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什么是甲骨文?说一下甲骨文的发现过程

2024-06-23 00:25:26 | 19教育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什么是甲骨文?说一下甲骨文的发现过程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甲骨文?说一下甲骨文的发现过程

什么是甲骨文?说一下甲骨文的发现过程

一片甲骨惊天下

甲即龟甲,骨指曾骨。商代晚期(公元前14~前11世纪),商王常用甲骨占卜吉凶,卜毕将所问之事或所得结果刻(或写)在其上,称甲骨文。因商代甲骨文不见于古代史书记载,所以学者命名不一,有龟卜文、契文、殷契、甲骨刻字、殷墟文字、贞卜文、殷墟卜辞等各种名称。 商朝 灭亡,“失国霾卜”,商代甲骨即不为世人所知。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北京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生病,从宣武门外菜市口达仁堂中药店买回一剂中药,其中有“龙骨”,王懿荣见其上刻有字,倍感惊奇,于是立即命人到药店把有字的“龙骨”全部买回。后来,有个化名为“汐翁”的将这一事实写了《龟甲文》,在1931年北平出版的《华北日报·华北画刊》上发表。此后,人们便以为这是甲骨文发现的文字依据,其实甲骨文发现也有个认识过程。

罗振常在《洹洛访古游记》“宣统三年二月二十三日条”中说:

此地埋藏龟骨,前三十余年已发现,不自今日始也。谓某年某姓犁田,忽有数骨片随土翻起,视之,上有刻画,且有作殷色者,不知为何物。北方土中,埋藏物多,每耕耘,或见稍奇之物,随即其处掘之,往往得铜器、古泉、古镜等,得善价。是人得骨,以为异,乃更深掘,又得多数,姑取藏之,然无过问者。其极大胛骨,近代无此兽类,土人因目之为龙骨,携以视药铺。药物中固有龙骨、龙齿,今世无龙,每以古骨充之,不论人畜。且古骨研末,又愈刀创,故药铺购之,一斤才得数钱。骨之坚者,或又购以刻物。乡人农暇,随地发掘,所得甚夥,检大者售之。购者或不取刻文,则以铲削之而售。其小块及字多不易去者,愁以填枯井。

可见,在1899年前数十年间,小屯村民就在附近的耕地里见到骨甲。加拿大长老会驻安阳牧师明义士在其著《甲骨研究》中说:

起初有人收藏甲骨,可不知道出处。在1899年以前,小屯人用甲骨当药材,名为龙骨。最初发现的甲骨,都经过潍县范氏的手。范氏知道最详。先时范氏不肯告人正处,如告刘铁云汤阴牖里。余既找到正处,又屡向范氏和小屯人打听,得知前清光绪二十五年以前,小屯有剃头商名李成,常用龙骨粉作刀尖药。此地久出龙骨,小屯居民不以为奇。乃以骨片、甲版、鹿角等物,或有字或无字,都为主骨。当时小屯人认为字不是刻上的,是天然长成的。并说有字的不好卖,刮去字药店才要。李成收集龙骨,卖与药店,每斤制钱六文。

小屯村民在1899年前就发现了甲骨文,当然这种发现是一般的发现,不是科学意识上的发现。古董商云集小屯收购甲骨后,转售于北京等地。1899年王懿荣亲自鉴定甲骨实物,有目的的进行搜索和研究。从此,殷墟甲骨文才为世人所知和重视。



早期甲骨文的搜集和流散

自1899年王懿荣发现殷墟甲骨文以后,国内一些学者开始购藏。王懿荣不仅是甲骨文的发现者,而且也是第一个购藏甲骨的学者。1899年秋,他从古董商范维卿手中购得12片。1900年春,又从范维卿处购得800多片。同年,古董商赵执斋也将甲骨数百片售与王氏。至王殉难时,先后3批共购藏甲骨1500片。王懿荣所藏甲骨,大部分由其子王翰甫转卖给刘鹗,一部分赠天津新学书院。

1899年秋,王懿荣将甲骨“名之曰龟版”后,范维卿携带甲骨到天津出售。

殷墟遗址及墓葬分布示意图

王襄(1876~1965),字纶阁,号簠室,与孟定生最初购约五六百片。后来王襄又在京津两地相继购得甲骨4000余片。王襄购藏甲骨历经曲折,在保存祖国文化珍品方面,表现了爱国主义的高尚品质和民族气节。

据董作宾、胡厚宣编著的《甲骨年表》载:当时收买甲骨的还有端方。端方是清朝的封疆大吏,官至总督。1899年,古董商范维卿为端方购买古物到安阳,见刻有字的甲骨,于是购买若干片回京交给端方,端方十分高兴,按每字银2两5钱付酬。因此,范维卿竭力为其收购。

刘鹗,字铁云,江苏丹徒人。晚年曾著小说 《老残游记》 。他从王懿荣之子王翰甫处买千余片。从定海方药雨处得300多片;古董商赵执斋在鲁、冀、豫一带为其收购3000余片;刘鹗又派其三子大绅亲往河南购买千余片。刘鹗购藏甲骨在5000片以上。

罗振玉(1866~1940),字叔言,一字叔蕴,号雪堂,晚年又号贞松老人。祖籍浙江上虞,生于江苏淮安。罗振玉曾在刘鹗处当过家庭教师。1901年,罗振玉在上海刘鹗处始见甲骨文墨本,惊叹这是“汉以来小学家若张(敞)、杜(林)、杨(雄)、许(慎)诸儒所不见”的文字,劝刘氏编《铁云藏龟》出版,并亲为作序协助刊行。这是罗振玉与殷墟甲骨文发生密切关系的开端。当时,罗振玉认为尽量搜集出土的甲骨是当务之急,他在《殷墟书契·序》中说:“宝物之幸存者有尽,又骨甲古脆,文字易灭……不汲汲搜求,则出土之日,即澌灭之期,矧所见未传,考释亦讵可自信,由此观之,则搜求之视考释不尤急欤!”

