药科大学 540

2444 辽宁大学 540

2445 上海大学 544 518

2500 长江大学 540

2620 天津医科大学 540

2830 华东政法大学 549 532

2920 青海大学 540 518

3340 上海理工大学 540

3440 长春理工大学 540 522

3530 石河子大学 540 518

3750 浙江理工大学 540

3800 华东交通大学 540 522

3810 成都中医药大学 540 518

3832 宁波诺丁汉大学 541 538

3833 西交利物浦大学 540 518

3840 上海海事大学 540 529

3870 长沙理工大学 541 518

3890 南京邮电大学 552 519

3960 宁夏大学 540 518

4010 东北林业大学 540 518

4520 华侨大学 540 518

4640 湖北中医学院 540 531

4780 广西医科大学 542

4890 天津财经大学 559 537

4920 海南大学 540 518

5100 河北医科大学 561

5110 天津中医药大学 549

5120 青岛大学 541 518

5280 贵州大学 540 518

5730 大连医科大学 568

6510 湖南中医药大学 549

6530 南通大学 544

9435 南方医科大学 567 518

同济大学2023年高考多少分能上?

湖北文科考生关于平行志愿录取问题

19教育网(https://www.0919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湖北文科考生关于平行志愿录取问题的相关内容。

请看我的详细解释:

如果是以前的普通志愿报考方式,招生院校非常看重第一志愿,第一志愿是非常重要的。平行志愿不等于各个志愿没有先后次序、没有第一志愿,但平行志愿与以前的志愿不同的是,只有考生和招生办知道你的志愿顺序,招生院校是不知道的,因此原来只招收第一志愿的大学就无从知道报考它的考生是第几志愿报考的它,因此是不是第一志愿就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从而,第一志愿还是很值得冒险的,但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志愿就应该与第一志愿有一定的级差,以防万一。为了确保录取,所有志愿最好都填满。

平行志愿录取时,各个志愿对于录取学校有同等的效率,都相当于第一志愿。如果不够第一志愿学校的提档线,就看第二志愿学校的提档线,直到找到一个志愿的提档线不高于你的分数,就把档案放到这个学校。

具体而言,平行志愿中考生报考的各个院校在考分前是平等的关系。只要考生达到了这个批次的录取控制线,就按考分从高分到低分的循序,由计算机对每个考生所填报的5个院校,依次检索。“分数优先”是其投档基本特点,简单可理解为高分先投档。比如理科考生甲分数为650分,填报的志愿A是北京大学、志愿B是复旦大学;考生乙考分为649分,志愿A是复旦大学。到甲投档时,北京大学已投满,复旦大学还有一个计划未完成。考生甲将被投档到复旦大学,同时复旦大学完成招生计划。考生乙虽然志愿排序先于甲,但只能等其他志愿录取了。

“遵循志愿”是平行志愿投档的另一个原则。投档的原则是一旦进入投档程序将严格按照考生填报志愿的顺序进行投档,一旦被前面的的志愿提档,后面的学校取分再低也没戏。比如理科考生丙考分为652分,填报的志愿次序是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结果是被同济大学录取。后来得知能被复旦大学录取时考生丙后悔不已。

学校的提档线指这个学校录取的最低分,一般都要高于分数线。比如假定分数线是500分,那么北大、清华的提档线可能有600分,复旦、南大的提档线可能是550、560 分。

因此,在报考时,要拉开差距(各个学校的提档线,不要都报同样的学校),如报了北大,就不要报清华,但可以报北航、北工大;报了复旦就不要报交大和南大,但可以报同济、上海理工大学。

我不给你具体建议,因为这种建议不一定符合你的情况。只给你一般性建议,相信对你会有好处:

选择专业应做到六要六不要:(1)不要望文生义,而要了解专业目录及内涵。(2)不要只追热门,而要因人制宜分析就业前景。(3)不要一厢情愿,而要量力而行、留有余地。(4)不要就专业论专业,而要分析学校的专业竞争力。(5)不要用选学校代替择专业,而要把握专业录取办法。(6)不要看到就是宝,而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善于思考。

选专业时要避免几个盲区,第一不要扎堆热门专业,第二要认清专业本身,要了解所选专业具体是做什么的,有些什么课程,也要了解其专业未来的发展,第三,不要忽略自己的潜能,自己没有尝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近日公布了最新的2011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统计结果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等12个本科专业的毕业生规模最大,都在5万人以上,其中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会计学的毕业生规模超过10万人。

