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31 04:44:31 | 19教育网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代码是:13801。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前身为1952年创建的黄冈专区农业学校;1958年,升格湖北林业专科学校。
2002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湖北省林业学校升格为湖北生物生态职业技术学院(原湖北省林业学校部分);2004年5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湖北生物生态职业技术学院(原湖北省林业学校部分)改建为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扩展资料:
2015年,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有教职工560人,其中专任教师418人,校内兼课教师108人,校外兼职教师119人,校外兼课教师84 人,生师比达16.28。有博士生导师、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高级职称人员126人,外籍教师3人,楚天技能名师6人。
双师素质教师258人;教师中取得博士、硕士学位的有220多人,6名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名教师享受湖北省人民政府专项津贴,3名教师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此外还建设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的院校代码为10497。
学校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武理工,位于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建设高校,由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学校办学源头起源于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湖北工艺学堂,2000年5月27日由原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武汉工业大学源于1948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军工部工业专门学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之一,1985年更名为武汉工业大学,1998年由原国家建材局所属划转为教育部主管。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源于1946年的国立海事职业学校,历经传承与发展,1993年更名为武汉交通科技大学,隶属原交通部。武汉汽车工业大学源于1958年的武汉工学院,历经传承与发展,1995年更名为武汉汽车工业大学,隶属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占地4000余亩,总建筑面积195.3万平方米;在校本科生36000余人,博士、硕士生20000余人,留学生900余人;教职工5441人;设有24个学院(部),96个本科专业;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39个。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设有24个学院(部),开设本科专业96个,形成以工学为主,理、工、经、管、艺术、文、法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3月,学校共有教职工5419人,其中专任教师325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欧洲科学院院士3人,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1人,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面向全球聘任的战略科学家30人,国家“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万人计划”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20人,湖北省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6人,湖北省“楚天学者”136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1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37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湖北省教学团队9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19年4月,学校拥有国家特色专业15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8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2个,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7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3个、国家国际化示范学院1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4个、湖北高校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5个、湖北省实习实训基地2个;入选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9年12月,学校18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专业入选首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一流特色专业建设点: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船舶与海洋工程、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轮机工程、土木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航海技术、物流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工商管理、动画、产品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安全工程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机械工程、软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力学、电子商务
国家特色专业:车辆工程、通信工程、物流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力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矿物加工工程、轮机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画、工业设计、国际经济与贸易、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物联网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车辆工程、通信工程、物流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力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矿物加工工程、轮机工程、土木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包装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复合材料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海事管理、航海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软件工程、制药工程、自动化
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车辆工程、通信工程、物流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物联网工程、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电工程实验实训中心、船舶运输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水陆运输实验实践教学中心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
国家国际化示范学院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基于科技文化特色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模式创新实验区、基于职业发展教育的全程化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创新实验区、行业背景下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实验中心、力学实验教学示范实验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示范实验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实验中心、机电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船舶运输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艺术设计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汽车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建筑学科实验教学中心、资源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英语语言学习中心
科研机构:
截至2019年4月,学校拥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40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4个;建有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共建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机构230余个,获批建立了学科创新引智基地5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截至2018年4月,有校级科研基地87个。
