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2 17:35:10 | 19教育网
19教育网(https://www.0919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如果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需要怎么应对?的相关内容。
如果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应该如下应对:
一、专业未能如你所愿的原因
对于大学所录取的专业不太满意的原因,大致有这么几点,同学们可以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种,欢迎投票选择。
1、高考分数不足以填报自己心仪的专业,只能退而求其次地填报了其他专业。
2、对自己的了解不够充分,尤其是对于自己兴趣爱好和志向的把握不够准确,并且对专业的概念较为模糊,随意地选择了专业。
3、 受家长兴趣爱好的影响,填报了家长喜欢但是自己却不感冒的专业。4、 单纯从就业前景,薪酬的角度选择了热门但是自己却不感兴趣的专业。
4、 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二、 明确自己到底喜欢什么
在懊恼着自己没学喜欢的专业时,你是否问过自己:到底喜欢什么?
很多人嘴里的喜欢可能仅是“叶公好龙式”的喜欢。
有的同学实在无法忍受自己的专业,最后选择了换专业,但是后来发现,在学习压力的强迫下,渐渐对这个专业也失去了兴趣,因此当压力来临时,或许你反而不那么喜欢你原来认定的专业了。
放下爱好执念,认真研究专业。
假如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也不能自暴自弃,对自己负责才能不辜负青春。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复返,韶光易逝,你必须抓住当下。
如果你对现在的专业不太喜欢,或许可以先放下“爱好”的执念,认真研究下本专业的问题,或许能发现其中的乐趣。积累起来的一点一滴的乐趣或许会让你对专业的看法改观。要知道,很多事情不是因为喜欢才做的好,而是因为做的好才喜欢。
三、专业不如意如何解决
1、 转专业 19教育网
很多高校在大一或者大二结束的时候,会给一部分学生转专业的机会。
虽然转专业很困难,但每年仍有不少同学取得成功,关键是绩点,只要努力总会有机会降临!
也有部分高校实施大类招生,一般会在大一末、大二初开展专业分流。切记绩点为王!要想分流到心仪专业,GPA最关键。
如果决定转专业,从现在开始努力还来得及,你还有寒假、下个学期可以利用!
2、零门槛
有些学校对转专业没有太大的限制,只要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申请,学校审查通过就可以。有些可能会适当控制转专业的人数,和热门专业的人数。
有些高校虽然号称零门槛,但实际操作仍然设有人数限制,或者其他隐性限制,并非百分之百完全无条件零门槛。
3、低门槛
有一些学校对转专业有一定的要求,比如不挂科,或者成绩排名在多少名以内等。这些门槛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达到,如果你们真的有转专业的决心的话,达到这些要求是比较简单的。
如南京大学。南大在转专业方面还是比较开放的,虽然并没有成绩上的要求,但每个院系都有一个准入课程的体系。
想转专业的学生,必须报名参加这一课程,然后还要经过面试。很多学生在参加课程后,发现和自己设想的不一样,而且这个课程需要坚持下去,很多人在此过程中不能坚持下去,有的慢慢冷淡了,就放弃了。
4、高门槛
有些学校会对转专业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比如要求很好的成绩(本专业前五名之类的),还会严格限制转专业的人数,严格限制热门专业的人数。
在确定转专业之前,应好好地问问自己:
如果你的学校转专业门槛较高甚至不允许转专业的话,真的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四、 “双修”
由于辅修专业和修读第二专业之间有差别,但是差别不大,所以我们放在一起来说。从字面上来看,很好理解,就是让学有余力或者无法转专业的同学可以攻读自己喜欢或者感兴趣的专业。但是,辅修专业和“二专”相比较而言,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拿到的证书不一样:辅修专业拿到的是辅修证书,而第二专业的话拿到的是第二专业的学位证书(一般会注明是第二专业)。
2、难度不同:第二专业需要修满的学分比辅修专业更多,这也就意味着第二专业的同学需要学习更多的课程。而且第二专业是需要写毕业论文或者做毕业设计的,而辅修专业不用。
3、开课时间:第二专业的开课时间一般在大二下学期或者大三上学期。由于需要和本专业一起毕业,两个专业的毕业论文或者毕业设计势必会同时进行,这对于有第二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是不小的压力。
备注:有些学校,如北京大学,可以通过双修的途径,曲线救国,保研到另外的专业院系,进入喜欢的专业领域。
五、考研
如果所在的高校都没有上述政策,或者已经错失了种种机会的话,那么在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后,可以通过考研进入到自己所喜欢的专业学习。
But,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打算考研的同学来说,付出的努力不亚于高考,考研的竞争程度已经超过高考。
其它选择
1、旁听、考证
学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这并不代表你不能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蹭课是其中一个方法,也就是自学。
大学的课堂比较开放,很少会拒绝外专业和外校的学生。只要你有足够的毅力和吃苦精神,可以利用学校资源,安排好时间去旁听自己喜欢的专业课程。
同时,你也可以考PETS、口译、计算机等级证书、CPA、CFA等证书,为未来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增加一些“敲门砖”。
2、二学位
2020年5月29日,教育部明确《在普通高等院校继续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通知》。
二学位,相当于本科毕业后再读一次本科、再受一次本科教育。
教育部明确规定,在工作时的薪资待遇上,第二学士学位与研究生是一个标准。
你的专业就业质量不好,可以选择二学位。
对专业不满意,转专业失败,除了跨专业考研外,可以选择二学位。
考研失败的童鞋,可以退而求其次,尝试一下二学位。
对专业不满意的在职人士,除了重新高考、考研外,有了第三条路可走, 二学位毕业后就又成应届生啦!
