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高校专项计划没有专业代号 吉林大学国家专项计划专业代码

2024-04-01 04:30:49 | 19教育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综合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22010183隶属于:教育部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高校专项计划没有专业代号 吉林大学国家专项计划专业代码相关的问题,今天,19教育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高校专项计划没有专业代号 吉林大学国家专项计划专业代码

江南大学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专业代码?

1510 江南大学(无锡)
文史 15人
01 法学3(5200)
02 社会工作2(5200)
03 小学教育(师范类)5 (5200)
04 汉语言文学5(5200)
理工 52人
30 机械工程5 (5800)
31 工业设计2 (6380)
32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3 (5800)
33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5 (5800)
34 人工智能5 (5800)
3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6380)
36 数字媒体技术5(5800)
37 纺织工程5 (5800)
38 环境科学5 (5800)
39 食品科学与工程5 (6380)
40 酿酒工程3 (6380)
41 生物工程3 (6380)
42 临床医学 4 (6800)(五年)

高校专项计划没有专业代号 吉林大学国家专项计划专业代码19教育网

吉林大学国家专项计划专业代码

6830。吉林大学国家专项计划专业代码是6830,高校专项计划专业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康复治疗学,植物生产类;专项计划是一种特殊形式报考计划,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隶属于高考三大招生计划。

高校专项计划没有专业代号 吉林大学国家专项计划专业代码

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能报几个志愿?能报几个专业?

19教育网(https://www.0919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能报几个志愿?能报几个专业?的相关内容。

高校专项计划可以让同学们在高考时录取更有优势,但是在报考高校专项计划的同时,同学们也对它存在许多疑问,例如:“ 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 、几个志愿、几个专业 ” 等问题。本期我将围绕这几个问题为 大家 带来详细的解答。

一、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 几个志愿?

高校专项计划,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确定。

2021年“高校专项”招生工作如期进行中,各校招生简章已全部公布。2021年共有95所招生院校,但每所高校限报数量的要求都不一致,部分院校限报1所,部分院校限报3到5所,少数院校可以全部选择。 (注:1所院校即为1个志愿)

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最早于4月10日起开始报名,报名截止4月底,具体报名时间以各高校实际安排为准。打算参加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的考生请及时关注有关高校的招生消息。在此,我对2021年各高校专项计划名单进行了汇总,供广大考生和家长参考。具体名单如下:

关于高校专项计划填报志愿,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 该校 在录取时如果没有完成招生计划,将进行征集志愿,征集志愿时有可能降分投档。

二、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专业?

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报考专业需要看各个学校的要求,具体有以下两种情况:

1、在参加高校专项计划的审核后会给定专业的院校(即限定专业)

例如,中山大学在通过复试之后是会给定专业的,那你在填报志愿时只能报考这个专业;如若你报考其他的专业,就代表你已经放弃了高校专项计划。

2、没有明确指定专业的院校(含下方两种情况),如果招生专业的个数大于等于6,那么你可以填报6个。

第一,在四五月份申请时,高校没有公布具体专业,那么你就要等填报志愿的时候,只要你能通过审核的院校在你们省份高校专项计划所招收的专业,那么你就都能报考该高校的专业。

第二,在四五月份申请了部分专业,但你可能在当时没有考虑清楚填报专业的顺序,现在想更换一下它们的次序。这完全没有问题,只要相关专业有在你们省份进行招生,那么在这些专业内你可以随意调换顺序,可以不用与申请表上所申请的专业一致。

以上就是关于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相关内容的解答, 希望对 参加专项计划招生的考生 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19教育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19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9教育网:www.0919ed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高校专项计划没有专业代号 吉林大学国家专项计划专业代码”相关推荐
高校专项计划河南省专业代码 吉林大学国家专项计划专业代码
高校专项计划河南省专业代码 吉林大学国家专项计划专业代码

哈尔滨工业大学高校专项计划专业代码0543,根据查询千栀网显示。哈尔滨工业大学高校专项计划专业代码为0543。哈尔滨工业大学坐落于北方冰城哈尔滨市,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由工信部,教育部,龙江省共建的国家重点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的211工程。河南科技学院2019年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认真贯彻高校“阳光招生”工作要求,切实维护学校及考生的合法权益,确保招生工作依

2024-04-07 10:31:16
吉林大学国家专项计划专业代码 江南大学高校专项计划专业代码?
吉林大学国家专项计划专业代码 江南大学高校专项计划专业代码?

