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志愿填报时学校和专业如何选择

2024-11-09 12:02:51 | 19教育网

今天19教育网小编整理了志愿填报时学校和专业如何选择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志愿填报时学校和专业如何选择

志愿填报时学校和专业如何选择

高考迫近,选专业与学校成为考生的难题。如何正确选择,这里提供几点建议。

学校选择,优先考虑顶尖学府,如985、211,好学校弥补地域劣势。选择经济发达、高校集中的地区更佳,方便招聘。

以河南为例,高校分布分散,影响招聘效率。郑大、河南大学等高校在郑州,便于单位招聘。

专业选择应考量个人兴趣。工科专业初就业易,但工资一般。计算机专业工作环境较好,机械专业艰苦,土木与机械类似。避免选择与采矿相关的专业,发展空间受限。

机械专业后期发展空间大,起点较低,月薪4000-5000,学校、单位不同,转正后工资约3500。电气、土木专业与机械相似,没有绝对优劣,取决于个人喜好。

志愿填报时学校和专业如何选择

高考填志愿,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

高考填志愿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


一、明确个人兴趣和优势


选择学校和专业时,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更有可能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同时,要结合自己的优势,选择能够发挥自己特长和能力的专业。


二、了解学校综合实力和专业特色


在选择学校时,要了解学校的综合实力,包括学校的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就业情况等。同时,还要了解所选择专业的特色,比如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学校和专业,为你的选择提供重要参考。 19教育网


三、参考历年录取分数和位次


了解历年录取分数和位次是选择学校和专业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比历年数据,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自己是否能够被录取,并合理定位自己的志愿选择。


四、考虑未来职业规划


在选择专业时,还要考虑未来的职业规划。了解所选专业的就业前景、发展趋势以及与职业规划的匹配度,有助于你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详细解释


1. 明确个人兴趣和优势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能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选择能够发挥自己特长和优势的专业,更容易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增强自信心。


2. 了解学校综合实力和专业特色 :通过了解学校的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就业情况等,可以评估学校的综合实力。而了解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则能更深入地了解专业的特色和发展方向。这有助于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学校和专业。


3. 参考历年录取分数和位次 :这是定位自己志愿选择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比历年数据,可以预测自己的录取可能性,避免盲目填报导致的失误。


4. 考虑未来职业规划 :选择专业时不仅要考虑眼前的兴趣,还要考虑未来的职业规划。选择一个就业前景好、发展趋势乐观的专业,有助于未来的职业发展。同时,选择与职业规划相匹配的专业,能让自己在职业道路上更加顺利。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才能做出明智的高考志愿填报选择。

志愿填报时学校和专业如何选择

高考志愿:如何正确选择最好的专业

19教育网(https://www.0919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志愿:如何正确选择最好的专业的相关内容。

(一)理性选择,综合定位

优先选学校还是优先选专业,这一问题需结合个人需求进行辩证分析,关键要看考生具备什么样的实力。比如,学习成绩优异或毕业后想继续深造者可优先考虑院校为主;成绩没有明显优势但希望就读高水平院校,可注意“距离和分数”的关系,就可以选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院校或考虑偏冷门专业冲冲看;有明确专业取向或毕业后先考虑就业或所选高校各方面差不多时,可优先考虑专业。下面提供选择志愿的一些参考思路:

1.根据专业选报。若考生对专业有明确要求,可首先选择几个比较心仪的专业,然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考生在初选专业时,首先可以考虑的是自己有兴趣、特长、优势的专业,然后看当下热点,以及就业率高的专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了解专业内涵可通过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学校招生网关于专业的介绍)。同时,要对专业的学习难易程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薪酬待遇、学科实力、考研情况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综合考虑选择拟报考的专业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2.根据学校选报。若考生比较看重学校、地域等因素,可首先选定几个目标院校,然后在院校内选择心仪的专业。

考生在初选院校时,应详细了解拟报考院校的基本情况,在全面了解学校的基础上,选定自己感兴趣又符合报考条件的专业。可以通过浏览高校的网站、参加高校举办的校园开放日、参加招生咨询会、在线咨询、电话咨询以及阅读《招生章程》等各种形式全面了解高校,包括:综合实力、学科优势、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升学就业、国际合作、学费标准、入校后转专业政策等诸多方面的信息。