这12个专业分别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艺术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临床医学工商管理和会计学。

选对专业是要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不论考生是否有明确的专业倾向,都需要从了解专业入手。而考生家长为了填报志愿了解专业,与专家学者搞教学科研、做行业研究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在此,提供几点建议,供大你参考:

了解专业的内涵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二稿),从这个专业目录里,考生和家长可以初步了解到,目前我国大学本科设有12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每个学科门类下面设有专业大类,专业大类下是各个专业,共469个。其实考生家长所要了解的本科专业都包含在这469个里。在了解某个专业的内涵前,首先要全面了解专业大类以及各大类中有哪些专业,把握专业的整体情况,才能对所选专业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在了解专业大类的基础上,考生家长还要深入了解各个专业的内涵,不能仅从专业的字面意思揣测专业,也不能道听途说。所谓专业的内涵,指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了解专业内涵可通过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学校招生网上关于专业的介绍。)

以往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长因为不了解专业内涵、混淆专业名称而报错志愿的情况屡有发生。一些考生喜欢选择那些名称好听、时髦的专业,升入大学后,却对所选专业不感兴趣,产生厌学心理。

每个高校每年的招生专业从十几个到几十个不等。不少专业的名称并不能反映出专业的实质和将来的职业。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计算机科学”这两个专业的名称很相似,但是一个是属于工学电气信息类,一个是属于理学数学类。不论是主修课程还是将来的就业领域都是大不一样。还有一些专业名称很难从字面上了解其专业性质的,比如,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属于化学与制药类,化学生物学属于化学类。另外,有的专业侧重于与就业挂钩,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有的专业则侧重基础理论,适合继续深造学习。这些都需要考生家长心理有数。

因此,了解专业内涵,可以避免或减少想当然、望文生义填报志愿所带来的后悔与无奈。

课程设置情况

通常某一个专业会有多所高校开设,比如计算机专业在我国有500多所高校开设,而各高校的课程设置情况也不尽相同,但该专业的主干课程在这些高校中都会开设。考生家长在选择专业前,应该先了解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这样才能根据考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来确定专业。

因为不少专业的核心课程都是与中学各学科相对应,比如,擅长数学的同学,可以选择数学与应用数学、经济学、金融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物理和数学成绩都不错的同学,可以选择机械类、电气信息类、土建类、航空航天类里面的专业;喜欢化学的同学,可以选择材料科学类、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等专业;对生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农学、医学之中的专业;喜欢文学和外语的同学,可以选择文学、新闻学和外语教育等专业等等。

除了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外,考生家长还要了解各专业的学习年限,虽然大部分本科专业都是四年制,但有少数专业的学习年限有所不同,比如,医学类专业一般需要学习5-8年,了解专业的学习年限,可以在报考时有充分的的心理准备。

专业的就业方向

我国的大学教育基本是专业教育,高考志愿时报考的的专业,可以说是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出了第一次选择。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对口工作,既可以将大学的知识学以致用,也可以更快的适应职场生活。如今出现不少大学生毕业“转行”的现象,往往是当初选择专业时了解不够。在选择专业时,考生和家长必须要认真的了解该专业毕业后可以从事什么工作,可以在哪些行业发展。

值得考生和家长注意的是,职业工作内容往往与专业学习内容差别很大。喜欢学习专业内容,不意味着喜欢职业工作内容。比如土木工程专业,主要学习力学知识、数学知识,对几何绘图能力有一定要求。如果一个男同学在高中阶段擅长这几项,学习土木工程专业自然是很得心应手。但是,如果这位同学不喜欢经常到房屋建筑工地、道桥施工地跑现场的话,那么将来他未必喜欢从事土木工程师这个职业。

填报志愿时选择考生感兴趣的专业,并明确专业的就业方向,那么,在考生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无疑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毕业生就业情况

面对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已经成了众多学生和家长填报志愿的导向。

社会对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并不平衡,这些专业的供求状况,在不同学校、不同学历层次的表现不一样,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那么,考生和家长就要对某专业社会需求情况有一个前瞻性的了解,还要着重了解欲报考院校某专业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明白,表面看起来热门的专业,就业率不一定高。一项调查显示,2010届本科大学生签约率排名前十位的专业为:能源动力类、化学类、机械类、化工与制药类、土建类、电气信息类、工程力学类、材料科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这十类就业率高的专业,多为报考时的冷门专业,在一些专业中,90%以上为调剂生。而报考时的热门专业却成为就业时却遭遇尴尬,比如,法学、医学、国际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十大类就业率高的专业,往往学习难度大、工作环境艰苦、成功感低,降低了进入这些专业的学生数量,就业率自然上升。

