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5 18:54:33 | 19教育网
教育部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等五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截止目前,已取消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逐步取消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
在教育部2022年9月1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2019年,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促进公平、规范管理、科学精准”的原则,先后开展了两轮清理和规范高考加分工作,明确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等五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指导各地减少地方性加分项目,进一步降低加分分值。
目前,我国已取消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逐步取消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少数民族加分更加精准。通过清理规范高考加分,实现了“大幅减少、严格控制”的目标。
截至目前,全国29个省份已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其中,前三批14个省份(第一批为上海、浙江;第二批为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第三批为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的新高考已平稳落地。第四批7省区(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甘肃)的新高考将于2024年落地,第五批8省区(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的新高考将于2025年落地。
各方面普遍对新高考改革措施给予积极评价,特别是学生对自主选课选考等改革举措认同度较高。中学和高校普遍认为这一轮改革在促进学生知识结构文理交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因材施教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高考加分政策有它的道理,有些加分是不可取消的,如 烈士子女加分政 策等,但有些加分项是否具有实用性仍需讨论。如本次教育部取消的项目中的体育特长生、科技类竞赛加分等,它们的存在,难免会让学生进行所谓的“内卷”,高中生们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之余还要分心去“卷”竞赛、“卷”特长,如若不然,别人有了加分而你仅靠着裸分,岂不是在起跑线上便落下了一大截?甚至于,这类加分政策有时会被官场、资本钻了空子,成为滋生不公的平台。如此看来,这些项目的取消是大有裨益的。
近年来,各大高校对考生的成绩要求与日俱增,对高中生的学习和心理都造成了不小的压力,而有些加分政策看似唾手可得,不少学生和家长便打起了它们的念头,家长们为了能让孩子考入一个好的大学,为孩子报这个补习班、报那个兴趣班,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将压力一股脑放到孩子的身上,只盼着孩子能够获得加分的资格,但这样的做法往往压垮了孩子的心理,不少高考生不堪重负。教育部取消加分的背后,也正是对这些学生的保护。
有些学生或家长,对于这个政策持否定态度,认为这种做法对自己不利,但笔者认为,取消部分加分或许会对部分受益考生不利,但这不是断了考生的升学之路,而是让学子们更公平地站在同一起跑线竞争,同时减轻学生的压力,让更多学生能够全心全意投入学业中,考生们也不应该将目光放在加分政策上,琢磨着怎样可以剑走偏锋超越他人,而应该将精力投入学习。取消这类加分的背后,不是对特长生、竞赛生的否定,而是对更多考生的保护,减缓内卷、保障公平。
19教育网(https://www.0919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教育部规定哪几类特长生有优待,中考高考都能加分吗?的相关内容。
最近教育部发布最新规定,高考中部分 特长生 取消加分制,高考中艺术、体育特长生不再加分。然而中考的特长生加分,教育部没有统一规定,则是由各省各地区的教育部门自行制定。 19教育网
一些学生选择参加艺术考试是因为他们自己的专业。然而,随着“取消艺术专业学生”的消息传出,许多人的“艺术考试梦”破灭了。随着家长和学校对学生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视,艺术人才不再稀缺。那么取消艺术类的特长生加分及是必然的。而随着对科技教育的重视,科技类学生是教育部正式定义的学生群体,但并非所有具有科技技能的学生都可以他们被称为科技类学生,对科技类学生有很高的要求。
科技专业学生只有七大类,难度都比较大,包括青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设计与生产、第三次模拟考试和一次电学、智能控制、天文观测、生活环境保护和金融技术论坛。科技专业学生主要招收国家急需的人才和未来人才。如果你能成为一名具有特殊科技技能的学生,再加上奖金政策,你将很有可能被名校和重点大学录取,并在七个领域取得优异成绩,许多大学可能会例外。大学生不再受欢迎,即使他们被大学录取,他们也可能面临找不到工作的情况。对他们来说,最好有一门技能。科技专业的学生不仅有自己的技能,还可以凭借自己的身份加分。虽然目前招生人数不多,但招生人数将随着科技生人数的增加而调整。
理工科 学生可以在高考中获得加分,家长也应考虑职业教育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天赋和兴趣。一些学生从小就对科学技术感兴趣,对各种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非常感兴趣。然而,一些学生对阅读和学习更感兴趣,而成为科技专业的学生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容易。因此,家长也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不限制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就像高水平的艺术学生一样,如果他们不从小学习,“半途而废”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家长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才能和能力,为学生选择一条更正确的学习道路!
