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4 17:52:13 | 19教育网
外地的学生可以去昌乐一中。
山东省昌乐一中创办于1938年,是一所公立中学,下设,幼儿园,初中部,高中部,海航实验班。161个教学班,其中117个高中班,44个初中班。学校以“校风好、学风正、教风严、质量高”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先后荣获60多种全国、省、市荣誉称号。
扩展资料:
昌乐一中学校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大胆改革,逐步构建起了科学合理的“整合管理模式”。我们的“整合管理模式”,要求学校各部门统力协作,各学科协调发展,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全方位、多层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的发展。
通过整合,全校一盘棋,教学是中心,后勤围着前勤干,前勤围着教学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格局,真正实现了全面育人。
山东省昌乐二中,原为昌乐县第五中学,创建于1959年7月,校址设在昌乐城东五里堡子。学校东邻昌乐师范,北邻地区劳教所,西、南两面均是田野,占地总面积47.5市亩。 1959年,经昌潍专署批准,昌乐县人民政府开始筹建昌乐县第五中学,由魏久昌同志负责筹建。国家拨款两万五千元,建平房42间,又暂借昌乐师范部分校舍,按时开课。初建时为普通初级中学,当年招收2个教学班,学生108人,教职工18人,校名为“昌乐县第五中学”。 1962年,五中成为县试点学校,教学布局调整,将十一中学(朱刘)撤销,其两个教学班(初中)一百余人合并于昌乐县第五中学。 1968年,学制改革,初中由三年制改为二年制,招生制度由考试选拔改为“推荐与选拔相结合”。 1968年8月,原来在五中就读的四公社学生一律回本公社,教师、桌凳、床铺、教具等全部四处均分,昌乐县第五中学解体。家在城关的学生全集中到城里小学上课,名为“昌乐县城关公社中学”,由城关公社管理。当时只设初中班(城关的高中生在昌乐一中上学)。 1972年8月,公社中学迁利民路北(县医院路北)城里小学新建的校舍,学生开始在此上课。 1974年7月学校招生停止通过文化考试的形式,并改春季招生为秋季招生。8月25日,县革委会批复在酒厂南新建城关公社中学,占地9.45亩。 1975年,学校推广“朝农经验”,实行开门办学,把学校办成“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1976年12月9日,新校扩建,县革委会在教育局南征地9.9亩;1977年7月28日,再次征地9.9亩,至此,校园面积达到29.25亩。 1977年8月,城关公社中学新设两个高中班,学生120人,学制三年。从此,城关中学成为完全中学。 1978年10月,各公社中学收归县统一管理,废除以公社称谓的校名,恢复序列称谓,城关公社中学复改为“昌乐县第五中学”。是时,迁至文化路西新校舍。 1979年8月,初级中学全部恢复为三年制。 1981年9月,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通过大会决议,制订了“昌乐五中规章制度”。 1982年,全县只保留两处完中(当时称既有初中又有高中的学校叫完中),五中为其中之一。五图、尧沟、北岩等中学高中停止招生,其高中学生并入五中。学校规模扩大,并设立了文、理两个重点应届班。12月,昌乐五中被地区行署授予“昌乐县职工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1985年暑假后,学校学习朱刘小学,开始组织学生举行升国旗仪式。同时,利用学校接受部队子女在校入学的有利条件。 1986年3月,学校开始筹建托儿所。 1988年3月,学校被市委市府授予“一九八七年普法先进单位”称号。
1988年9月23日,县府决定成立昌乐县实验中学,只招收初中班,昌乐县五中停招初中班,改由实验中学招生。
1989年7月20日,“昌乐县第五中学”改名为“昌乐县第二中学”,并确定为县属重点高中。初中部迁往实验中学,初中部教师也随学生调入实验中学。另从外校调入部分高中教师,又从高校毕业生中新招一部分教师充实教师队伍。
1991年3月,市委市府授予学校“政治战线先进集体”光荣称号。1991、1992两年选送5名飞行员,学校被授予“山东省选飞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1993年5月13日,学校制定《昌乐二中关于试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意见》,提出“要通过学校内部改革,转换学校管理体制,理顺各方面关系,激发广大干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1994年,按照党中央“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二十字方针和县教委“一手抓教学,一手抓创收,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思想,制定了学校工作指导思想,即“以改革为动力,以教学为中心,以德育为首,以创收为基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争取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自此,学校工作踏踏实实大步前进,一年一个新台阶,年年更上一层楼。 1994年10月14日,县委组织部任命秦汶民同志为昌乐二中支部书记兼校长(赵来春校长因年龄原因退居二线)。