从1906年开始,罗振玉个人着手搜集甲骨。先是通过古董商购买甲骨。在确知甲骨的真正出土地点在安阳的小屯后,遂于1910年派人前往小屯“瘁力以购之,一岁所获,殆逾万”。1911年又“复命弟子敬振常、妇弟范恒斋兆昌至洹阳采掘之,所得又再倍焉。”1915年他又亲赴安阳小屯实地考察。罗振玉广泛搜集,至1928年已收藏甲骨3万片以上。他收藏的甲骨不仅数量超过了别人,而且还有很多精品。另外,罗振玉搜集甲骨,“与从来古董家的习尚稍有区别,他不仅搜集有字的骨片,而且还注意搜集与骨片同时出土的各种器物。”

据学者统计,从1899~1928年的30年间,各家收藏甲骨的数字是:

王懿荣约1500片

王襄、孟定生约4500片

刘鹗约5000片

罗振玉约30000片

其他各家约4000片

在国内学者们致力于搜集殷墟甲骨文的同时,欧美一些国家和日本的有关人士,利用中国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也染指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品--殷墟甲骨文。他们使用各种手段,私自收购、非法转售或运往国外,使许多有字甲骨流散到外国。

最早搜集殷墟甲骨文的外国人,是美国长老会驻山东潍县的传教士方法敛(1862~1914)和英国浸礼会驻山东青州的传教士库寿龄(1859~1922)。1903年两人合伙从古董商手中购买很多甲骨,将其中400片转卖给英国人在上海主办的亚洲文会博物馆,从中牟取暴利。1904年又从古董商手中购得大批甲骨。1906年后陆续将大批甲骨倒卖给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国卡内基博物院、苏格兰皇家博物院、大英博物院、美国斐文尔德博物院等单位。

1908年,英国驻天津总领事金璋(1854~1952)在山东等地收购甲骨。1909年,德国人威尔茨在 山东青岛 私自收购甲骨711片,这批甲骨流散到德国柏林民俗博物院。卫礼贤(1873~1930)购买72片,倒卖给瑞士巴骚民俗陈列馆等单位。



加拿大长老会驻安阳牧师明义士(1885~1957),从1914年开始考察殷墟收购甲骨。在外国人中,明义士私自收购甲骨最多。1917年他自称收藏甲骨5万片。后来又将小屯村出土的一坑甲骨全部购买,实际上他所购藏的甲骨超过5万片。其中一部分非法运往国外,一部分埋在山东济南齐鲁大学的一个教师住宅的地下室。1952年开展“三反”运动时,当事者英国林森(字仰山)交待此事。遂挖出140多箱古物,内有甲骨8080片,其中有字的共3668片。另外,未运走留在国内的还有南京博物院2369片,北京故宫博物院20364片。据说,明义士购藏的甲骨,在军阀混战时期被毁掉一部分,具体数字不详。

日本人林泰铺从1905年开始搜集甲骨,1918年还亲临安阳殷墟了解甲骨及其它古器物的出土情况,并私自收买甲骨和古器物。三井源右卫门、河井荃庐、堂野前种松等人也通过各种渠道收购一批甲骨。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流散到国外的情况,据著名的甲骨学家胡厚宣统计:日本12443片,加拿大7802片,英国3355片,美国1882片,联邦德国715片,苏联199片, 瑞典 100片,瑞士99片,法国64片,新加坡28片, 比利时 7片, 南朝鲜 6片。12个国家和地区共收藏2.67万片。殷墟出土甲骨的其余部分分藏于中国大陆和台湾及港澳地区。

甲骨文的发掘与研究

殷墟甲骨文从1899年被王懿荣发现,至今共出土甲骨15万片以上,著录甲骨文资料的专著已达百种。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互为促进。其间,经历了非科学发掘时期、科学发掘时期和进一步发展时期3个阶段。



非科学发掘时期

这个时期,小屯村民私挖甲骨售与古董商,再转卖给私人,同时大批甲骨流散国外。主要研究成果是甲骨出土地的考定和文字的释读。

小屯村民的私人挖掘1899年甲骨文被发现后,国内一些学者多方购买收藏,尤其是外国人的染指,使甲骨售价日益增涨。古董商便云集小屯村收购转卖,促使村民大肆挖掘。

据《甲骨年表》和《甲骨学六十年》记载,1899年至1928年春,小屯村民有9次较大规模的挖掘。

第一次,约在1899年至1900年。王懿荣从古董商范维卿和赵执斋手中购买的一批甲骨,范维卿为端方收购的,可能均为小屯村民所挖掘。

第二次,1904年冬,地主朱坤率佃农在小屯村北洹河南岸朱氏土地中,搭席棚,垒炉灶,挖掘甚久,获甲骨数车。霍文元、刘金声等与朱坤因挖掘之地发生争执,双方械斗不可开交,只得到县衙解决,县署遂下令禁止挖掘。这次挖掘出的甲骨为罗振玉、黄浚、徐枋,美国的方法敛,英国的库寿龄、金璋所收藏。

第三次,1909年春,小屯村前张学献地内,因挖山药沟发现甲骨。村人闻讯后相约到此地挖掘,获“马蹄儿”及“骨条”甚多。特别是“骨条”,是胛骨刻辞较多者。这次村人挖掘,未经张学献允许,其母大骂,双方殴打致头破血流,后经人调停,双方才罢休。