合作交流:
学校与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荷兰等国家的19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科研合作等关系,聘请了200余名国外著名学者担任学校战略科学家、客座教授和名誉教授等。此外,与国外著名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了16个高水平国际研究合作平台。学校先后建立了材料复合新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环境友好建筑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智能航运与海事安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7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学校与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合作建立的首个海外校区正式运行。2018年,学校与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合作设立武汉理工大学艾克斯马赛学院。
学校经过长期的育人实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思想体系:构筑了“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的大学理想,铸就了“厚德博学、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确立了“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树立了“实施卓越教育、培养卓越人才、创造卓越人生”的卓越教育观。学校致力于为社会培养一代又一代以智慧引领人生、具有卓越追求和卓越能力的卓越人才。
形象标识:校徽
学校校徽包括校标和徽章。
武汉理工大学校标为圆形图案,校标上部自左而右环绕中文校名标准全称,下部自左而右环绕英文校名标准全称,中间主体由三部分组成,表示三校合并在一起合作和并进,形似帆船在海上乘风破浪,喻意武汉理工不畏艰难,开拓进取,同时也是“理工”拼音的前两个字母的大写。
徽章为教职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确定时间为2008年1月。
大学精神:校训
厚德博学,追求卓越
学校坚持以道德精神和学术创新引领大学教育和大学发展,厚德载物,博学笃行,引领大学止于至善之道;不断追求卓越,把学校建设和发展不断推向新的历史高度,朝着崇高的大学理想不懈奋斗,铸就学校的大学精神。
百廿余年,风雨兼程,武汉理工大学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围绕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的崇高大学理想,坚持以特色创优势的发展道路,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招生代码介绍如下:
14119。
湖北科技学院是湖北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全国百所产教融合示范高校、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湖北省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19教育网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学校形成了以医学为传统优势,理学、工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学科体系。学校设有教学学院19个,独立设置的科研机构4个,本科专业64个,国家专业硕士特需项目1个。
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18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170人、博士299人、研究生导师120余人;现有特聘院士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14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6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
学校介绍:
学校有温泉、咸安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861亩,校舍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10万册;设有教学院19个,本科专业64个。
涵盖理学、工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门类。学校拥有服务国家特许项目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个;有各类在校生20000余人,其中研究生197人、留学生176人,有教职工1800余人。
以上就是19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19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9教育网:www.0919edu.com武汉大学有多大?武汉大学占地面积5195亩,建筑面积273万平方米。武汉大学(WuhanUniversity)简称“武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985工程”、“211工程”;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
湖北二师的招生代码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招生代码:14099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教育学、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为支撑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湖北省教师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为“湖北省2011计划”牵头高校和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建设院校。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源于1931年成立的湖北省立教育学院,1944年改建为
高考志愿(江汉大学and广西大学)江汉大学是一所武汉市属大学,其实力和水平还不如你们广西师范学院。所以,选择广西大学或者广西师范大学,一定比选择江汉大学要好得多。江汉大学是由原江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武汉职工医学院、武汉教育学院等几所大专合并组建的一所市属大学,水平比较次。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代码是多少?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代码:11796。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2014年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文科录取分数线最低分是348分。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QingdaoHarbour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是一所由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2010年4月,被交通运输部评为首批“全国交通职业教育示范院校”;2016年2月,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被确定为国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代码11350。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位于广西南宁市中心,是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自治区体育局和教育厅共同管理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成立于1956年6月,1993年3月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截至2015年3月,学校在南宁市相思湖高教园区内规划建设有总用地面积500亩的新校园。设有7个教学单位,17个普通专科专业,有专任教师95人。广西体育高等专
营口理工学院学校代码是多少营口理工学院学校代码是14435,在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信息中,营口理工学院的原始标识码为4121014435,默认取后5位14435为学校代码。学校代码主要用于区分不同学校和不同招生类型,所以不同学校甚至同一学校不同校区代码也不相同。高考以省份为单位进行报名和录取,学校代码由各省市教育考试院负责编排,营口理工学院在全国的招生代码并不一定都是14435
武汉工商学院专业代码武汉工商学院专业代码学校代码:10496拓展资料:武汉轻工大学(WuhanPolytechnicUniversity)原名武汉工业学院,位于湖北省省会城市武汉市,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干,兼备管、理、文、经、农、艺、法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创建于1951年,是全国最早一所培养粮食行业专门人才的学校。该校曾先后隶属于原国家粮食部、商业部
武汉光谷职业学院在湖北的招生代码是多少?武汉光谷职业学院在湖北的招生代码为9820,国际代码为14591。武汉光谷职业学院是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是响应湖北省人民政府推进互联网+,并服务光谷高新产业群成立的一所高等职业学院,也是全国唯一以光谷命名的高等院校。学校下设互联网+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居环境工程学院、人文教育学院5个二级
2024-05-08 23:03:31
2024-12-10 14:21:04
2024-11-21 22:22:51
2024-09-15 11:29:18
2024-04-12 21:26:34
2025-01-27 05: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