3.兼顾学校和专业。考生首先应对自身实际情况(总分、位次、单科成绩、身体条件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知晓自己在全体考生中的大致位置,在全面了解心仪高校和专业的基础上,在院校和专业间找个平衡点,综合定位学校和专业。既考虑高校品牌,又考虑专业的合适性。

上述思路仅供参考,高考志愿填报的思路和方法很多,考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夺,无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就好。在专业(类)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可填报的志愿数量相对充足,所以考生在选择志愿时,可以将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专业”、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学校”,不必墨守成规只采取一种思路选报志愿,多种思路有机结合方能更好地确保考生利益最大化。

(二)筛选并优化志愿,形成合理梯度

在平行志愿招生批次,要拉开适当的梯度,以增加录取几率。从“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梯度入手、分三步走:

第一步,初次筛选。根据自身实际,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选择足量的“专业(类)+院校”志愿,分别放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个梯度备用。“冲”是冲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不明显但希望就读的院校、专业放在冲的层次;“稳”是相对稳健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较大且比较喜欢的院校、专业放在稳的层次;“保”是录取几率大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有明显优势的志愿放在保的层次。

第二步,综合优化。从前面选定的批量志愿中,结合往年院校、专业录取等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录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专业删除,优化选择出拟报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对合适的高校、专业。

第三步,最终排序。结合本人实际和意向确定具体志愿的先后顺序,对所有经筛选优化后的备用志愿逐一比对,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将喜欢的专业及院校尽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录取希望比较大的专业及志愿,志愿的填报适当拉开梯度。如普通类平行志愿填报时,可将自己成绩优势不大却很喜欢的志愿放在前20-30个,将具有一定优势也较喜欢的志愿放在中间50-30个,将优势较大且有把握的志愿放在最后26-36个。

(三)结合自身实际,规避风险

考生应对自身有较为客观的判断,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报适合自己的志愿。所选志愿首先要对照高校招生章程,确保符合报考条件。所选择志愿应该与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相符,跟自己性格相匹配;应该与自己成绩位次及身体条件相符合,有利于实现理想抱负和发挥自身潜能;应该与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去向相吻合、与家庭意愿及经济条件相结合。

平行志愿有效地减缓志愿填报风险,但风险不会完全消除,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冷静分析,客观比较,规避以下误区产生的风险。

误区一:不加分析研究盲目填报。从往年平行志愿投档看,局限于单一层次或性质的志愿,或所选志愿定位偏高,部分考生因达不到所报志愿的投档条件,导致所报志愿成为无效志愿或直到最后志愿才有幸被投档;也有考生只考虑分数使用最大化、忽视兴趣特长等,入学后却发现就读专业自己并不喜欢或不适合这个专业;有些考生没看清院校性质、学历层次造成高分低填等。

误区二:认为每轮平行志愿多次投档。有不少初次接触平行志愿的考生,往往把平行志愿依次检索当作多次投档机会,误读前面某志愿退档后还可对后续志愿继续投档。实际上,平行志愿按考生位次高低和志愿顺序依次检索,对每位考生来说每轮只能投档一次,一旦在某段某志愿被投档,意味着前面志愿都投不进而后续志愿已同步失效。另外,因考生身体条件限制(比如医学专业对色盲色弱有要求),或单科成绩不符要求等因素,投档后也可能还会被退档,而一旦退档就意味着一轮一次投档机会已被使用,将失去本段(次)录取机会,本段(次)其他志愿也不可能再投。

误区三:非中心城市或热门院校专业不选报。经济发达中心城市高校,往往凸显“分数高、要求高、消费高”等特征。过分在意大学的排名或专业热度,将导致填报志愿风险放大。高考成绩一旦不够名校的投档线,就失去了就读其他高校的机会,浪费了志愿资源。名校资源稀缺,考生要客观判断自己的竞争力。即便是名校也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某些普通高校的一些特色专业也不乏有很强的实力。专业冷热门是相对的,前几年招生热门的专业,毕业就业时可能变成了冷门。一心想进热门专业者,需综合评估进相应专业的可能性以及专业的未来发展冷热度,然后慎重定夺。

重点提醒:选报志愿是道多选题,答案并非唯一,上述提供的策略仅为众多思路中的可选项,无论如何选择,考生均需冷静客观分析,综合科学定位,方能将自身条件发挥到极致,获得最佳答案。更多新高考志愿填报知识欢迎下载知涯升学APP了解。

以上就是志愿填报时学校和专业如何选择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19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9教育网:www.0919ed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志愿填报
与“志愿填报时学校和专业如何选择”相关推荐
填报志愿时,学校和专业如何选择?
填报志愿时,学校和专业如何选择?