第四次,1920年北方5省遭旱灾,小屯村民为生活所迫,不约而同到村北洹河岸挖掘甲骨出售,借以度日。附近的不少村民也参加挖掘。

第五次,1923年春,张学献在村中的菜园内挖掘,雇何国栋为帮工,出土2块有字的大骨版。何国栋暗记下挖掘地点。

第六次,1924年,小屯村民在筑墙时发现一坑甲骨,其中有不少大块,全部由明义士私自收买。第七次,1925年,小屯村民在村前大路旁挖掘,获甲骨数筐,其中胛骨有长至尺余者,多售与上海古董商。

第八次,1926年3月,张学献被土匪绑票,需用巨款才能将人赎回。小屯村民乘机与张家协商,在其菜园内挖甲骨对半分,张家应允。参加者有数十人,忽然塌方,将4人埋于土中,经抢救才免于死亡。这次挖掘因此而结束,所挖掘的甲骨都被明义士收买。

第九次,1928年春,安阳驻军冯玉祥部与退守河北复来反攻的奉军交战,使小屯等村农民不能按时播种。4月战事结束,村民无以为生,相约在小屯村南路旁及麦场中大举挖掘,所得甲骨多数售与上海、开封商人。

以上这9次是小屯村民自发的结伙挖掘。此外,个人也以挖掘甲骨出售来谋生。还有个别人以挖掘甲骨出售为终生职业,如李成专业理发,业余就挖掘甲骨出售。

小屯村民挖掘的甲骨卖给古董商或明义士,其中有一部分被运往国外,使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品受到严重损失。为使世人认识甲骨,一些学者在积极搜集的同时,开始著录成书,刊行问世。

殷墟甲骨文的第一部著录书是《铁云藏龟》,著者刘鹗。他从自己购藏的5000余片中,挑选1058片,编成《铁云藏龟》6册,1903年由抱残守缺斋石印出版。书中虽未对甲骨文作深入研究,且又印刷不精,拓本漫漶不清,但它是甲骨文发现以后的第一部著录书,在甲骨学发展史上具有开创之功。



罗振玉的甲骨文著录书主要有:

《殷墟书契》,亦称《殷墟书契前编》,8卷,1913年以珂罗版精印出版,收录甲骨2229片。

《殷墟书契菁华》,1914年出版,收录甲骨68片,其中4片大的牛骨,正反两面都有字,为武丁时期。其上刻的字笔锋雄劲,大字涂朱,内容丰富,记事详细,不仅是重要的史料,而且也是罕见的艺术珍品。

《殷墟书契后编》上下2卷,1916年3月影印本。收录甲骨1104片。

另外,还有明义士的《殷墟卜辞》(1917年),收录甲骨2369片;姬佛陀的《戬寿堂所藏殷墟文字》(1917年),收录甲骨655片;王襄的《簠室殷契征文》12卷(1925年),收录甲骨1125片,按内容分为天象、地望、帝系、人名、岁时、干支、贞类、典礼、征伐、游田、杂事和文字。日本的林泰辅编《龟甲兽骨文字》(1921年),收录甲骨1023片。

甲骨出土地点的考定甲骨文发现后,由于学者的购藏和外国人的收买,使甲骨的售价日增。古董商为了垄断甲骨的转售,以便从中牟取暴利,有意把甲骨文的真正出土地点隐瞒起来,讹言出土于某地某地,使人们一时信以为真。如甲骨文的发现者王懿荣认为甲骨文出土于河南汤阴。刘鹗也相信甲骨文出土“在河南汤阴县属之古牖里城”的传言。罗振玉也说:“光绪己亥,予闻河南汤阴发现古龟甲兽骨。”他还讲了关于甲骨文出土于汤阴之说的由来,“龟甲兽甲,潍县估人始得之,亡友刘君铁云问所自出,则诡言得之汤阴。”罗振玉受“估人讳言出卫辉”说的影响,一度认为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卫辉。某些外国人,如日本的林泰辅在其《清国河南汤阴发现之龟甲兽骨》(1909年)和富冈谦藏在《古羑里城出土龟甲之说明》(1910年)中,都将汤阴视为甲骨文的出土地。美国方法敛轻信古董商赵执斋之言,把卫辉府附近的古朝歌城当作甲骨文等古物的出土地。

罗振玉经过多年的探寻,直至1908年才访知甲骨文真正出土地为“洹滨之小屯”。此后,罗振玉不仅派古董商到小屯村为其收购甲骨,而且还“命家弟子敬振常、妇弟范恒斋兆昌,至洹阳采掘之”。1915年又亲赴安阳小屯作实地考察。对甲骨文真正出土地点的考定,是罗振玉研究甲骨的成就之一,也是这个阶段重要研究成果之一。

甲骨文是什么时代的遗物,学者们对此也有个逐步探索认识的过程。甲骨文的发现者王懿荣认为甲骨文字在“篆籀之前”。刘鹗在1903年考证甲骨文是“殷人刀笔文字”,为商代遗物。罗振玉在1903年把甲骨文称之为“夏殷之龟”。孙诒让也说甲骨文是周朝以前的文字。学者的看法虽有差异,但大体都认为是公元前21世纪至前11世纪的夏商两代的遗物。