科技特长生不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且已经被国家相关部门明确界定。如生物环保、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设计与生产等。这些活动不仅需要孩子们的积极参与,还需要考验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例如,是否有扎实的知识基础,是否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对世界前沿科学技术的了解程度,都可以在比赛中充分考虑。其次,意味着那些有能力的人必须能够参与这些活动,牺牲他们更多的学习时间。因此,特长生们往往比其他的孩子付出的更多。但究竟能否走上科技特长生的道路,还是要看孩子的天赋和兴趣。
总而言之,不管选不选科技特长生这条路线,都应该把学习知识作为重点,特长生虽然可以享受中考高考加分,但还是应该重视基础文化课。
以上就是19教育网整理的高考特长生、竞赛生的加分应该取消吗?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19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9教育网:www.0919edu.com取消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吗教育部:已取消体育特长生等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2019年,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促进公平、规范管理、科学精准”的原则,先后开展了两轮清理和规范高考加分工作,明确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等五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指导各地减少地方性加分项目,进一步降
高考加分的政策应该取消吗?我认为高考加分政策不应该被取消,但应该被整改。高考加分的本意是为了促进公平,而并非是为了拉开差距,但是由于信息资源的不对等,造成了有的人虽然成绩一般,但是靠着比较完善的信息登上了名校,而有的人虽然同样努力,却没办法考上好一点的学校。在我们小的时候还在埋头学习的时候,有的同学就已经开始抄近道了,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去参加那么多的补习班。有的时候我们甚至会
高考特长生加分政策取消了吗?取消了不加分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已取消,保证教育公平这5项分别是部分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以及思想道德方面有突出表现且受到了相应奖励,这5类高中生将不会再加分。高中三年时间,转瞬即逝,希望学生们都能把握好读书的机会,美好的明天,靠的是自己努力,唯有吃的得了学习苦,将来才有好的前途。特长生和普通生高考有什么区别
高考是要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吗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相关规定,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通知》明确了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六项重点任务。一是全力保障高考工作安全平
高考取消奥赛加分吗?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放下了“狠话”,表示这一次要彻底割断各类考试、竞赛和招生的联系,既要“砍断教师和培训机构在教学方面的联系纽带”,同时又要割断义务教育阶段各科超前的教学培训,让“学生痛恨、家长无奈、机构赚钱”的校外违规培训得到清理,给学生减轻校外负担。随后,教育部印发2018年高校招生通知,宣布“全面取消奥赛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奥赛从高考的“指挥
为什么今年高考取消特长生加分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今年将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取消特长生加分是人心所向,农村办学条件简陋,学生们没条件、没机会学习各种特长,他们具有的特长又不能获得高考加分。这样,农村学生自然难以获得高考加分,在高考录取中拼不过城里学生,结果是城乡教育鸿沟越拉越大,“读书无用论”在一
高考取消艺术特长生是真的吗高考取消艺术特长生是真的吗:是真的在2021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2024年起,高校将停止高考招生环节中的高水平艺术团招生,改为从校内选拔具备艺术特长的学生加入学校艺术团。也就是说,从2024年以后艺术特长生只能从参加过高考,并且进入该校,通过遴选环节而产生。
竞赛获奖高考加分吗?获得全国生物竞赛铜牌,高考可以加分吗?这是毋庸置疑的,像这种全国性的竞赛的话,一般在高考当中都可以加分的,但是每个省份对于高考竞赛加分的政策都不一样,具体还是需要看哪个省发布的加分政策,因为每个省的情况不一样,所以就导致了他们的加分政策也是不一样的,并非所有的省份都有这个加分,政策还是要去查一下当地的加分政策按照常理来说应该是可以加分的。德智体美劳为什么会有
2024-05-08 23:03:31
2024-04-12 21:26:34
2024-06-29 16:50:56
2024-12-10 14:21:04
2024-04-18 04:28:05
2025-01-20 18: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