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禹州高校专项计划招生 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能报几个志愿?能报几个专业?

2024-04-04 00:25:19 | 19教育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禹州高校专项计划招生 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能报几个志愿?能报几个专业?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禹州高校专项计划招生 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能报几个志愿?能报几个专业?

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能报几个志愿?能报几个专业?

高校专项计划可以让同学们在高考时录取更有优势,但是在报考高校专项计划的同时,同学们也对它存在许多疑问,例如:“ 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 、几个志愿、几个专业 ” 等问题。本期我将围绕这几个问题为 大家 带来详细的解答。

一、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 几个志愿?

高校专项计划,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确定。

2021年“高校专项”招生工作如期进行中,各校招生简章已全部公布。2021年共有95所招生院校,但每所高校限报数量的要求都不一致,部分院校限报1所,部分院校限报3到5所,少数院校可以全部选择。 (注:1所院校即为1个志愿)

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最早于4月10日起开始报名,报名截止4月底,具体报名时间以各高校实际安排为准。打算参加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的考生请及时关注有关高校的招生消息。在此,我对2021年各高校专项计划名单进行了汇总,供广大考生和家长参考。具体名单如下:

关于高校专项计划填报志愿,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 该校 在录取时如果没有完成招生计划,将进行征集志愿,征集志愿时有可能降分投档。

二、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专业?

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报考专业需要看各个学校的要求,具体有以下两种情况:

1、在参加高校专项计划的审核后会给定专业的院校(即限定专业)

例如,中山大学在通过复试之后是会给定专业的,那你在填报志愿时只能报考这个专业;如若你报考其他的专业,就代表你已经放弃了高校专项计划。

2、没有明确指定专业的院校(含下方两种情况),如果招生专业的个数大于等于6,那么你可以填报6个。

第一,在四五月份申请时,高校没有公布具体专业,那么你就要等填报志愿的时候,只要你能通过审核的院校在你们省份高校专项计划所招收的专业,那么你就都能报考该高校的专业。

第二,在四五月份申请了部分专业,但你可能在当时没有考虑清楚填报专业的顺序,现在想更换一下它们的次序。这完全没有问题,只要相关专业有在你们省份进行招生,那么在这些专业内你可以随意调换顺序,可以不用与申请表上所申请的专业一致。

以上就是关于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相关内容的解答, 希望对 参加专项计划招生的考生 有所帮助

禹州高校专项计划招生 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能报几个志愿?能报几个专业?

高校专项填报志愿步骤

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进程:

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报名流程图:

提示:

1. 流程图仅供参考,请按照高校要求填写报名信息,以实际报名步骤为准。

2. 填报个人信息流程:根据不同的招生类型需要采集不同的信息,以实际报名采集项为准。

3. 填报志愿至准备考试流程:填写顺序、是否必填、填写要求由招生高校自行设置,以实际流程为准,有疑问可向招生高校确认。

4. 报名时建议使用最新版本的IE10+、Firefox、Chrome浏览器进行报名。

详细流程

1、登录:阳光高考网站:

2、注册:首次登陆需要注册学信网账号,注册必须实名,请留家长的常用电话,注册后登录,并选择“高校专项计划招生”

3、填写基本信息:根据左侧列表提示,逐项完成基本信息填写,可能存疑的内容有:

● 考生类型:城市应届、农村应届、城市往届、农村往届四个选项,根据个人情况填写农村应届或农村往届;

● 学科类型:个别省的考生都是“综合课改”

● 照片电子稿:班主任那有毕业证一寸照电子稿,也可以利用“教育考试网”中的“高考报名信息”中的照片。

● 中学信息:例如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江苏清江中学

● 主管教学领导:汤小青 联系电话:咨询各班班主任

● 户籍信息务必与户口本一致,初审结束后会到当地派出所进行户籍审核。

4、填写成绩信息:需要填写的成绩可能包括各学期期末成绩(部分高校要求有单科排名)、英语及选考科目首考成绩、部分高校需要高三最近三次模拟考成绩。关于成绩填写需要关注如下内容:

● 请如实填写各项成绩,由于伪造成绩造成的后果自负;

● 部分高校要求提交成绩单,可根据学校教务处提供的成绩单模板,如实填写个人成绩,并加盖学校公章;

● 成绩来源:教务处已将历次期末考试成绩及最近联考成绩发给班主任,可以到各班班主任处查询;