1910年,罗振玉把甲骨文出土地点考证为“武乙之墟”,又论证了“于刻辞中得殷帝王名谥十余,乃恍悟此卜辞者,实为殷王朝之遗物”。1915年他在《殷墟书契考释》中说:今安阳小屯即“洹水故墟,旧称亶甲。今证之卜辞,则是徙于武乙去于帝乙”,这时他已将小屯确定为武乙、文丁、帝乙3世之都城。王国维《说殷》中指出:“今龟甲兽骨出土,皆在此地(指小屯村),盖即盘庚以来之旧都……帝乙之世,尚宅殷墟。”他把甲骨文的时代具体定为盘庚迁殷到帝乙。继而又经过不少学者的深入研究和考证,认为殷墟非因水患而迁都,实由亡国而废弃,许多晚期卜辞的时代不是止于帝乙之世,小屯村一带即是《竹书纪年》所记载的“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后经考证为254年)的都城所在地。而在小屯村出土的甲骨文,是盘庚迁殷至纣灭国8代12王的遗物。



甲骨文出土地点的考定和具体时代的确定,为后来科学发掘殷墟和对甲骨文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对甲骨文的研究与考释殷墟甲骨文字释读的第一部著作是《契文举例》2卷。撰者孙诒让(1848~1908),字仲容,号籀庼,浙江瑞安人,清光绪十二年(1866年)任刑部主事,不久去职,一意著述。他是晚清著名的经学家和金石学家。孙诒让看到《铁云藏龟》后,惊叹地说:“不意衰年睹兹奇迹。”于是用两个月的时间细为校读,依据《铁云藏龟》著录的甲骨文材料写成《契文举例》,全书分十章:日月第一、贞卜第二、卜事第三、鬼神第四、卜人第五、官氏第六、方国第七、典礼第八、文字第九、杂例第十。这也是对甲骨文内容进行分类研究的尝试。该书考释的文字虽有不少欠妥之处,但在甲骨学史上“筚路椎轮”之功还是应该肯定的。该书虽于1904年写成,但10年后即1913年才与世人见面。1905年,孙诒让又写了《名原》2卷,从甲骨文的字形来探讨中国古文字的沿革变化,开了以甲骨文考证古文字的先例。

罗振玉不仅在甲骨文的收藏方面有很大贡献,而且在对甲骨文进行研究和文字考释方面也成绩显著。其代表作是1915年1月王国维手写石印的《殷墟书契考释》,全书分为:都邑第一、帝王第二、人名第三、地名第四、文字第五、卜辞第六、礼制第七、卜法第八。12年后即1927年又出增订本。所释文字,1915年初印本为485个,增订本为571个。他在该书中提出了“由许书以上溯古金文,由古金文以上窥卜辞”的研究方法,并主张考释文字应注意卜辞辞句的通读和分类,这在甲骨学研究初期是一大进步。王国维说自殷墟甲骨文发现后,“审释文字,自以罗氏为第一,其考定小屯为故殷墟,及审释殷帝王名号,皆由罗氏发之”。郭沫若高度赞扬说:“甲骨自出土后,其搜集、保存、传播之功,罗氏当成第一。而考释之功亦深赖罗氏。”对《殷墟书契考释》一书推崇备至。

王国维(1877~1927),字伯隅、静安,号礼堂,后改称观堂,浙江海宁人。1927年5月3日自沉于颐和园中的昆明湖。王国维一生对考古学、古文字学和古史研究方面有很大贡献。

王国维研究商代甲骨,最早突破文字考释的范围,将其作为原始史料,用以探讨商代的历史、地理和礼制。1914年手抄罗振玉的《殷墟书契考释》脱稿后,为之作《后序》。1915年撰《殷墟卜辞中所见地名考》。1916年写《殷礼征文》。上海英籍犹太人哈同的妻子罗迦陵购得刘鹗旧藏甲骨千余片,从中选其优者605片,编成《戬寿堂所藏殷墟文字》,署名为姬佛陀,实为王国维编次和考释。1917年,王氏发表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和《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在这两篇名作中考证了卜辞中商代先公先王名字,进而论证了商代先公先王的名字不见于卡辞的很少。

王国维是从称谓判断卜辞年代和进行甲骨缀合的第一人。他首先发现《戬》1·10与《殷墟书契后编》中8·14为一骨之折,予以拼合。并发现报乙、报丙、报丁的世次与《史记·殷本纪》和《三代世表》不同,考证报以后的世次当为报乙、报丙、报丁、主壬、主癸,而《史记·殷本纪》误写为报丁、报乙、报丙,第一次纠正了《史记·殷本纪》中个别世次的错误,同时也证实了《史记·殷本纪》和《世表》所载商王世系的可靠程度。

1925年,王国维所著《古史新证》出版。该书指出由于地下材料的出土,“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以实录”,强调要将地下的新材料与文献材料并重。

王国维继罗振玉之后,在甲骨文字的考释方面,特别是以地下出土的甲骨卜辞与文献资料相印证,并与商史研究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大成绩,进一步提高了甲骨文的学术价值。由于罗、王等人的潜心研究,使甲骨文可读可识的字数与日俱增。

这个时期,一些甲骨文的字典也相继问世。如王襄的《簠室殷契类纂》(1920年)收可识甲骨文字873个,这是第一部甲骨文字典。商承祚的《殷墟文字类编》(1923年),收可识甲骨文单字789个。甲骨文字典的编写出版,为学习和研究甲骨文提供了方便。

有些学者还发表了对甲骨文单字进行考释的论文,如罗振玉于1920年写的《释叔》、《释爱》等等。



科学发掘时期

这个时期主要是由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对殷墟进行科学发掘。

15次科学发掘

1928年10月13日至1937年6月19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对殷墟进行了15次科学发掘,其中殷代王都即小屯村发掘12次,殷代王陵即西北冈发掘3次。除上述两地外,还在小屯村附近的12个地方的遗址上进行了发掘。15次发掘得甲骨24918片。这些科学发掘的甲骨,有明确的坑位和同出的器物,绝对排除了伪片。

