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高考之后的那三个月,你是怎么过来的?

2024-07-25 01:34:44 | 19教育网

今天19教育网小编整理了高考之后的那三个月,你是怎么过来的?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之后的那三个月,你是怎么过来的?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是全国性的还是只在少数民族地区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2018
由于2018高考加分政策还没发布,如果有更新小编会第一时间更新的,可以参考2017年的。
2017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 今后对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将有所“收紧”。从2017年起, 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范围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中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为5分,仅适用于北京市属高校招生录取。该部分群体须在高考报名现场确认时填写申请表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其他照顾类型由相关部门提供名单,不在高考报名时采集。
2017高考哪些少数民族不享受加分政策
从目前情况来看,少数民族散居地区的加分政策有所“瘦身”。
譬如,北京市规定,从2017年起,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向高校提供档案,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而在此前,北京市“少数民族考生”皆可在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向高校提供档案。山东省则从2017年起正式取消少数民族加分。
各省市今年对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的调整,是对本地区招生改革方案的贯彻和落实。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年12月,教育部、国家民委等5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各地依据文件精神,先后出台本地区招考改革方案。
因此,今年加分政策的调整,也符合公众的政策预期。如山东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在2015年颁布的《关于调整我省高考加分项目的通知》中,便明确提出,“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执行至2016年,2017年取消。”
2017少数民族优惠政策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财政部、原人事部《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教民〔2004〕5号)和《关于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实施方案》(教民〔2005〕11号)要求,确保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办法。
一、招生政策及生源范围
1.党和国家采取特殊措施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政治任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和招生单位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真做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录取工作。
2.少数民族骨干人才招生工作由教育部统一部署。各相关省(区、市,兵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单位)的统筹与协调工作。各招生单位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3.招生生源范围是西部12省(区、市),海南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4省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湖南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和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少数民族硕士基础培训基地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招生专业重点向理工类、应用型专业倾斜。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出炉。这些省份包括天津、北京、青海、上海、江苏、浙江、海南、西藏、宁夏、广西、广东、甘肃、黑龙江、辽宁、贵州、河北、山东、湖南、四川、江西、吉林、山西、重庆和湖北。
今次出台高考改革方案的湖北,大幅减少、严格控制高考加分项目: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调整少数民族考生和农村独生女加分政策。
江苏提出,自2016年起,将少数民族考生照顾政策调整为“少数民族考生报考省属高校加3分投档”。此前,江苏规定,少数民族考生平行院校志愿中A院校报考民族院校的,录取时可加10分投档;报考其他院校的,录取时可加3分投档。
北京则提出,从2017年高考起,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范围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中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为5分,仅适用于北京市属高校招生录取。
同样,黑龙江也调整了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范围。根据方案,黑龙江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其他少数民族(不含八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作为地方性加分项目过渡3年,2018年取消。
按照2014年底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文件精神,各地高考加分项目迎来“大瘦身”。
目前,绝大多数省份保留的基本是《意见》规定保留的全国性加分项目,包括“烈士子女”“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等。而过去那些地方性的少数民族加分已经大多取消或减少。
如天津提出,“少数民族考生”的地方性加分政策自2015年1月1日起只适用于市属院校在本市招生时使用,加分分值为5分。
多地高考改革方案提出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
随着湖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在日前公布,截至目前,中新网记者梳理发现,全国已有24个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出炉。这些省份包括天津、北京、青海、上海、江苏、浙江、海南、西藏、宁夏、广西、广东、甘肃、黑龙江、辽宁、贵州、河北、山东、湖南、四川、江西、吉林、山西、重庆和湖北。
今次出台高考改革方案的湖北,进一步明确将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大幅减少、严格控制高考加分项目。其中,2015年起,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取消部分省属院校招收当地考生的加分或降分政策,调整少数民族考生和农村独生女加分政策。
针对高考加分政策,2014年底,教育部等五部门曾印发《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
根据意见,从2015年1月1日起,各省(区、市)取消“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突出事迹者”、“科技竞赛获奖者”等全国性加分项目。同时,2015年1月1日起,取消地方性体育、艺术、科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加分项目。
这份意见出台之后,高考加分项目迎来“大瘦身”。已经出台高考改革方案省份中,大多数省份都提出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一些省份在方案中重申落实教育部等部门的上述规定。
以河北为例,根据河北省高考改革方案,河北自2015年1月1日起全部取消教育部确定取消的全国性加分项目,此后获得相关奖项、名次、称号的考生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对已经获得相关加分资格的考生,采取过渡办法,加分项目暂时予以保留,降低加分分值,自2018年起全部取消。
多地调整少数民族加分项目 湖北重庆取消农村独生女加分
具体来看,在已公布高考改革方案的24个省份中,一些省份针对少数民族加分政策进行了调整。
江苏提出,自2016年起,将少数民族考生照顾政策调整为“少数民族考生报考省属高校加3分投档”。此前,江苏规定,少数民族考生平行院校志愿中A院校报考民族院校的,录取时可加10分投档;报考其他院校的,录取时可加3分投档。
北京则提出,从2017年高考起,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范围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中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为5分,仅适用于北京市属高校招生录取。
同样,黑龙江也调整了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范围。根据方案,黑龙江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其他少数民族(不含八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作为地方性加分项目过渡3年,2018年取消。
在国家层面提出“瘦身”高考加分之后,各地也纷纷跟进,压缩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根据媒体去年8月的报道,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江西、广东等13个省份已取消了所有地方性加分项目。
以吉林为例,在吉林的高考改革方案中,吉林就提出,取消省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省级优秀团干部和市(州)级以上见义勇为荣誉称号获得者等地方性加分项目。
此外,一些省份还调整了其他地方性加分项目。例如,今次公布方案的湖北还明确,2017年起,取消农村独生女加分政策。重庆也提出,到2017年,取消农村独生女、三峡库区搬迁移民子女地方加分照顾政策。
多地要求完善高考加分的监督和公示
上述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要求,加强加分考生资格审核,加强加分考生资格信息公示,完善违纪举报和申诉受理机制等。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减少高考加分项目,在公布高考改革方案的24个省份中,大多数省份明确,将严格高考加分的相关管理。
例如,青海的改革方案提出,提前公示取消和调整的加分项目或者分值,加强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强化监督管理。广东的方案中也提出,进一步完善考试加分管理机制,加强对考试加分政策执行过程的管理,严格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和认定程序,加大考生加分资格信息公开公示和社会监督力度。
在日前刚刚公布改革方案的湖北,湖北提出,逐步将高考加分的激励导向功能转移至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之中,确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项目,要合理设置加分分值,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河北的方案提出,健全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实行省、市、县、学校四级公示制度。

