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高考改革带来哪些新变化

2024-11-10 00:31:21 | 19教育网

今天19教育网小编整理了高考改革带来哪些新变化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改革带来哪些新变化

高考改革带来哪些新变化

无论对于考生,还是对于始终在探索的高考改革,2015年注定是一个值得记忆的年份。在《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公布后,一系列改革措施陆续出台,为高考带来很多新变化,也为民众期待的高考公平与科学带来新期待。

高考加分项目明显“瘦身”

奥赛奖牌、体育特长不再是加分“王牌”,三好学生、优秀干部逐渐褪去光环……新高考改革方案规定从今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并报教育部备案,原则上只适用于本省(区、市)所属高校在本省(区、市)招生。

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今年全国性加分项目已按要求全部调整到位,地方性加分项目也将从2014年的95个陆续减少到2018年的35个,减幅63%。有30个省份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实施方案已报教育部备案。

“公平是高考改革的核心精神。”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说,“取消或减少高考加分项目,就是为了最大可能减少舞弊。”

自主招生在统考后进行

今年,新高考改革方案规定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让不少考生和家长感到“负担有所减轻”。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这项改革突出了统一高考的权威性、重要性,从某种程度上确实降低了考生和高校双方的自主性。但是仍有一些高校可能会提前和一些中学“私下”接触,提前瞄好尖子学生。

2003年以来,国家在90所高校启动自主招生试点,每年通过自主招生渠道录取的考生人数约占试点高校招生总数的5%。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参与自主招生试点的90所高校已全部公示2015年自主招生报名审核通过名单,自主招生考核推迟到全国统考结束后至成绩公布前约两周内完成。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方平认为,相对于统一高考,高校自主招生具有更大更多的灵活性,且在管理、监督、信息对称等方面相对于统一考试更难把握。这次调整也使高校自主招生的质量有了更充分的依据,从总体看更趋合理。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分类考试

根据新高考改革方案的部署,2015年通过各种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预计将占到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

所谓分类考试,《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详解为: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

程方平说,这次改革一方面调整了学术性知识和专业技能性知识在考试中的比例,另一方面加大了中职生报考高职校的比例(在以往这一比例被限制在5%),不仅使高考的功能进一步扩大、强化,同时促进了职业教育体系的进一步融通。

专家估计,如果分类招生顺利实施,每年约有逾400万考生不再走高考“独木桥”,从理论上可以减轻个人和国家考试制度的双重压力。

陈志文强调,高职院校实行分类考试,出发点是希望有效降低大部分学生的学业负担,但能否真正达到预期还有待观察。“很有可能一部分考生和家长不甘于就读高职高专,最终选择参加两次考试。”

18个省份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

“全国统一命题,可以保证命题的水平与科学性,也可以最大可能地减少命题中间环节的‘跑冒滴漏’。”陈志文说。

高考分省自主命题始于1989年,由上海市率先试点。2014年,全国高考共有来自教育部考试中心和自主命题省区市共计16套命题。

程方平说,从部分省市分省命题回归绝大多数地区统一命题有几个重要的理由:一是保证普遍性的命题考试质量,以往自主命题的一些省份还存在问题或不足;二是统一命题更有利于体现公平,减少命题本身存在的难易差别,关键是在判卷、招生时要充分调整好“标准分”与地区“录取分”之间关系,目的也是使考试录取更加公平、合理。

高校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

新高考改革方案提出要建立招生问责制,2015年起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

“校长签发录取通知是一种国际惯例。”陈志文说。“不断强化招生问责制度,就是要给高校相关责任人‘拧紧弦’,杜绝权力在高招录取过程中的越位和滥用。”

记者了解到,2015年全国各高校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将全部落实到位。同时,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按要求严格落实高校招生信息“十公开”原则和高校招生26条禁令,反复申明招生红线。

新高考改革方案还提出高校可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巡视学校测试、录取现场等方式,对招生工作实施第三方监督。