如果以上这几招都拯救不了你的话
也许只有在找工作的时候
选择适合自己或者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了
虽然专业比较重要,但工作之后你会发现,专业和工作并不是一对一的绝对对口。
只要你心怀梦想,并为之努力,条条大路都会通向罗马,不喜欢的专业根本不是你成功路上的绊脚石,你也可以绕道规避它,更可以正面出击拿下它,每一门学科都有有其存在的价值,只要潜心探究,必然学有所获。
有时候走的太远,会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当抱怨自己专业不合口味时,请想想高考前你付出的辛苦和汗水。
人生不尽然事事如意,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却没能进入心仪的专业。但是只要你不轻言放弃,你的未来仍然掌握在自己手中。
以上就是19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19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9教育网:www.0919edu.com高考报志愿,如果专业被调剂了自己不喜欢怎么办?如果你不是想复读,那么我觉得你可以先进入学校体验了再说,因为专业喜欢不喜欢很难说,你还没有进入学校真正学习和实践过这个调剂的专业,所以说不喜欢其实有点为时过早。一件事情喜欢不喜欢,只有自己亲身经历、真正投入、付出感情后才有资格说喜欢不喜欢,所以我觉得你可以去体验一下,只有体验过了,你才能知道到底自己是真的喜欢还是不喜欢。如果体验过,你是真
大学不喜欢自己本专业怎么办?如果你发现自己不喜欢大学的本专业,这是一个相对常见的情况。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可能会对自己的专业选择产生疑问或者失去兴趣。以下是一些应对策略和建议:自我反思:试图了解为什么你不喜欢你的专业。是因为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未来职业前景,还是其他原因?明确不喜欢的原因可以帮助你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做。探索兴趣:利用选修课程或课外活动来探索其他可能感兴趣的领域。这可以帮助
大学学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怎么办呢?解决方法如下:大学学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可以先试试看是否可以对该专业产生兴趣;如果真的不喜欢,可以咨询一下学校是否可以转专业,如果可以,试着选择申请转专业,如果不行,可以考虑复读。高考结束后,很多人都不了解各个专业是做什么的,结果,有些人选专业是家长给选的,有些人选专业只是看名称,还有些人是选择比较近期火爆的专业等,结果导致很多人都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
当大学所选的专业自己并不喜欢时,还应该继续学下去吗一首先我认为学还是要坚持学一下,如果实在不行,或许你可以选择转专业。我们常说兴趣是唯一的老师,只有在兴趣的支撑下,我们才会对学习更加有动力,而且这样我们才可以有坚持下去的力量。因此我们在学校选择专业时尽量的往自己个人感兴趣的方向选。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选到自己满意、感兴趣的专业,如果你对你现在的专业不满意的情况下,首先去学校申请转专业,
09福建高考。专业填报问题我也是福建考生,我本一的,已填报完毕,我来帮你分析分析!首先,建议你选好是想冲专业还是冲学校,这很关键!想冲专业,就要放低学校要求,想冲学校,就要放低专业要求!如果你想冲集美大学,就要准备放弃专业了,往冷的专业上去选,(别担心,专业入校后还有机会)建议把6个专业都填满了!调剂专业尽量会考虑你的兴趣,就比如你6个志愿有5个都是电子的,它调剂时也尽量(只是尽量)会往电子
对大学专业不喜欢怎么办对大学专业不喜欢怎么办对大学专业不喜欢怎么办,迷茫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会经历的时期,面对迷茫时期其实也是让大部分的人都十分的困扰,找不到自己人生的发展方向,以下对大学专业不喜欢怎么办。对大学专业不喜欢怎么办1第一条:换专业。这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最有用的办法。大多数高校在第一学年结束之后都会有一次公开转专业的机会,主要看学生第一学年的成
第一志愿冲一冲的话,最好比高考成绩高几分填志愿不是说去年它比二本高30分今年就也会高三十分所谓冲,就是对它今年录取分数的走势有一个估计,比如,去年x校录取分数比二本高30分,招生45人。但是今年她只招16个人,在这种大幅度缩招的情况下,很多人会退缩,分数会变低。这时候,你比二本多15分,你就可以冲。另外,一个学校很多年来一直是二本线多20分,去年很例外的多了45分,这时候,考虑到
高考志愿者报名优势参与高考志愿者报名,不仅能获得优先录取或破格录取的机会,更能从中获得多方面的价值。首先,参与志愿工作是贡献社会的重要方式。志愿者通过实际行动,为社会出力,不仅履行了公民责任和义务,更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其次,参与志愿活动能够丰富个人生活体验。利用闲暇时间,参与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不仅能够扩大交际圈子,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还能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2024-05-08 23:03:31
2024-04-12 21:26:34
2024-06-29 16:50:56
2025-01-20 18:01:58
2024-12-10 14:21:04
2024-09-15 11: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