高考之后的那三个月,你是怎么过来的?

高考之后的那三个月,你是怎么过来的?

谈起高考,这中间的的酸甜苦辣无人知晓,只有自己才能够切身的感受到那段艰难的岁月,高考后的那三个月也是令人难以忘怀。

我清楚的记得,高考之后的我是自由的,我不用再担心早上睡过头,没有任何负担,感觉整个人生都得到了解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之后的日子就难熬了,每个月感觉都发生了很多事,有些事也是始料未及的。

高考后的第一个月我每天都焦急的等待着高考分数线的下放,想知道自己考得怎么样但是又不敢估分,所以每天都在家无止境的等待着,内心的复杂情感没有人能够体会。心中的害怕也不敢对父母提起,只能一切等分数下来再说。分数下来了之后我又在烦恼自己应该如何填报好志愿,选择一个好的学校,填报一个好的专业,每天都很焦虑。志愿填好了我又得待在家等着录取通知书的下放,所以一个暑假的前半部分都是在焦急和烦恼中度过的。不过最让人伤心的事是高考那年的暑假我的大舅妈去世了,她年纪很轻,但是就这样离开了人世,我们对她更多的是惋惜和同情,那年暑假也在安排她的葬礼中度过,家人都很伤心难过。后来不足一个半月,我和妹妹就随小舅一起去了外地去玩,后来在开学前期回到家中,准备着大学需要的东西,后来爸妈回家把我送去了学校,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高考之后的暑假三个月我就这样平淡无奇的度过,这中间有欢喜有悲伤,不管怎样,也是一个让人难忘的暑假。 19教育网

我没有想别人一样去旅行,也没有去做暑假工,也没有去学驾驶,我只是很平淡的度过了这个学习生涯中最长的假期,有点漫长,有点无聊,但是值得回忆。

高考之后的那三个月,你是怎么过来的?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高考录取线

285分。根据查询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官方网站显示,2022年专科批录取分数最低285分,录取位次为241259,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主办,湖南省教育厅主管的湘西自治州唯一一所省属公办高等职业院校。

以上就是19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之后的那三个月,你是怎么过来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9教育网:www.0919ed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高考之后
与“高考之后的那三个月,你是怎么过来的?”相关推荐
高考失败的那个暑假,你是怎么熬过来的
高考失败的那个暑假,你是怎么熬过来的

高考不是终点,也不是起点,只是节点1人生是场马拉松,起点是出生,终点是死亡。除此之外,都是节点。我们的一生有无数个节点,没有哪个节点能真正单独地决定人生的走向,所以,没有哪个节点,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高考也不例外。在计划经济时代,也许高考是决定性的一环,你能考入大学,就能从农民户口变成城市户口,毕业就能参与工作分配,然后端着铁饭碗稳定度过一生。然而那样的

2024-09-19 00:49:52
你高考完的那个暑假,是怎么度过的?尝试了什么有意思的事?
你高考完的那个暑假,是怎么度过的?尝试了什么有意思的事?