全面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投档

今年,根据高考改革方案的部署,31个省份将全面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投档。所谓平行志愿,举例来说,某省份规定考生第一批次可填报6个志愿,那么这6个志愿均为并列关系的“第一志愿”。

平行志愿虽然意在杜绝以往许多第一志愿落空的考生“滑落”到下一批次的情况,但也引发了考生和家长新的担忧。比如在今年首次实行平行志愿的北京,不少家长都向记者表示,这种方式会使更多优秀考生扎堆重点高校,对志愿填报技巧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2003年湖南首次实行平行志愿填报方式试点以来,陆续有28个省市陆续实行了平行志愿。

程方平认为,平行志愿为考生提供了多元选择,也减轻了心理负担,是一项很好的改革设计。

储朝晖指出,平行志愿减少了在某个分数段的考生的未录、漏录情况,但也引发出一些新问题,比如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会把个人的兴趣、爱好放在其次,有可能导致他们在学业规划上走入误区。

“平行志愿的本意是最大限度实现分数这把‘尺子’的功能,体现高考选才的效率和公平。”陈志文说,“高校、中学以及社会机构应该加强对专业设置、学业规划、考生兴趣等方面的引导,帮助每个考生尽可能填报更适合、更理想的志愿。”

高考改革带来哪些新变化

高考倒计时还有几天

2023年高考时间为2023年6月7日。 截至2023年2月18日为止,距离2023年高考还有108天。

其中传统高考地区各科目高考时间安排可能如下:

6月7日9:00-11:30语文考试,6月7日15:00-17:00数学考试

6月8日9:00-11:30文综/理综,6月8日15:00-17:00外语考试

3+1+2新高考地区高考各科目时间安排可能如下: 19教育网

6月7日9:00-11:30语文考试,6月7日15:00-17:00数学考试

6月8日9:00-10:15物理/历史,6月8日15:00-17:00外语考试

6月9日8:30-9:45化学考试,6月9日11:00-12:15地理考试

6月9日14:30-15:45政治考试,6月9日17:00-18:15生物考试

选择学校和专业注意事项

在这提醒朋友们,填报的几个志愿中一定要注意梯度,尤其是分数正好卡线的朋友。不要一味的追求名校,把所有志愿选择同一层次的学校,更忌全部志愿扎堆名校。

其实专业并无冷热之分,就算当时火热,谁也说不上等你毕业的时候会是什么样。而且,大学毕业后,很大一部分人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专业不对口。

选择专业最主要的是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基础,或者毕业后想从事的工作有特殊要求的专业,比如想当医生,就得选择相对应的专业。

高考改革带来哪些新变化

报考志愿一批次和二批次是同时报吗?

19教育网(https://www.0919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报考志愿一批次和二批次是同时报吗?的相关内容。

报考志愿一批次和二批次高考不是同时报的,而如果是中考是同时报的。
高考每个批次都单独填报志愿,第一批次有第一志愿,第二批次也有第一志愿。
报志愿注意事项:
一是考生应量体裁衣,根据自己高考成绩(或平时成绩、模拟成绩)的位次,对照往年各学校专业录取分数情况、位次情况;
二是注意填报时留有余地;注意体检结果,避开限报专业;
三是特别注意有的学校招生“大小年”现象,详细分析近年录取资料;
四是注意预报志愿后,考区、中学反馈的信息,如果出现扎堆现象,需要调整所报志愿。

以上就是19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改革带来哪些新变化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9教育网:www.0919ed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高考改革 高考
与“高考改革带来哪些新变化”相关推荐
落地两年,新高考带来哪些新变化?
落地两年,新高考带来哪些新变化?

2022年河北物理组高考人数2022年河北物理组高考人数为24.2万。2022年高考报名人数有63.4万,其中高职单招等提前考试录取的考生,共有44.13万人参加了河北省高考文化考试。目前河北省指点考试院已经公布了2022年高考普通类考生一分一段表,今年河北省共有23.1万人达到了本科线,其中物理组有163586人,历史组有67586人。河北省今年高考600分以上近1.