抗日战争爆发后,殷墟的科学发掘被迫停止。

科学发掘所得甲骨文的著录书

《殷墟文字甲编》董作宾编著,1948年4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董作宾作序,李济作跋。该书收录甲骨,除少数朱书影印外,全部为拓片。拓片计:甲2513片,骨1425片,还有3件兽头刻辞及1件鹿角器,共3942片,每片都附有发掘次数及原编号。所收录的甲骨,是第1~9次发掘所获。

《殷墟文字乙编》上、中、下3辑上辑1948年10月出版;中辑1949年3月出版;下辑1953年12月出版。董作宾编著,上辑有董作宾序。3辑全部为拓本,是殷墟第13~15次发掘所得甲骨中的9105片。极少数朱书者为影印。每片编号下皆附有坑位登记号。

另外,河南省博物馆发掘殷墟获甲骨计3656片,选其中800片编为《殷墟文字存真》1~8集(1931年),930片由孙海波编为《甲骨文录》(1938年1月)。

传世甲骨的著录书主要有董作宾的《新获卜辞写本》(1928年12月),收录甲骨381片;容庚的《殷契卜辞》(1933年5月),收录甲骨874片;罗振玉的《殷墟书契续编》(1933年9月),收录甲骨2016片;商承祚的《殷契佚存》(1933年10月),收录甲骨1000片;方法敛的《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1935年),收甲骨1687片。

甲骨文分期断代的研究董作宾1931年在《大龟四版考释》中提出坑层、同出器物、贞卜事类、所祀帝王、贞人、文体、用字、书法8项标准,对甲骨文进行断代。特别是首创“贞人说”,作为甲骨文断代的一个重要标准。1933年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中,将殷墟出土的殷代甲骨文分为5个不同时期,即第一期:武丁及其以前的盘庚、小辛、小乙;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廪辛、康丁;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分期的标准有10项,即世系、称谓、贞人、坑位、方国、人物、事类、文法、字形、书体。将殷墟出土的10多万片甲骨文,分为前后5个不同时期,不仅对研究商代后期各阶段的历史,而且对探讨文字体、文例的变化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甲骨文断代研究例》的发表,是甲骨文研究中一件划时代的大事。

郭沫若对甲骨文的研究郭沫若从1928年开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研究甲骨文,并用甲骨文材料探讨商代历史。在甲骨文研究方面,不仅结出丰硕之果,而且开创了新局面。

1927年以后,郭沫若旅居日本,潜心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同时注意搜集研究殷墟甲骨文,并用甲骨卡辞的资料研究商代历史。1930年3月出版《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其中《卜辞的古代社会》即以甲骨卜辞为资料阐述商代的社会面貌。

《甲骨文字研究》,1931年出版,共收考释文章17篇。1952年重印时,删去9篇,加1篇共9篇,又加重印弁言。在弁言中讲,通过考释文字“来了解殷代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另外,在文字考释上也有创见。

《卜辞通纂》,1933年5月日本东京文求堂影印出版。郭沫若编撰该书的目的是“选择传世甲骨之精粹者,重新加以排比之,并一一加以考释,以便观览。”正文著录甲骨792片(书中编号为800片,但缺340~347号),按干支、数字、世系、天象、食货、征伐、田游、杂纂编排。别录之一著录甲骨42片,别录之二著录甲骨87片,均为照片,是日本11家藏品。考释中有不少新见解,且简明通俗,是初学甲骨文的一部较好的入门书。

《殷契粹编》,1937年5月日本东京文求堂石印。1965年5月科学出版社出版。1965年新版拓片印刷清晰,又按甲骨原形拓出,因而有的拓片字数增加,胡厚宣考释新增的字列表附书后。全书由于省吾校阅,于氏的一些看法,录于眉批。该书收录的甲骨从刘体智所藏选1595片,加以排比和考释。该书与《卜辞通纂》著录的甲骨都是1928年前传世的精品,其中不少是罗振玉诸家所未知或遗误者,又考释多有创见。所以,两书出版后,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胡厚宣甲骨文著录抗日战争期间出土甲骨的搜集和著录,胡厚宣作出了重大贡献。抗战胜利后,胡厚宣从四川到京、津、沪、宁一带,努力搜集流散的甲骨并予以整理,50年代先后出版:《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1951年4月),收录甲骨1141片;《战后南北所见甲骨录》(1951年9月),收录甲骨3276片,大部分为第一次著录的新材料;《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1954年),收录甲骨5642片;《甲骨续存》(1955年),上编2册为拓本,著录甲骨2755片,下编1册为摹本,收甲骨998片,全书共著录甲骨3753片。



胡厚宣在搜集著录甲骨的同时,还结合甲骨文资料,对商史和甲骨学中许多重要课题进行全面研究。据统计,到1949年10月,他的论著达54种,其中不少名篇收入《甲骨学商史论丛》,这部被誉为甲骨学史上“空前的金字塔式的论文集”,在中外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

什么是甲骨文?说一下甲骨文的发现过程

春秋鲁国思想家曾子简介,曾子杀猪的故事讲的是什么?