● 填写单科排名时,高一两次期末考试总人数填写全年级人数,高二以后语文、数学、英语填写全校总人数、选考科目填写相应选考人数;

● 没有开设考试无成绩的科目需要填“无”;

● 参考人数:(根据首考人数确定,可能稍有出入)

清中总人数:752 物理:123 化学:120 生物:472 政治:417 历史:444 地理:640 技术:199

5、填写综合信息:社会实践活动与获奖记录,此处均需要证明材料(荣誉证书之类)。

6、部分高校要求填写推荐信息,没有推荐权限可不填写。

7、志愿填报:完成上述信息填报后,点击“志愿管理”进入下列界面,选择目标高校进行志愿填报。

● 进入高校志愿填报后悔显示该高校“志愿填报说明”,请仔细阅读;选择专业时,部分高校只能选专业大类,在高考志愿填报时根据具体招生计划进行填报;在“是否服从调剂”处,有的高校是默认“是”或者“否”的选项的,请注意查看。

● 检查志愿信息无误后,一定要点击“确认志愿”才算提交成功,提交成功后,系统会提示“志愿确认成功”。

8、下载申请表:每个志愿对应一张申请表,考生下载申请表后,需要本人签字,中学校长签字、盖章。

9、材料上传:根据各高校要求上传所需的材料扫描件,如拍照上传,照片要端正、清晰;

● 上传后点击“完成上传”按钮才能保存成功。上传成功后,等待高校审核,在高校报名时间内,考生可以重新上传申请表。

● 在报名时期间,志愿填报完成提交后如需要修改,可撤销该志愿,重新填报。

10、录取工作:

● 初审:审核通过,名单公示,结果会反馈到学校;

● 部分高校需要组织校测,根据校测结果适当降分录取,请关注各校招生章程;

● 志愿填报:报志愿投档方式为传统志愿, 即大概率只有第一志愿有效,如有申报多个高校通过初审,请谨慎填报;如“高校专项计划”已被录取,将不再参与后续投档,若未被录取,不影响后续的志愿填报与投档。

禹州高校专项计划招生 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能报几个志愿?能报几个专业?

2023年河南地方专项计划报名时间

19教育网(https://www.0919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3年河南地方专项计划报名时间的相关内容。

2023年河南地方专项计划报名时间为6 月30 日8:00 — 7 月2 日18:00。

河南地方专项计划是针对特定群体的高等教育招生计划,旨在给予具备一定条件的学生更多的就学机会。2023年的报名时间从6月30日8:00开始,到7月2日18:00结束。这三天的报名时间为考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提交申请,并确保公平透明的招生过程。 19教育网

在报名开始前,考生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包括准备报名所需的材料和验证身份信息等。在报名期间,考生可以登录相关招生网站或系统,根据指导操作完成报名表的填写和材料的上传。请留意官方的报名指南和相关通知,确保符合报名要求和注意事项。

在报名结束后,相关招生机构会对报名材料进行审核和评估。根据学校设立的招生指标和政策规定,选拔出符合条件的考生。具体的录取结果会在报名结束后进行公示和通知,考生需要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招生信息。

河南地方专项计划介绍

河南地方专项计划是针对河南省具备特殊条件或有特殊人才需求的考生设立的高等教育招生计划。该计划旨在为这部分考生提供更多的就学机会和平等公正的选拔环境,以促进教育的公平与发展。

河南地方专项计划主要针对以下特殊群体:农村学生、贫困家庭学生、少数民族学生、残疾学生等。对于这些群体的考生,该计划在招生政策和录取标准上进行了一定的倾斜和特殊待遇,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接受高等教育。

河南地方专项计划的招生工作通常分为报名、资格审核、考试和综合评价等环节。具体的报名时间、考试科目和要求等会根据学校和年度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考生需要根据学校公布的招生章程和相关政策,按时申请并参加考试。

以上就是19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19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9教育网:www.0919ed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禹州高校专项计划招生 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能报几个志愿?能报几个专业?”相关推荐
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能报几个志愿?能报几个专业? 高校专项计划可以报几个学校几个专业
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能报几个志愿?能报几个专业? 高校专项计划可以报几个学校几个专业

报农村专项,填志愿时能选几个专业1、每个不同省份有不同的高考志愿设置,考生首先要确定自己参加高考的所在省份,然后才能够知道具体可以填报几个志愿。2、例如山东省农村专项计划单设志愿,单设高校代码,志愿设置与本科一批文理类相同。符合条件的考生在填报本科一批志愿时,可同时填报农村专项计划志愿。投档录取时,先投常规计划志愿,再投农村专项计划志愿。批次内生源不足时,将通过征集志愿完成。普通文理类本

2024-04-03 13:58:57
高校专项计划可以报几个学校几个专业 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能报几个志愿?能报几个专业?
高校专项计划可以报几个学校几个专业 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能报几个志愿?能报几个专业?