2024-04-17 00:49:02
24年山东高考改革有哪些变化
24年山东高考改革有哪些变化

24年山东高考改革有哪些变化2024年山东高考改革带来了多项重要变化。首先,选科要求从“或”的关系改为“和”的关系。例如,原来可以选物理或化学的学生,现在必须同时选择两者。其次,一些学校和专业的选科要求有所调整,单选“物理”或“化学”的需求减少,而“物理和化学”成为更多专业的要求。此外,艺术类专业类别进行了精简。2024年,艺术类专业从2023年的11类缩减至7类,具体包括美术与设计类

2024-12-11 23:05:02
四川自考2025年改革有哪些变化?
四川自考2025年改革有哪些变化?

四川自考2025年改革有哪些变化?2025年自考改革内容主要体现在考试计划和时间变化两个方面。新政策中考试计划执行新方案,考试科目有所调整,近代史和马克思由校考变更为统考,经管类统考增加数学要求,但复习资料不足成为挑战。时间上,过渡期内已考完本科阶段含论文者,按原计划毕业,最后一次申请为2025年12月。过渡期后,未完成者需按新计划申请毕业,并执行“顶替”规则,一对一替换已通过科目。新

2024-12-19 20:40:44
湖南岳阳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新变化(岳阳市高考改革)
湖南岳阳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新变化(岳阳市高考改革)

岳阳最新高考加分政策一览自2023年高考起,对考生申请享受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的资格条件实行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年限三重认定,即具有我省同一县高中阶段3年完整户籍、学籍且连续3年实际就读的考生,方可按相关政策规定享受少数民族加分,不符合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年限“三统一”要求的考生,不享受该加分政策。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及经国家批准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政策待遇的张家界市永定区、武陵源区和桑

2024-11-25 05:48:56
上海高考改革有什么变化吗?
上海高考改革有什么变化吗?

上海高考改革有什么变化吗?上海的高考模式变革始于2017年。在此之前,实行的是“3+1”模式,即高考总成绩由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基础科目(各150分)和一门选考科目(如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历史中的一门,同样150分)组成,满分600分。然而,从2017年起,上海高考模式改为“3+3”,即三门基础科目保持不变,但另外三门选考科目(每科70分)的选择更为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专

2024-09-21 15:00:03
新高考改革后志愿填报和录取有变化吗?
新高考改革后志愿填报和录取有变化吗?

新高考改革后志愿填报和录取有变化吗?新高考改革后填报志愿会有一些影响。以往是按照文理分科,分数够了你就可以报,说白了你就只有两种选择。但是新高考后,你必须提前做出想去哪个学校的计划,否则万一你先选科,但是你选的大学的该专业不符合你的选科。举个例子,比如你选择的是历史地理和生物,但是你要报考xx大学的计算机系,物理是必须要选择的,那么你如果没选,你即便是过了分数线也是无法报考该专业

2024-06-23 20:38:58
江苏省高考改革新方案语数外有什么变化
江苏省高考改革新方案语数外有什么变化

江苏省高考改革新方案语数外有什么变化1、江苏省高考综合改革2018年启动,2021年正式实施教育部明确江苏省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时间为2018年,并要求于2018年6月底前将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报教育部备案后向社会公布。根据这一要求,江苏省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应该是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启用,在2021年普通高考中正式实施。2、【总体框架】实施“3+3”模式,选考科目从“

2024-11-25 06:23:41
新课改后首次中高考有哪些变化
新课改后首次中高考有哪些变化

新课改后首次中高考有哪些变化高考改革1、高考命题杜绝繁难偏旧,基本以2013年的试题难度为标准;2、2016年,英语将正式退出新高考(也就是6月7、8两天将没有英语考试),但是学生的会考成绩计入高考总分(A等100分,B等85分,C等70分),学生可以多次报考会考,最终以最好成绩为准;3、在2016年之前,高考英语分值逐年降低:2015年,英语120分,相应的,语文将提高到180分;

2024-05-15 11: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