人物生平

夏禹之后

黄帝的第25子叫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鲧,鲧生禹。禹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国号夏后氏。夏朝建都于阳城,即今河南登封县的东南部。夏王少康封其次子曲烈为甑子爵,在甑建立国,曾姓自此发源。国历经夏、商、周,直到春秋,即前567年被莒国灭。太子巫出奔鲁国南武城定居。其后代用“”为氏,除去邑旁(阝),表示离开故城,不忘先祖,称为“曾”,玄孙即曾子。

师从孔子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10月12日(周敬王十五年、鲁定公五年)。

公元前494年(鲁哀公元年)曾参,常随父学诗书,有“伏案苦读”之说。公元前492年(鲁哀公三年),“躬耕于泰山之下,遇大雨雪旬日不得归,因思父母,而作梁山之歌。”(见《淮南子》)

公元前490年(鲁哀公五年),十六岁的曾参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

公元前482年(鲁哀公十三年),孔子的高才弟子颜回病故,曾参就成了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

公元前480年(鲁哀公十五年),孔子呼而告之,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孔子亲以《大学》授曾参。

孔子托孤

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曾参二十七岁。是年,孔子卒,终年七十三岁。曾参若父丧而无服,守孔子墓。孔子临终将其孙(孔鲤之遗孤)子思托付于曾参。

公元前476年(鲁哀公十九年)曾参三十岁。三年守墓过后,孔门弟子子夏、子游、子张认为有若面貌很像孔子,要把有若当孔子来事奉,强叫曾参同意。曾参拒绝说:“这样做不可。老师的德行像长江的水洗过,像秋天的阳光晒过,清净洁白,无以复加,怎么只求面貌像似呢?”(见《孟子·滕文公上》)

公元前475年(鲁哀公二十年)曾参三十一岁。父病故时,曾参“泪如涌泉,水浆不入口者七日”,以后“每读丧礼则泣下沾襟”(见《礼记》)

拒入仕途

公元前468年(鲁哀公二十七年)曾参三十八岁。武城大夫聘曾参为宾师,设教于武城。

公元前456年(鲁悼公十一年)曾参五十岁。时齐聘以相,楚迎以令尹,晋迎以上卿,曾子皆不应命。

公元前455年(鲁悼公十二年)曾参五十一岁。鲁悼公十三年(公元前454年)曾参五十二岁。

公元前446年(鲁悼公二十一年)曾参六十岁。与子夏、段干木等设教于西河一带。

病逝鲁国

公元前436年(鲁悼公三十一年)曾参七十岁。是年,曾参有病卧床不起,把弟子们叫到跟前说:你们掀开被子,看看我的脚和手,都保全得很好吧!我一生正像《诗经》上说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心谨慎,以保其身。从今以后,我知道身体能够免于毁伤了。小子们,要记住啊!并且他自言自语地说,君子修养之道贵在三条:“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这三条我能做到吗?始终不忘修养功夫。(《论语·泰伯》)

公元前435年(鲁悼公三十二年)曾参七十一岁。一天夜里,病危中的曾子,突然想起身下铺着一领华美的席子,是鲁大夫季孙氏送给他的。他认为,自己一生没做到大夫,不应铺大夫的席子,于是就招呼儿子们把席子换下来。没等换上的席子铺好,他就去世了,终年七十一岁。

主要思想

修齐治平

曾子著作《大学》,开宗明义提出了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政治哲学体系。

人为贵

《曾子·天圆》中指出:

“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神灵者品物之本也。阴阳之气各从其行则静矣。偏则风,俱则雪,交则电,乱则雾,和则雨。阳气胜,则散为雨露;阴气胜,则凝为霜雪。阳之专气为雹,阴之专气为霰。霰雹者,一气之化也。”

《曾子·天圆》认为毛虫羽虫是阳气化生的,介虫、鳞虫是阴气化生的。人是倮生的,无羽毛鳞甲,乃是禀阴阳精气而生。 19教育网

这就明显地突出人在万物天地中的地位。这正是儒家思想的特点。《曾子·大孝》说:“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认为人是天地间最伟大的,“天地之性为贵”(《孝经》)。《小戴礼记·礼运》中说:“人者五行之秀气也。”荀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认为人不是顺应自然,屈从于自然,而是能动的改造自然。“从天而倾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发现并重视人的作用,这是儒家思想的精华。

不苟权贵

《韩诗外传》卷一记,曾参为养活父母仕于莒,曾当过“得粟三秉”的官职。虽有从政经历,但综观其一生,仍然是一个孔子式的知识分子形象。其根源在于他那尽守礼约、躬守孝道、不苟同权贵的思想品格。他曾声言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论语·泰伯》),《庄子·让王》篇中记载:“曾子居卫,温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履而踵决。曳纵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声。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说苑·立节》载:“曾子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韩诗外传》说“齐聘以相,楚迎以令尹,晋迎以上卿,皆不应命。”

人物名言

曾子形象图集

曾子曰:“忠者,其孝之本与?孝子不登高,不履危,痹亦弗凭;不苟笑,不苟訾,隐不命,临不指。故不在尤之中也。”

曾子曰:“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礼之贵。”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处,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欤?君子人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以上出自《论语》)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大学》)

轶事典故

啮指痛心

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尔。”(《二十四孝》)

曾子烹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猪)。”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曾子居卫

曾子居卫,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拎而时见,纳屡而踵决,曳继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庄子》

曾子换席

曾子寝疾,病笃。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皖,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参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皖,大夫之箦与?”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礼记·檀弓上》)

曾子不受赐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封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不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说苑·立节》)

曾子再仕

曾子再仕而心再化,曰:“吾及亲仕,三釜而心乐;后仕,三千钟而不洎,吾心悲。”弟子问于仲尼曰:“若参者,可谓无所县其罪乎?”曰:“既已县矣。夫无所县者,可以有哀乎?彼视三釜三千钟,如观雀蚊虻相过乎前也。”《庄子·杂篇》

