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9 18:51:53 | 19教育网
允许,任何大学都允许转专业,学生在学习期间对其他专业有兴趣和专长的,可以申请转专业;以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学生,国家有相关规定或者录取前与学校有明确约定的,不得转专业。学校应当制定学生转专业的具体办法,建立公平、公正的标准和程序,健全公示制度。 19教育网
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需要适当调整专业的,应当允许在读学生转到其他相关专业就读。休学创业或退役后复学的学生,因自身情况需要转专业的,学校应当优先考虑。
中国高等学校一般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允许转专业:
1、学生确有专长,本人申请,由所在专业推荐,经转入专业考核证实,转入该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者;
2、学生有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其他专业学习者;
3、学校认为有某种特殊困难,不转专业则无法继续学习者。但新生入学未满一学期者,本科三年级及其以上或专科二年级及其以上者,自费转入公费者,无正当理由者,均不得转专业。一般须报学校教务部门审批或备案。
参考资料来源:
19教育网(https://www.0919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安徽大学转专业政策的相关内容。
安徽大学的转专业政策相对灵活,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选择空间。中国民航大学允许转专业(文转理)吗?首先你要确认民航在你们那里招文科生吗?如果招的话你是男生而且到大一下成绩够优秀(高考超过50或者基点在年段前几名),达到要求并通过面试就能转交通运输或者飞动,如果你是女生只能转交通运输,因为飞动不要女生。不过我个人建议你要是读文科还是别转这两个专业,我是空管的,理科还是占一定比例的,不过主要是英语要好。而飞动对理科应该要求更高,什么材料力学等一系列变态的课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允许转专业(文转理)吗?转专业是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开始的你得参加一个转专业考试,而且之前的学习成绩不错,如果你是文科生,参加转到工科的考试,你的功底就比别人薄。如果你是转飞,好像是叫大改嫁吧。。你得通过学校航空鉴定中心的体检,具体标准请参考当然,如果家里有民航关系的,自身又比较有实力,就会比较好转如果没有,那就得靠自己的实力民航是靠实力说话的同时,
安徽省宿州市允许异地高考吗符合条件的允许异地高考。(一)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暂行意见的通知》(皖政办〔2012〕65号)的相关规定,户籍、学籍均在我省的考生,可自行选择在户籍地报考或在学籍地报考;具有我省户籍在外省就读的考生,可回户籍地参加高考;不具有我省户籍的随迁子女,在我省具有高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并有相应学
北华大学转专业如果你是在本院里调专业的话可以先学这个专业等到大二或者大三的时候院里会提供转系的机会不过要求是学习成绩达到本专业的前百分之多少每个院是不一样的如果你要跨院调系就只能托人找关系了另外还要花钱大概几万块吧还要看你找的人硬不硬嗯。。希望能帮到你北华大学允不允许护理学科跨院转学科允许。根据查询北华大学得知,基本类专业中,允许文科类内转专业,理科类内转专业,文理兼招专业可互转,控制
新高考允许复读吗新高考允许复读。新高考政策:新高考并没有取消复读生政策,只是将复读生从应届生中区分开,将其作为社会考生参加考试。同时各省出台了针对于复读生的衔接政策,只要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报名2021年新高考。其中,复读生不需要从高二读起参加合格性考试,只需要参加全国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以及选择性考试中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3个科目的考试。四川省、贵州省、云
武汉科技大学由护理专业转到临床医学是否容易,允许多少学生转专业一般情况下,高校是允许学生转专业的,不管是哪所高校转专业都是不太容易的,但是规则也比较透明公平。转专业,时间一般是大一下学期开始(有些学校是大二上学期开始)前两周,具体要求,一般来说是现读专业的综合成绩考到本专业的前10%(有些学校是5%),注意是本专业而不是本班,有些专业有很多个班。而且,无挂科违纪情况。但是,不能跨大类进行转专
清华允许保送生参加高考吗?如果允许,还能不能填志愿?原则上清华要求保送生参加高考,但有的省份不允许保送生参加高考,所以这些省的保送生就不参加。参加高考的清华保送生如果高考成绩在省前10名(好像是前十,也可能是前5),那么可以提出更改志愿,如果没有前十那么高考成绩对保送的录取结果没有影响,大学的专业该如何选择?好就业的专业有哪些?1.前言高考填志愿一直以来都是广大考生家长关心的问
河南不允许高考复读吗2023年河南省的高考政策目前丛拆绝显示,考生依然可以考虑复读。高渗姿考作为人生中的重要考试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不允许复读的情况几乎不存在。然而,复读的规定可能会变得更加严格。例如,除了河南、四川和云南等省份明确禁止公办高中和省级示范中学招收复读生的规定外,其他省份的考生仍然有机会选择复读。复读政策的变化通常反映了教育部门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视,以及对教育
2024-05-08 23:03:31
2024-04-12 21:26:34
2024-06-29 16:50:56
2024-12-10 14:21:04
2025-01-20 18:01:58
2024-04-18 04: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