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0 03:36:04 | 19教育网
艺术生300分能上的大学有天津美术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北京城市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辽东学院、大连艺术学院。
舞蹈类文300,文化227学校
重点艺术高校(艺术类)
南京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大连艺术学院、河北传媒学院等。
建议:该类院校因设置的不同分数线也有所不同,如音乐舞蹈类普遍较低,美术适中,传媒类较高。
建议高考成绩在350到500分数段且成绩较好的同学报考。
普通师范类大学
南京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大连艺术学院、河北传媒学院等。
建议:该类院校因设置的不同分数线也有所不同,如音乐舞蹈类普遍较低,美术适中,传媒类较高。
建议高考成绩在350到500分数段且成绩较好的同学报考。
舞蹈艺考生能考的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吉林)、杭州师范大学(浙江)、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怀化学院(湖南)、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福建师范大学(福建)、赣南师范学院(江西)
巢湖学院(安徽)、广州体育学院(广东)、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长江大学(湖北)、长春师范学院(吉林)、成都体育学院(四川)、北京舞蹈学院(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宝鸡文理学院(陕西) 、重庆大学(重庆)、重庆文理学院(重庆)
中国音乐学院(北京) 、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南昌大学(江西)、湛江师范学院(广东)、云南师范大学(云南)、云南民族大学(云南)
宜宾学院(四川)、延边大学(吉林) 、西藏大学(西藏)、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宁夏)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西南师范大学(四川)、武汉音乐学院(湖北)
天津音乐学院(天津)、天津体育学院(天津)、香港大学(香港)、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山东体育学院(山东)、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四川大学(四川)、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上饶师范学院(江西)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星海音乐学院(广东)、新疆艺术学院(新疆)、临沂师范学院(山东)
19教育网(https://www.0919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武汉211大学名单的相关内容。
武汉科技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是湖北省 “双一流”建设重点高校,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学校办学历史溯源于 1898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朝政府批准成立的工艺学堂,历经湖北中等工业学堂、中南钢铁工业学校等传承与发展,1958年组建为武汉钢铁学院,开办本科教育。1995年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的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武汉冶金科技大学。1998年根据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成为第一批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划转院校。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大学。百余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各类专门人才20余万人。一大批杰出校友成长为院士、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大型钢铁企业掌门人,学校被誉为“冶金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学校现有青山、黄家湖和洪山三个校区,校园总面积 171.4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1.01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94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78.05万册,电子图书100.6万册。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4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8200余人。校园依湖览江、风景优美,教学设施齐备,办学条件完善,是“湖北省生态园林式学校”“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构建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管、医、文、经、法、哲、艺、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科体系。设置有 20个教学学院、78个本科专业;拥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3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7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建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6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1个学科位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一;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与矿业工程、机械工程等3个学科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临床医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获批 “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3个(国家级2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国家级专业建设项目14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15门,国家规划教材14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实践教学平台7个;获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一等奖1项)。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生多次荣获“互联网+”、“挑战杯”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等高水平竞赛大奖。“十三五”以来,学生参加各类学科和科技竞赛累计获得国际级、国家级奖励3000余项;学校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排名第71位。学校女篮在全国享有盛名,多次获得全国大运会、CUBA和CUBS冠军,培养了10多位国家队、国青队队员。,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建有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温材料与炉衬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生态环境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和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高性能钢铁材料及其应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战略钒资源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拥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联合)、28个省级科研平台。“十三五”以来,学校主持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5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社科)成果奖160余项。2007年以来获得19项国家科技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5项)。,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 2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900余人。