人物地位

孔子去世后,曾参聚徒讲学,有不少弟子,相传他就是儒家子思、孟子一派的创始人。曾参在孔门弟子的地位原本不太高,不入“孔门十哲”之列,直到颜渊配享孔子后才升为“十哲”之一。唐玄宗时追封为“ 伯”。中唐以后,随着孟子地位的上升,曾参的地位也随之步步高升。北宋徽宗时加封为“武城侯”,南宋度宗时加封为“ 国公”,元至顺元年加封为“宗圣公”,到明世宗时改称为“宗圣”,地位仅次于“复圣”颜渊。

曾子师从孔子,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孙子孔(字子思)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因之,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曾参以他的建树,终于走进大儒殿堂,与孔子、颜子(颜回)、子思、孟子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齐国欲聘之为卿,他因在家孝敬父母,辞而不就。曾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要注重人民的道德修养)”的主张。又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即“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历代追谥

曾参在孔学中的地位,很长时间以来未被人们所认识。上承孔子道统,下开思孟学派,这一学术地位,是唐、宋以后才为一些人所逐步承认。历代对曾参的封赠与奉祀情况如下:

唐代

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四月,唐高宗赠曾参为太子少保。此为对曾参赠官之始。

太极元年(公元712年),唐睿宗加赠曾参太子太保,配享孔子庙堂。此为曾参配享之始。

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唐玄宗定曾参位次,诏曰:“曾子大孝,德冠群列,特为塑像,坐于十哲之次”。同年,唐玄宗勒礼部尚书苏撰《曾子赞》。

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八月,唐玄宗赠曾参为伯。此为曾参赠爵之始。

五代

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唐明宗罢二十一先儒,改以曾参与七十一子图形四壁,世称七十二贤,合计共八十二人。曾参名为七十二弟子之位,实为“文宣王庙,四壁英贤”,每逢祭祀,面前陈脯、盐等物以祭。

宋代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宋太祖命文臣时廷臣撰《曾参赞》。

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五月,宋真宗晋曾参为瑕丘侯。因犯孔子讳,于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六月,改瑕丘侯为武城侯。

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宋高宗御制《曾子像赞》。

咸淳三年(公元1267)二月,宋度宗升曾参为国公,配先圣,居正位之西,面东。至此颜、曾、思、孟四配始定。

元代

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元成宗颁降初献国公乐章。国公酌献、奏《成安之曲》。

初献国公乐章内容是:“心传忠恕,一以贯之;爰述大学,百世训彝;惠我光明,遵闻行之;继圣迪后,是享是宜。”

延三年(公元1316年)七月,元仁宗降诏,春秋祭祀先圣,以颜子、曾子、子思子、孟子为配享。

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七月,元文宗加封曾参为国宗圣公。此为曾参封圣之始。

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元文宗进封颜子为复圣公、曾子为宗圣公、子思子为述圣公、孟子为亚圣公。命词臣为制,书一代为典,崇敬备至。

明代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太祖颁《释奠仪节》,四配位前,每位羊一、豕一、登一、一、笾豆各十、缚簋各一、爵三、帛一、篚一、口一。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明孝宗派官祭祀曾参并颁发祭文。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山东巡抚赵璜、巡按李玑奏准,照弘治四年例,春秋次丁有司,永远致祭曾参专庙。嘉靖以后,嘉祥曾参专庙,每逢二、八月,翰博主祭上丁,地方官主祭次丁。明清两代均遵循未改。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礼部召集诸大臣议事,一致认为:人以圣人为至圣,圣人以孔子为至。宋真宗称孔子为至圣,其意以备。今宜于孔子神位题“至圣先师孔子”,去其王号及“大成文宣”之称。其四配称,“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明世宗改为曾参为宗圣曾子,并敕封曾参之妻公羊氏为国一品夫人。

清代

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闰三月十六日,清圣祖颁发御制《宗圣赞》。

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八月初五日,清世宗书赠宗圣殿匾额“道传一贯”。

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二月二十八日,清高宗亲制《宗圣赞》(勒于碑石),并派官至嘉祥宗圣庙致祭曾参。

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颁发元圣周公及复、宗、述、亚四圣祭器,以备陈设之用,当经山东巡抚专委东昌府同知陈赴江南制造。赐宗圣曾子庙:一件、缚十件、簋十件、笾四十件、爵十一支、帛匣五件(竹笾、木匣、余皆铜器);宗圣:爵三、一、缚二、簋二、笾八、豆八、帛匣一;两配:各爵一、缚一、簋一、笾四、豆四、帛匣一;两庑:各三坛、爵三、缚三、簋三、笾十二、豆十二、帛匣一;宗圣夫人殿、启圣王殿、两庑,祭器可调使用。

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三月四日、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三月七日、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三月二十七日,清高宗亦亲制祭文,并派官至宗圣庙祭祀曾参。

什么是甲骨文?说一下甲骨文的发现过程

河南省理科生高考成绩省位次十九万左右可以选择什么学校?