高校专项计划可以报几个学校几个专业1.一个高校专项计划可以报几个学校?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学校的院校通过初审,是可以报考的,但是能不能填几个学校还要看省里的具体规定。有的学校允许填3~5所,有的学校只能填1所,具体规定要因地制宜。2023年高校专项计划将于4月启动,具体日程以各高校实际情况为准。对高校专项计划感兴趣的同学,要及时关注高校招生新闻。以下是95所高校2023年专项计划

2024-03-29 21:56:35
高校专项计划高校专业 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能报几个志愿?能报几个专业?
高校专项计划高校专业 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能报几个志愿?能报几个专业?

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能报几个志愿?能报几个专业?高校专项计划可以让同学们在高考时录取更有优势,但是在报考高校专项计划的同时,同学们也对它存在许多疑问,例如:“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几个志愿、几个专业”等问题。本期我将围绕这几个问题为大家带来详细的解答。一、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几个志愿?高校专项计划,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

2024-04-09 15:00:38
高校专项计划填专业 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能报几个志愿?能报几个专业?
高校专项计划填专业 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能报几个志愿?能报几个专业?

高校专项填报志愿步骤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进程: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报名流程图:提示:1.流程图仅供参考,请按照高校要求填写报名信息,以实际报名步骤为准。2.填报个人信息流程:根据不同的招生类型需要采集不同的信息,以实际报名采集项为准。3.填报志愿至准备考试流程:填写顺序、是否必填、填写要求由招生高校自行设置,以实际流程为准,有疑问可向招生高

2024-03-30 19:22:45
高校专项计划可以报几个学校 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能报几个志愿?能报几个专业?
高校专项计划可以报几个学校 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能报几个志愿?能报几个专业?

高校专项计划可以报几个学校每个高校要求不一致,大部分院校可同时填报3所以上,仅有8所高校限制2所及以下。甚至有9所可以同时填报9所高校,可以说几乎不存在院校限制,一个学校可以填报专业的数量也有一定限制。高校专项计划报考资格专项计划考生户籍,学籍资格审核由各省,区,市负责组织。各省,区,市要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公安户籍系统,中小学生学籍系统和高考报名系统信息,细化资格审

2024-04-23 07:10:09
石河子高校专项招生计划 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能报几个志愿?能报几个专业?
石河子高校专项招生计划 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能报几个志愿?能报几个专业?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报考政策解读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学院全日制普通招生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及自治区有关高校招生的规定,结合学院的实际,特制定本章程。第二条学院名称: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第三条学院国标代码:13956第四条办学性质: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第五条院校地址:新疆石河子市北五路185号(石河

2024-04-19 20:51:59
高校专项计划专业限制(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能报几个志愿?能报几个专业?)
高校专项计划专业限制(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能报几个志愿?能报几个专业?)

高校专项计划专业限制地方专项计划考生不是随意选择报考专业的,必须按照地方专项计划确定的招生计划选择报考的专业。没有安排在地方专项招生计划里面的专业不能报考。按照要求,地方专项计划的招生专业由高校从本校具有特色的专业中确定。高校可根据专业办学条件,合理确定各专业的最多录取人数,并在招生计划中公布。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2019专项计划招生专业有林学类、食品科学与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2024-04-07 17:47:48
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能报几个志愿?能报几个专业?(高校专项计划专业限制)
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能报几个志愿?能报几个专业?(高校专项计划专业限制)

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能报几个志愿?能报几个专业?高校专项计划可以让同学们在高考时录取更有优势,但是在报考高校专项计划的同时,同学们也对它存在许多疑问,例如:“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几个志愿、几个专业”等问题。本期我将围绕这几个问题为大家带来详细的解答。一、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几个志愿?高校专项计划,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

2024-03-30 2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