秦校长继续贯彻执行“依法治校”和主任包级制等方略,并将之发扬光大,使二中的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12月17日,省综治办领导小组(省人事厅副厅长焦连和省综治处单处长、党处长)在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治华、综治办副主任张爱军、县委书记孙守伏、县纪检委书记兼政法委书记杜介祥的陪同下,来学校检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落实情况。1996年3月,学校被中共山东省委、省人大、省政府授予“全省‘二五’普法工作先进集体”。 1998年,高考实现全县“四连冠”,教学质量稳居潍坊市普通高中前列。学校先后被省、市、县定为依法治校联系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学生团校示范现场、素质教育联系点、文明创建示范单位,荣获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普法先进集体、山东省优秀中学生团校、山东省高校招生优秀考点、山东省招飞先进单位、潍坊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潍坊市优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30多项省市荣誉称号。县委县府连续几年对学校通报表彰,赞誉“二中是全县教育战线的排头兵”。 2000年9月受到县委、县政府嘉奖,被授予“昌乐县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2000年学校的“统考优秀率”“会考合格率”“思想品德评定优秀率”“体育达标率”“高考升学率”仍居全县之首,全市前列。在全国中学生数理化生奥林匹克竞赛和全国中学生英语竞赛中,5个学科两个年级成绩均居全县第一。刘永胜、麻芃等50名同学获省以上奖励,刘欣超、尹鹏等4名同学取得2001年高校招生保送资格,学校被授予“山东省奥林匹克竞赛优胜学校”。 2000年2月,学校工会被市总工会评为“潍坊市先进教工之家”、“潍坊市‘学忆话迎’教育活动先进单位”,被县总工会评为“昌乐县工会工作先进单位”。 3月,学校第二次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5月,学校团委被团县委评为“昌乐县团委工作红旗单位”。 6月,学校党委被评为“昌乐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红旗单位”。 8月,赵丰平校长在全市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作“开展创新教育,实现全面育人”的典型发言,学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潍坊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法制日报》、《鸢都之光》等十多家新闻单位大篇幅报导了学校改革创新的纪实和办学经验。 2000年在市总工会组织的纪念“三八”妇女节教工书画展和第三届老干部书画展上,学校2名女教工和3名教师的8幅作品获市级奖励。在本县“宝都新苗”评选活动中,学校7人获奖,夺得全县总分第一,其中3人代表我县参加市比赛,均获优异成绩,学校男女排球队代表我县参加中学生排球赛,进入全市前6名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2000年,学校顺利通过“潍坊市优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验收。 2001年学校第三次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荣获省全民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省高校招生优秀考点、潍坊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潍坊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被省市县定为依法治校联系点、素质教育联席联系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中国教育报》、《法制日报》、《潍坊日报》等十多家新闻单位多次进行采访报导。
2002年4月3日,昌乐县人民政府与山东科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签约,由昌乐县人民政府提供师资,山东科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在新城区建设新二中,学校办学体制由公办改为民办公助,新校名称为“山东省昌乐二中”。9月28日,潍坊市政府批准山东省昌乐二中以“民办公助”形式建校。
19教育网(https://www.0919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潍坊昌乐一中怎么样?的相关内容。
回答这个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潍坊昌乐一中的历史
这个学校始建于1938年,坐落在潍坊万松山西,是全省一流的学校、全国 智慧教育 示范校。有初中、高中部,培养了很多优秀学子,其中培养了两位院士、十四位将军。
二、昌乐一中教学环境
学校的师资、硬件条件决定着您对学校认可度。这个学校的环境好,具有教研室、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谈心室等硬件设施,住宿、食堂的设施完备,提供了学习、生活较好的环境。
学校的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博学多识。教师学历达标率90%,特级教师2名,60多人获得全国、省、市的优秀教师。
三、昌乐一中的升学率