你高考完的那个暑假,是怎么度过的?尝试了什么有意思的事?一般人高考完的那个暑假通常是一个非常特殊而重要的时期,因为他们经历了长时间的紧张备考和考试,终于可以暂时解脱了。在这个暑假里,人们通常会寻找机会来放松、娱乐和尝试一些新鲜有趣的事情。以下是一些一般人可能会在高考结束后尝试的有意思的活动:1.旅行:很多人会选择去旅行,探索新的地方或者重游自己心仪已久的目的地。这是一个放松身心、开阔

2024-08-29 23:49:14
又是一年高考季,那些曾经高考失利的你们,回首后是怎么来面对它的呢?
又是一年高考季,那些曾经高考失利的你们,回首后是怎么来面对它的呢?

又是一年高考季,那些曾经高考失利的你们,回首后是怎么来面对它的呢?对于那些曾经在高考中失利的人来说,面对这段经历可以有不同的态度和方式。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反思和应对方式:1.接受并释放情绪:高考失利可能带来失落、挫折和失望的情绪。重要的是允许自己感受这些情绪,并寻找适当的方式来释放它们,如与亲朋好友倾诉、写日记、参加运动等。通过释放情绪,你可以逐渐接受事实并准备迎接新的机会。2.

2024-07-26 13:40:35
我是96年生人,03年上的一年级,之后的怎么推,高考报名要写的那个
我是96年生人,03年上的一年级,之后的怎么推,高考报名要写的那个

2023上海高考人数总数上海2023高考人数在七万人左右。2023年上海市将有5万多名考生参加秋季高考,2023年上海高考报名人数是7万人,上海市高考报名人数与北京市、天津市很相似,长期稳定在5万人左右。所以预计2023上海高考报名人数是5-7万人之间。上海历年高考报名人数:一、2022年上海市高考人数据悉,报名参加秋季高考的上海考生人数为5万多人,与往

2024-10-14 05:53:07
那些努力考上大学的农村孩子,毕业之后过得怎么样了?
那些努力考上大学的农村孩子,毕业之后过得怎么样了?

那些努力考上大学的农村孩子,毕业之后过得怎么样了?我国的大学分为几个等级,双一流,985、211这些大学的实力都很强。无论是学校的学习氛围还是师资力量,在全国都是能排到最前面的。不过想要考上这些大学并不容易,毕竟录取分数较高,使得录取率一直都只能保持在1%左右。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孩子,想要成功更不容易。因为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与城市相比,相差很远。而且基本都是留守儿童,家里都是爷爷奶奶。因为爷

2024-08-31 13:45:22
高考之后做过什么疯狂的事?
高考之后做过什么疯狂的事?

江西高考报考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和我省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总体安排,制定本招生简章。一、报考条件(一)符合下列条件且户口在我省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报名: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3、身体健康;4、凡报考“三校生”(中专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的毕业生)高职类的考生必须是省教育厅批准的具有报考资格学校的应届毕业生。(二)在中国定居的外国侨民

2024-07-22 12:35:08
你是怎么渡过高考前一晚的?
你是怎么渡过高考前一晚的?

你是怎么渡过高考前一晚的?高考更注重的是平时的知识的积累以及良好的心态,最后一晚尽可能放松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心理压力,平常心即可。比如我在考试之前比平常运动强度更高一些,以让自己放松身体并且可以更早的入睡。你可以做你平常的兴趣爱好,你平时做什么事情高考前一天晚上就做什么,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让你自己放松,反正高考不用看的太重,这个时候结果已经基本上是必然的了,没有什么必要去担心考试结果,担

2024-08-25 20:26:20
成人高考是成绩出来之后再填志愿吗 是怎么录取的
成人高考是成绩出来之后再填志愿吗 是怎么录取的

成人高考是成绩出来之后再填志愿吗是怎么录取的成人高考是先填志愿后考试的,在报名时就需要选择报考的院校和专业了。在成绩公布后,可以在相同类别中修改志愿。第一轮没有被录取的话,还有一个次补填志愿的机会。成人高考志愿是考完再填吗成人高考是先填志愿后考试的,在报名时就需要选择报考的院校和专业了。在成绩公布后,可以在相同类别中修改志愿。第一轮没有被录取的话,还有一个次补填志愿的机会。

2024-08-07 07:2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