19教育网(https://www.0919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河南省理科生高考成绩省位次十九万左右可以选择什么学校?的相关内容。

排位19w可以报阜阳科技职业学院(最低分376分)、辽宁理工职业大学(最低分375分)、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最低分359分)、天津天狮学院(最低分366分)、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最低分375分)。

1、阜阳科技职业学院(Fuya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坐落于安徽省阜阳市,是一所民办全日制普通专科院校。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85年的阜阳乡镇企业学校。2003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升格为阜阳科技职业学院。

2、辽宁理工职业大学位于辽宁省锦州市,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职业本科高等学校,是辽宁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教育部第三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3、齐齐哈尔工程学院(Qiqihar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是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前身是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重型机床制造学院,始建于1958年;后易名为黑龙江东亚大学、齐齐哈尔职业学院;2011年学院升格为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4、天津天狮学院是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天津市直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依托国际化企业天狮集团,凭借世界科技文化进步成果和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经过二十年办学历程,创建了具有全球战略思维和国内实践体系的应用型大学。

5、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坐落于江苏省无锡市国家高新区,创办于2003年,是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无锡市人民政府主办、无锡市人民政府新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拥有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智能制造、空港物流、数字艺术、文化旅游六大专业群。对接无锡高新区“以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战略布局,共设置33个专业。

以上就是19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19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9教育网:www.0919ed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什么是甲骨文?说一下甲骨文的发现过程”相关推荐
甲骨文的字体是怎么样的
甲骨文的字体是怎么样的

甲骨文的字体是怎么样的;cl=2&lm=-1&tn=baiduimage&pv=&word=%BC%D7%B9%C7%CE%C4%A1%A3+&z=0这有图片甲骨文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商朝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后把占卜时间、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有的还把过

2024-08-31 22:04:42
甲,乙两数的和是5O9,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4,余数是9,甲、乙两数分别是多少?
甲,乙两数的和是5O9,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4,余数是9,甲、乙两数分别是多少?

甲,乙两数的和是5O9,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4,余数是9,甲、乙两数分别是多少?甲乙两数的和是509,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4,余数是9,所以我们可以设乙数是x,则甲数是4x+9,甲乙两数相加是509,所以x+4x+9=5095x=500x=100,所以乙数是100,甲数是4×100+9=409中国美术学院录取标准是什么?录取原则:(1)按教育部要求,实行学校负责

2024-06-22 09:56:41
2024高考作文题目全国甲卷范文
2024高考作文题目全国甲卷范文

坦诚交流,心灵相遇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只有通过交流才能构建起连接彼此的桥梁。然而,在现实的交往中,我们常常为了避免冲突而选择沉默,将自己的真实想法深埋心底。我们害怕直言不讳会带来误解,会引发争执,所以我们选择了妥协和退让。但真正的相遇,需要坦诚的交流,需要我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坦诚交流是建立深层次人际关系的基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仅仅是言语的传递,更是心灵的

2024-06-08 14:48:17
意甲一场比赛平均出现多少张黄牌?
意甲一场比赛平均出现多少张黄牌?

意甲联赛球员积累几张黄牌后将自动停赛1轮?关于意甲联赛黄牌停赛规定:一名选手累计四张黄牌则停赛一场。但如果再犯,则累计三张黄牌停赛一场;再犯,则累计两张黄牌停赛一场,;再犯,则一张黄牌就停赛一场。然后再循环回到四张,接着三张、二、一………,介绍一下意甲红黄牌停赛规则1、得到第四张黄牌停赛一场2、再得四张黄牌就停赛一场3、再得四张黄牌就停赛一场4、再得三张黄牌就停赛一

2024-09-23 13:42:56
本科艺体甲乙批是什么意思
本科艺体甲乙批是什么意思

本科艺体甲乙批是什么意思甲乙批相当于普通高等院校的一本和二本,也就是第一批和第二批的区别。甲批次不录取,不影响乙批次投档。也算是对顺序志愿的一个纠错性补充措施,防止上分数线,但因为志愿没填好彻底没书读。高考志愿一般分为六次录取,即:提前批次、第一批次、第二批次、第三批次、第四批次、第五批次。提前批次,一般是军队院校招生。第一批次,是第一批本科录取时段,简称一本。第二批次

2024-05-24 21:50:59
C5C6骨殖增生是怎么回事?
C5C6骨殖增生是怎么回事?

C5C6骨殖增生是怎么回事?您好:C5C6是指第5、6颈椎!颈椎增生的治疗:(1)预防:由于骨质增生与增龄、性别、种族、职业、工种、体质、姿势不良等因素有关。所谓的预防就是指人类针对可以干预的因素所采取的措施。如尽可能避免长时间低头、仰头、歪头等动作。在工作之余应适当地作颈部活动,动作要慢,幅度不要太大。作颈部的自我按摩。体育锻炼、控制体重。(2)治疗:理疗、颈椎牵引包括颈椎托和牵引

2024-06-05 08:38:18
怎样选择专业? ​中医骨伤专业是文科还是理科
怎样选择专业? ​中医骨伤专业是文科还是理科

怎样选择专业?在大学生十大遗憾排行榜里,有一条是“选错了专业”。每年都会有大学生,因为选择的专业不如意而后悔四年、甚至一辈子!考生如何选择自己适合的专业?1、首先理清工科和理科的区别理科属于研究型,工作地点多在室内,一般去向是研究所,但对学历要求也较高。而工科是实践多于理论,本科毕业后也可以实现就业,大部分去向是企事业单位。2、挑学校首选双一流、985、211大学这些大学都是我国重点一本高校

2025-01-05 06:18:03
学个美甲怎么样?
学个美甲怎么样?

学个美甲怎么样?学个美甲怎么样?学习美甲是有前途的现在只有你技术好哪里都要你要去判断一个事情是否有前景,其实就是要分析行业的现状需求,而针对新娘美甲的话,目前的需求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根据学美甲有前途吗这个问题,和大家一起交流下。首先我们来看下这个行业的需求是怎么样的,美甲的人群主要是针对结合的人群,那么结合的人

2024-06-07 00:5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