国家专项计划大学名单和专业国家专项计划大学名单和专业如下:国家专项计划的大学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1、北京大学:北京大学(英文名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占地面积约7000亩,北大主校区继承自燕京大学,以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而

2024-03-30 15:49:54
高校招生代码 吉林大学国家专项计划专业代码
高校招生代码 吉林大学国家专项计划专业代码

2022年高校招生代码2022年全国高校专业代码大全01学科门类:哲学0101哲学类010101哲学010102逻辑学010103K宗教学02学科门类:经济学0201经济学类020101经济学020102经济统计学0202财政学类020201K财政学020202税收学0203金融学类020301K金融

2024-04-07 02:32:23
高校专项计划专业限制(吉林大学国家专项计划专业代码)
高校专项计划专业限制(吉林大学国家专项计划专业代码)

高校专项计划专业限制地方专项计划考生不是随意选择报考专业的,必须按照地方专项计划确定的招生计划选择报考的专业。没有安排在地方专项招生计划里面的专业不能报考。按照要求,地方专项计划的招生专业由高校从本校具有特色的专业中确定。高校可根据专业办学条件,合理确定各专业的最多录取人数,并在招生计划中公布。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2019专项计划招生专业有林学类、食品科学与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2024-04-01 02:00:36
吉林大学国家专项计划专业代码 高校专项计划专业限制
吉林大学国家专项计划专业代码 高校专项计划专业限制

吉林大学国家专项计划专业代码6830。吉林大学国家专项计划专业代码是6830,高校专项计划专业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康复治疗学,植物生产类;专项计划是一种特殊形式报考计划,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隶属于高考三大招生计划。华北电力大学高校专项专业代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80901;能源与动力工程:080902等。根据查询华北电力大学官网显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0809

2024-03-30 10:17:55
吉林大学国家专项计划专业代码(华北电力大学高校专项专业代码)
吉林大学国家专项计划专业代码(华北电力大学高校专项专业代码)

吉林大学国家专项计划专业代码6830。吉林大学国家专项计划专业代码是6830,高校专项计划专业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康复治疗学,植物生产类;专项计划是一种特殊形式报考计划,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隶属于高考三大招生计划。华北电力大学高校专项专业代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80901;能源与动力工程:080902等。根据查询华北电力大学官网显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0809

2024-03-30 03:42:22
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业代码 江南大学高校专项计划专业代码?
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业代码 江南大学高校专项计划专业代码?

吉林大学国家专项计划专业代码6830。吉林大学国家专项计划专业代码是6830,高校专项计划专业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康复治疗学,植物生产类;专项计划是一种特殊形式报考计划,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隶属于高考三大招生计划。江南大学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专业代码?1510江南大学(无锡)文史15人01法学3(5200)02社会工作2(5200)03小学教育

2024-03-29 17:24:31
吉林大学高校专项计划录取分数线 吉林大学国家专项计划专业代码
吉林大学高校专项计划录取分数线 吉林大学国家专项计划专业代码

吉林大学高校专项计划录取分数线录取分数线其实每一年都是不一样的,这个要根据当年的考研难度以及全省考研人数的多少做出判断。但是可以参考上一年的录取线为今年的准备做打算。网页链接这个是整体的一个分数线表学校简介:吉林大学(JilinUniversity),简称“吉大”,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双一流”、

2024-04-04 16: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