拥有全职及双聘院士5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重要人才计划入选者21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及湖北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入选者30人,湖北省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267人,湖北省公共卫生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1人,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2人,湖北省教学名师7人,湖北名师工作室7个,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36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1人,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84人,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3人。“海洋工程用钢及应用性能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实施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先进耐火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湖北省引智创新示范基地。,学校积极创新校企、校地合作,与中国宝武、恒大集团、鞍钢集团、柳钢集团、中国一冶、中冶南方等 30余家大型企业和武汉、宜昌、孝感、无锡、淄博、湛江等省内外有关地市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成立了“中国宝武—武汉科技大学炭材料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武汉科技大学宜兴陶瓷与耐火材料研究院”“武汉科技大学—老河口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武汉科技大学—襄州区科学技术研究院”,与恒大集团共建了“恒大管理学院”“恒大足球学院”;建有1所直属三级甲等附属医院、1所直属二级医院和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设立了濮耐奖学金、铌钢奖学金、辉玲奖学金、圣晖奖学金、创泽创新奖学金、冶机77奖学金、上饶商会助学金等20余项社会奖助学金。,学校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与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奥地利、日本、意大利、荷兰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换、师资互访、联合科研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与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奥地利莱奥本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数据中心等共建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与美国桥港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合作举办本科教育项目,与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合作举办硕士教育项目。在临床医学、土木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机械工程等本科专业及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系统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生近 500名。,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秉持 “厚德博学、崇实去浮”的校训精神,积极传承“坚韧不拔、勇承重载、崇实求精、表里如一”的钢铁品质,大力弘扬“向上向美、力行力新”的沁湖文化,扎根荆楚大地,服务国家需求,主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职责,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率先实现湖北省属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突破,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武汉大学既是985工程大学,也是211工程大学。武汉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高校等。 19教育网
材料补充:
武汉大学建校历史简介如下:
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后历经方言学堂、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国立武昌师范大学、国立武昌大学、国立第二中山大学等时期,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2001年,正式进入中国“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名单;2002年,成为自行划定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学校;2009年,中组部和教育部联合下发文件,确定武大等13所高校为首批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
以上就是19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19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9教育网:www.0919edu.com2024年广东物理类629分能考上什么大学?广东新高考物理类629分招生录取的大学或专科高职院校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外交学院等,具体完整名单请见下文表格:该分数线来自各省教育考试院,表格根据考生分数,向上浮动2分整理。广东新高考629分物理类可以报考的大学或专科高职院校名单:(参考2023年)院校名称属性所在地科目2023
2024年广东物理类469分能考上什么大学?广东新高考物理类469分招生录取的大学或专科高职院校有:山东英才学院、三亚学院、吉林建筑科技学院、三江学院、广东白云学院等,具体完整名单请见下文表格:该分数线来自各省教育考试院,表格根据考生分数,向上浮动2分整理。广东新高考469分物理类可以报考的大学或专科高职院校名单:(参考2023年)院校名称属性所在地科目2023分
江西专科师范类学校排名及分数线江西专科师范类学校排名及分数线如下:1、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400分。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于2013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同意,在原赣南教育学院的基础上改制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前身可追溯至1903年创建的虔南师范学堂,先后整合、吸纳赣州师范学校、赣南教育学院赣南师范学院师范专科部、赣南文艺学校、宁都师范学校江西教育学院赣南
2024年广东物理类257分能考上什么大学?广东新高考物理类257分招生录取的大学或专科高职院校有: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广东肇庆航空职业学院、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扬州中瑞酒店职业学院等,具体完整名单请见下文表格:该分数线来自各省教育考试院,表格根据考生分数,向上浮动2分整理。广东新高考257分物理类可以报考的大学或专科高职院校名单:(参考2023年)院校名称
湖南长沙中南大学录取分数线物理类640分、历史类598分。根据查询中南大学官网得知,中南大学2022年在湖南省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分别为:物理类640分、历史类598分。中南大学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由国务院行政部门主管,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是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中南大学在湖南录取位次中南大学在湖南录取位次如下:1.历史类(最低分+最低位次):中南大
2024年广东物理类334分能考上什么大学?广东新高考物理类334分招生录取的大学或专科高职院校有: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广西科技职业学院、云南理工职业学院、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四川长江职业学院等,具体完整名单请见下文表格:该分数线来自各省教育考试院,表格根据考生分数,向上浮动2分整理。广东新高考334分物理类可以报考的大学或专科高职院校名单:(参考2023年)院校名称属性
2024年广东物理类538分能考上什么大学?广东新高考物理类538分招生录取的大学或专科高职院校有:北京印刷学院、惠州学院、吉首大学、湖南工商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具体完整名单请见下文表格:该分数线来自各省教育考试院,表格根据考生分数,向上浮动2分整理。广东新高考538分物理类可以报考的大学或专科高职院校名单:(参考2023年)院校名称属性所在地科目2023分数/
2024年广东物理类430分能考上什么大学?广东新高考物理类430分招生录取的大学或专科高职院校有: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桂林旅游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等,具体完整名单请见下文表格:该分数线来自各省教育考试院,表格根据考生分数,向上浮动2分整理。广东新高考430分物理类可以报考的大学或专科高职院校名单:(参考2023年)院校名称属性
2024-06-01 22:10:53
2024-04-01 06:07:57
2024-08-30 00:53:47
2024-08-21 11:39:27
2024-08-25 08:08:44
2024-07-17 23: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