填报志愿时,学校和专业如何选择?在填报志愿时,学校和专业的选择都非常重要,但不同情况下,它们的优先级有所不同。1.当分数能上985院校时,选择学校更为重要。因为这类学校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和学术氛围,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此外,这些学校的身份和声誉也能在升学和就业方面提供优势。2.当分数只能上211院校时,需要在学校和专业之间找到平衡。除了985院校外,211院校的实力也有

2024-05-23 10:17:02
填报志愿时,如何选择院校和专业?
填报志愿时,如何选择院校和专业?

填写高考志愿时可以选择几个专业?高考志愿每个学校,最多可以填六个专业志愿。对于大部地区来说,高考志愿可以选4至6个学校,然后每一所学校都可以选择6个专业填报,同时还可以选择服从调剂。对于高考改革地区,以浙江为例,高考可以报80个专业,但是每个都是1所院校1个专业对应的。相比之下,反而有可能没有上面一种情况总志愿情况多。在普通高校的招生过程中,考生填报志愿不仅关系着能否被高

2024-07-15 13:54:06
高考志愿填报时,如何选择大学和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时,如何选择大学和专业?

三本院校有那些好的理科专业?三本专业一般而言,都不算特别好,只能说相对好点的。1、网络工程。这是三本院校中比较普遍开设的一个专业,而现在IT业对人才的缺口还是比较大,就业的机会还是比较多。2、工业自动化。这是一个应用广泛的专业,相对而言,因为偏于制造业,所以应用市场还是有的,而且动手能力强的话,还可以自主创业。3、建筑工程。这个专业在一本二本中也是比较火的,专科也很抢手,三本也有

2024-05-12 04:51:53
高考填报志愿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
高考填报志愿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

高考填报志愿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在志愿填报时,学校和专业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而且取决于个人的具体情况。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的要点:1.个人兴趣和能力:首先要考虑的是你个人对于学校和专业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热爱和擅长的专业往往能够带来更大的学术发展和职业发展潜力。2.就业和职业规划:选择专业时,要考虑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职业发展机会。有些专业在就业市场上更受欢迎,需求更大

2024-07-17 13:29:05
高考填报志愿时如何选择专业?
高考填报志愿时如何选择专业?

高考填报志愿时如何选择专业?在选择专业时,每个人的兴趣、目标和需求都是独特的,因此最看重的因素也会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可能影响选择专业的因素:1.个人兴趣和热情:选择一个你热爱并对其充满热情的专业是非常重要的。兴趣和热情可以帮助你在学习和职业生涯中坚持下去,克服挑战。2.就业前景:在选择专业时,考虑未来的就业需求和前景也是很重要的。这可以帮助你预测毕业后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

2024-06-25 21:25:50
高考填报志愿时如何选择专业
高考填报志愿时如何选择专业

高考填报志愿时如何选择专业选专业时,最重要的几个方面是:1.个人兴趣:选择一门自己感兴趣且喜欢的专业,会让学习和工作变得更加愉悦和充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激发学习动力和创新思维。2.职业前景:评估不同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选择一门有较好职业前景的专业。这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3.适合自己的能力:根据自己的个人能力、特长和性格来选择专业,选择一门自己有信心学好

2024-10-27 15:32:13
如何选择高考志愿填报的学校和专业?
如何选择高考志愿填报的学校和专业?

如何选择高考志愿填报的学校和专业?高考志愿填报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关系到你未来的大学生涯和职业发展。下面是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1.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势:在填报志愿之前,应该认真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势,选择自己感兴趣、擅长的专业,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2.理性选择专业和学校:在选择专业和学校时应该理性思考,不要盲目跟风,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未来规划来选择。3.注意学

2024-06-28 06:13:28
填志愿时如何选择院校专业组?
填志愿时如何选择院校专业组?

填志愿时如何选择院校专业组?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院校专业组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步骤和建议,以帮助考生和家长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一、明确个人定位和目标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专业时,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对某个领域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更加投入和专注,也更有可能在该领域取得成就。评估自己的能力和成绩:根据自己的高考

2024-08-17 02: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