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6 04:18:36 | 19教育网
19教育网(https://www.0919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退役士兵参加高考有哪些优惠政策的相关内容。
1、落实全国普通高考优惠政策。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可在其全国普通高考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退役考生,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2、落实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优惠政策。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后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享受初试总分加10分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政策。退役士兵服役期间立二等功以上且符合报考条件的,可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
3、做好入伍前已被普通高校录取退役士兵的入学与复学工作。入伍前已被普通高等学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或者保留学籍的退役士兵,退役后2年内允许入学或者复学,并按照《财政部教育部总参谋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办法>的通知》(财教〔2013〕236号)执行。
家庭经济困难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资助。入学后或者复学期间可以免修军事技能训练,直接获得学分。入学或者复学后参加国防生选拔、参加国家组织的农村基层服务项目人选选拔,以及毕业后参加军官人选选拔的,优先录取。
4、积极引导国家示范(骨干)高等职业学校开展面向退役士兵的单独招生。具有高中学历的复转军人纳入各地高等职业学校单独招生范围。
5、落实高职(专科)毕业生服义务兵役退役后接受普通本科教育办法。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部分省属公办本科普通高校举办普通专科起点升本科教育,应采取计划单列、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单独录取的办法,面向本省(区、市)具有普通高职(专科)毕业学历的退役士兵招生。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为2年。
——专科起点升本科教育招生计划在国家核定的各省(区、市)普通高校年度招生本科事业计划总规模内单列,一般不超过当年本省(区、市)具有普通高职(专科)毕业学历退役士兵人数的30%。
6、积极做好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招收退役士兵相关工作。退役士兵是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的重点招录对象。试点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学制2年。完成规定学业学生获得相应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考生报考即定向、定单位,学生毕业一律按入学时确定的定向单位到中西部和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市)级以下政法机关工作,服务一定年限后方可交流。对在服役期间荣立个人三等功以上奖励的退役士兵,报名和录用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应征入伍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后报考试点班的,教育考试笔试成绩总分加10分。
扩展资料:
加大成人高等学校招收退役士兵力度
1、实行加分政策。退役士兵参加全国成人高考,省级成招办可以在考生考试成绩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
2、专升本免试入学。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的普通高职(专科)毕业生,凭身份证、普通高职(专科)毕业证、士兵退役证,可申请免试就读所在省(区、市)的成人高校专升本。
参考资料: 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退役士兵就读有关通知
19教育网(https://www.0919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退役士兵参加高考有哪些优惠政策的相关内容。
1、落实全国普通高考优惠政策。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可在其全国普通高考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退役考生,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2、落实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优惠政策。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后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享受初试总分加10分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政策。退役士兵服役期间立二等功以上且符合报考条件的,可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
3、做好入伍前已被普通高校录取退役士兵的入学与复学工作。入伍前已被普通高等学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或者保留学籍的退役士兵,退役后2年内允许入学或者复学,并按照《财政部教育部总参谋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办法>的通知》(财教〔2013〕236号)执行。
家庭经济困难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资助。入学后或者复学期间可以免修军事技能训练,直接获得学分。入学或者复学后参加国防生选拔、参加国家组织的农村基层服务项目人选选拔,以及毕业后参加军官人选选拔的,优先录取。
4、积极引导国家示范(骨干)高等职业学校开展面向退役士兵的单独招生。具有高中学历的复转军人纳入各地高等职业学校单独招生范围。