昌乐一中高考升学率在潍坊市名列前茅,每年都有1000多名学生考入二本以上的学习,一百多名学生被清华、南开、人大等著名学校录取。
四、学生评价
就读于这所学校的学生对一中进行了评价,在这里上学不但学习知识,而且老师教给每个孩子做人的道理。他们体会:老师关怀学生,教学严谨,升学率高,这里是一所值得去的学校。
五、家长评价
家长对这所学校进行了评价,学校的纪律严谨,教师认真负责,管理人员兢兢业业,把孩子放到这个学校,家长放心。一个家长说过这样一个事情,在读高三的孩子有病了,班主任、宿管老师及时把孩子送到医院,又嘘寒问暖,让家长感动。
六、学校的人际关系
学校的人际关系和谐,像一个大家庭一样,老师之间互相帮助,同学之间和睦相处。学校中基本没有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
综上所述,潍坊昌乐一中是一个师资力量好、教学严谨、升学率高、威望高的一所学校。
19教育网以上就是19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19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9教育网:www.0919edu.com去外地读高中可是要在本地中考吗?中考可在就读地考试,也可回本地考试。考生报名正住户口不在成都市但在成都市初中学校就读的学生原则上应回原籍报名参加中考。如果因特殊困难无法回原籍参加中考的,须填写《成都市2012年中考借考申请表》,由考生、家长签字,经就读学校审批、同意后,在就读的初中学校所在地借考,随就读学校参加报名。特别提醒:借考生在成都市参加中考的考试成绩,供考生户口所在地教
涞源一中录取分数线涞源一中录取分数线是455分。涞源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51年,是河北省重点中学,河北省示范性高中。涞源县第一中学是河北省重点中学,始建于1951年,省级示范性高中。现有60个教学班,3828名学生,261名教职工。位于涞源县城阁院路224号。师资力量学校专任教师203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9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4.4%;研究生学历7人
外地学生能去衡水中学上学吗能去。普通的文化课的考生只需要成绩优异即可报考衡水中学。每年的录取分数大概在610分左右(满分650)。其它特长的学生有与专业相关的要求。每年报名的学生超多,并不是一一录取的,除了成绩以外还有报名的先后顺序,如果打算中学之后就读衡中或者高考失败准备在衡中就读的学生,要提早打算。扩展资料衡水中学其他的考生招生条件:报考体育专业的男生身
外地学生可以异地高考吗外地学生可以异地高考。目前很多城市都允许外地户籍的考生在本地参加高考,但是需符合当地异地高考政策的要求。外地学生异地高考的流程:1、学籍转移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向原户籍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学籍转移申请。学生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填写相关申请表。教育行政部门将审核申请材料,如果符合条件,会出具学籍转移证明。2、确定参考地点一
外地学生可以在浙江中考,高考吗可以。中考报名条件:1.具有完整的浙江省初中阶段连续学习经历和学籍;2.且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在本市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3.按照国家规定在近三年内至少要参加一年以上的社会保险的随迁子女。除了这三条外,新政也规定,报考的学生要符合浙江省中考报名的其他条件。在浙江参加异地高考的考生有以下两项条件:1.外省籍进城务
厦门市高考报名条件厦门市高考报名条件包含多个类别,旨在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考生能公平参与考试。首先,厦门户籍的往届考生可直接报名。其次,在外地就读的厦门户籍应届考生同样具备报名资格。此外,厦门市还特设了针对在厦务工人员或务工人员子女的政策,允许他们以具有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同等学力的身份报名参加高职招考,旨在促进教育公平与社会包容。这一系列举措体现了厦门市对于教育机会的重视与开放态度,确保所
海南户口在外地读书,高考可以回去吗?高考要回到原籍地参加高考。只是在实际情况中需要看孩子的学籍是在哪里,是在户籍地还是在外地。孩子的学籍如果实在户籍地的话,那么在外省读书就是借读的形式,那么在高考之前回到户籍所在地学籍所在的高中进行学习这是很正常的。如果户口已经迁到了外省了,那么就不再属于原来户籍所在地的人了,就需要在现在的户籍所在地进行高考。让孩子回原籍参加高考,首先需要有高中接收孩子才可
2024年春季征兵体检和入伍时间2024年春季征兵体检和入伍时间:男兵:上半年:2023年12月1日至2024年2月10日18时下半年:2023年12月1日至2024年8月10日18时;女兵:上半年: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2月10日18时下半年:2024年7月1日至2024年8月10日18时。兵役登记:1月1日至6月30日,2023年12月31日前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应
2024-04-12 21:26:34
2024-05-08 23:03:31
2024-06-29 16:50:56
2024-12-10 14:21:04
2024-04-18 04:28:05
2024-09-15 11: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