考生和家长要了解所选专业的就业情况,一般可以从教育部公布的专业就业状况、社会调查机构的相关数据、专业所在高校的就业情况、专业行业的统计数据、招聘网站的供求情况等几个方面着眼。

高校开设情况

选定了心仪的专业后,考生和家长还要了解哪些学校开设这个专业,是否在你省(市、区)招生等情况。另外即使是同一专业,由于各高校在培养特色和优势研究方向上也有很大不同。

以上,就是19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同济大学2023年高考多少分能上?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9教育网:www.0919ed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同济大学2023年高考多少分能上?”相关推荐
同济大学研究生分数线多少能上
同济大学研究生分数线多少能上

华中同济大学医学院分数线2022年667分。根据查询华中同济大学医学院官网得知,华中同济大学医学院2022年录取分数线为667分,华中同济大学医学院2021年录取分数线为649分,2022年比2021年多19分。同济大学医院位于上海市,是“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同济大学下属的二级学院。同济大学研究生分数线多少能上首先,在了解考研分数要求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即同济大

2024-09-24 21:25:52
同济大学2023年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同济大学2023年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同济大学2023年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同济大学2023年录取分数线:658分。一、同济大学2023年各省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1、安徽:数学与应用数学846.07分;应用物理学848.9分;应用化学853.67分。2、北京:数学与应用数学832.86分;应用物理学850.78分;工程力学846.83分。3、福建:数学与应用数学847.73分;应用物理学855.53分

2024-07-12 18:23:50
2023同济大学考研分数线是多少?
2023同济大学考研分数线是多少?

同济大学金融专硕分数线2020同济大学020204金融学方向全日制考研复试分数线详情如下:学院名称:经济与管理学院  年份:2020 专业代码:020204 专业名称:金融学 总分:375.00 政治:65.0 外语:65.0 专业课一:100.0 专业课二:100.同济哗汪大学(TongjiUniversity),简称“同济”,位于中国上海。办学特色同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

2024-07-12 06:07:48
高考多少分能上济南大学
高考多少分能上济南大学

成人高考报济南大学好不好考成人高考报济南大学,相对好考。济南大学,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山东省重点建设大学,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首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共建高校,是山东特色名校工程首批应用型特色名校高校之一,是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个门

2024-11-17 16:35:57
济南大学多少分能考上
济南大学多少分能考上

济南大学多少分能考上分数为487-573分,位次为51957-195827可以考上。以下是各专业(不包含地方专业计划)的分数及位次:中国语言文学类:最低分570,最低位次54984新闻传播学类:最低分564,最低位次62535经济学类:最低分557,最低位次70544工商管理类:最低分557,最低位次71308外国语言文学类:最低分553,最低位次76488

2024-06-15 10:51:51
济南大学多少分能考上?
济南大学多少分能考上?

济南大学22年录取分数线理科514分,文科575分。根据查询济南大学官网显示,济南大学2022年在云南省(本科二批及预科)最低录取分数分别为:理科514分,文科575分。济南大学是中国山东省境内公办高校,并且也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山东省重点建设大学、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济南大学多少分能考上?济南大学在不同省份,不同专业录取分数线不同。以20

2024-06-06 20:24:09
同济大学考研分数线是多少?
同济大学考研分数线是多少?

同济大学考研分数线是多少?首先,在了解考研分数要求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即同济大学各学科的分数线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会根据该专业的竞争程度、招生计划以及考生的综合素质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对于同济大学的热门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相应的录取分数通常较高。一般来说,考生需要在考研总分中获得约350分以上才有可能被同济大学的热门专业录取。但是,对于其他非热

2024-04-27 17:40:44
大同2023年高考分数线是多少?
大同2023年高考分数线是多少?

大同2023年高考分数线是多少?大同2023年高考分数线如下:文史类:第一批490分;第二批418分。理工类:第一批480分;第二批396分。艺术类:第一批:艺术(文)368分;艺术(理)360分。第二批:艺术(文)314分;艺术(理)297分。专业成绩最低控制分数线:省统考美术专业208分;音乐专业78分;舞蹈专业66分;表演专业72分;书法学专业75分。省联

2024-07-01 23: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