5、落实高职(专科)毕业生服义务兵役退役后接受普通本科教育办法。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部分省属公办本科普通高校举办普通专科起点升本科教育,应采取计划单列、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单独录取的办法,面向本省(区、市)具有普通高职(专科)毕业学历的退役士兵招生。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为2年。
——专科起点升本科教育招生计划在国家核定的各省(区、市)普通高校年度招生本科事业计划总规模内单列,一般不超过当年本省(区、市)具有普通高职(专科)毕业学历退役士兵人数的30%。
6、积极做好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招收退役士兵相关工作。退役士兵是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的重点招录对象。试点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学制2年。完成规定学业学生获得相应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考生报考即定向、定单位,学生毕业一律按入学时确定的定向单位到中西部和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市)级以下政法机关工作,服务一定年限后方可交流。对在服役期间荣立个人三等功以上奖励的退役士兵,报名和录用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应征入伍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后报考试点班的,教育考试笔试成绩总分加10分。
扩展资料:
加大成人高等学校招收退役士兵力度
1、实行加分政策。退役士兵参加全国成人高考,省级成招办可以在考生考试成绩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
2、专升本免试入学。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的普通高职(专科)毕业生,凭身份证、普通高职(专科)毕业证、士兵退役证,可申请免试就读所在省(区、市)的成人高校专升本。 19教育网
参考资料:
退役大学生有哪些优惠政策?近年来,很多退伍的大学生战士回到了学校,有的继续学习,有的去实习,有的去找工作。根据最新的政策,退伍军人享受减免学费、考研加分、就业创业扶持等政策。🧡学科免修🧡退役复学后,可免除公共体育、军事技能、军事理论等科目的学习,并可直接获取学分。🧡更换专业🧡退役大学生在经过学校批准和办理有关手续后,可以在复
我户口是山东省孩子在辽源上学能否在辽源市高考不能,户口在山东孩子在辽源上学是不能再辽源市报考大学的,这是高考的规定,要想在辽源报考就得把孩子的户口落到辽源市,而且落户口的时间还要有限制,你一定要去辽源市教育局问清楚,避免当误孩子的报考。近几年,国家一直在打击高考移民!你可以去当地教育局咨询一下!辽源退役士兵学历提升报名成人高考有优惠政策吗?辽源退役士兵学历提升报名成人高考有优惠政策吗?
宝鸡市退役军人的优惠政策有哪些?军人退役之后,如果想要参加学历教育,可以享受到加分照顾政策。需要说明的是,退役军人不管是参加高考还是成人高考,或者是考研,都可以享受到加分政策。与此同时,除了加分之外,军人参加高考和考研,还可以享受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待遇。大家知道,同样是考试,在考试中能加分和不能加分,优势是不一样的,拥有加分优势的军人,更容易考上。免试入学政策军人在参加学历教育时,
退役军人提升学历政策有哪些优惠?退役军人提升学历政策有哪些优惠?军人退役之后,国家对于退役军人的就业、提升学历、工作安排等,都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果退役军人想要提升学历,能够产生享受到哪些专门的优惠政策呢?今天,就带你一起来了解退役士兵在参加学历教育时,可以享受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些政策从考试加分、免试入学到、学费资助,为退役军人参加学历教育,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加分照顾政策军人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2021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是由省级招生委员会决定。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可在高等学校调档分数线下适当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此外,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高考有4个全国性加分项目,分别是是烈士子女10分,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10分,自主就业退役士兵10分,在服役
烟台退役军人提升学历有什么优惠政策?1.考试加分军人退役之后,如果想要参加学历教育,可以享受到加分照顾政策。需要说明的是,退役军人不管是参加高考还是成人高考,或者是考研,都可以享受到加分政策。与此同时,除了加分之外,军人参加高考和考研,还可以享受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待遇。大家知道,同样是考试,在考试中能加分和不能加分,优势是不一样的,拥有加分优势的军人,更容易考上。2.免试入学军
国家对华侨学生参加高考有哪些优惠政策19.民族自治地区用本民族语文授课的高等学校或专业(类)招生,由自治区或省招生委员会自行命题,组织考试。19用本民族语文授课的高级中等教育毕业生,报考用汉语文授课的高等学校,在参加全国统考时,汉语文由教育部另行命题,不翻译成少数民族文字,并用汉文字答卷;其他各科(包括外语试题的汉语部分)可翻译成本民族文字,用本民族文字答卷。有关省、自治区在考汉语文的同
大学生当兵退伍后考研有什么优惠政策从教育厅了解到,为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国防部征兵办公室、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在原有优惠政策基础上,设立“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将服兵役情况纳入研究生推免生遴选指标体系,将考研加分范围扩大至高校在校生和新生,3项新的关于退役大学生士兵考研的优惠政策。1、设立“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根据实际需求,每年安排一
2024-04-12 21:26:34
2024-05-08 23:03:31
2024-06-29 16:50:56
2024-12-10 14:21:04
2024-04-18 04:28:05
2024-09-15 11: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