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高考失败的那个暑假,你是怎么熬过来的相关的问题,今天,19教育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不是终点,也不是起点,只是节点
1
人生是场马拉松,起点是出生,终点是死亡。
除此之外,都是节点。
我们的一生有无数个节点,没有哪个节点能真正单独地决定人生的走向,所以,没有哪个节点,是人生中“最重要的”。
高考也不例外。
在计划经济时代,也许高考是决定性的一环,你能考入大学,就能从农民户口变成城市户口,毕业就能参与工作分配,然后端着铁饭碗稳定度过一生。
然而那样的时代早已经一去不返。市场开放、竞争自由,再没有绝对的铁饭碗,你能否在市场立足、过怎样的生活,完全取决于自己。
不是取决于一次高考的成绩,而是取决于自己每个阶段的努力。
2
父母们都爱以赚钱多少来衡量孩子成功与否,他们笃信:高考成功就能上好大学,好大学毕业就能找到好工作,有好工作就能赚到好多钱。
听到这些理论,大概首富马云会笑一笑吧。
他当初可没考上什么好大学。
18岁,马云想考北大,落榜了;19岁,再次参加高考,再次落榜;20岁,第三次高考,勉强被杭州师范学院以专科生录取。
哪个父母摊上马云这样的成绩都会被急死三次。可是如果他们知道这孩子若干年后会成为中国首富,还会急吗?
或者,给马云一次机会,让他可以重新选择,他会否放弃这样的人生,去实现自己当初考上北大的愿望?
马云虽说没能考入理想的学校,可他从杭州师范学院毕业,也走上了人生的康庄大道。
如果他顺利考上北大,也许现在只是某所大学里的教授,再厉害也就是经常上上百家讲坛了。
3
在豪富大咖里,刘强东算是个好学生。他从小成绩都好,是当年宿迁的高考状元。
可即使这样,他的高考也并不是成功的。
高中时他一心想从政,想当县长。于是填报志愿的时候放弃了清华,而是选了人大的
社会学系,以为社会学系会教他如何当官。可直到入学之后,他才渐渐明白,社会学系与从政,并没有什么关系。而且,社会学系一直是学校就业率排名靠后的专业。
刘强东的爸爸妈妈直收到儿子的录取通知书,才知道他没报清华,想必也也被他气得直跺脚:大好的前程,就被他这么给糟蹋了。
然而如果刘强东当初进入了清华,也许现在真的当上了县长。又怎么会走上创业道路,创立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京东?
4
我身边有位特别熟悉的朋友,年薪百万加,是某大型上市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在同龄人里,他事业算是出色;在朋友圈里,他是我们羡慕的对象。
最令人佩服的是,他从事的行业与大学所学专业毫无干系。毕业之后,进入陌生的行业里,完全靠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从底层爬到现在的位置。
他的下属个个都是高学历的学霸,大部分都出自那几所重点大学,甚至还有北清的博士、研究生。
而他自己当年的高考成绩,勉强高过二本线,就读的,自然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二级本科学校。
大家都觉得他是励志偶像,可他,却常常因为学历而觉得自卑。害怕别人问他毕业自哪所学校,害怕自己张不开嘴说出来。
每每他抱怨自己的学历,我都会问他同一个问题:你老板是什么学历?
他颓然回答:中专。
是啊,老板是中专毕业,可他不也常年稳居中国富人榜前列,不也管理着好几家上市公司吗?
学历很重要,但是学历不绝对。
他知道自己的自卑没有来由,可就是常常被这样的自卑给打败。好像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行业经验,还不及下属们亮闪闪的毕业证。
而这一点,正是无数家长的偏颇想法。
他们总觉得,只有考上了好学校,人生才会有光芒。否则,除非你成为马云成为刘强东,不然你就是失败!
5
家长们,为什么要用这么残酷的准则来定义孩子的成败呢?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东西比成绩、比学历珍贵一万倍!
前段时间马里兰大学某昆明籍留学生在演讲中吐槽中国的空气污染,一时间变成大家口诛笔伐的过街老鼠;前几天武汉某名校博士因为赶不上飞机而连扇地勤耳光,最终不仅被法航列入永久黑名单,还被拘留了十日。
他们的学历的确耀眼,可这样的高学历,又有什么值得羡慕的?
相反,有稳定的价值观、持续学习的能力、坚韧的毅力、高贵的品质,才是一个人行走世间最有效的通行证。
6
我想说的,并不是高考不重要,而是:高考没那么重要。
你若考换上心仪的学校,恭喜你!愿平台成为你的助推力,助你山高水远、来日方长。
你若没能考上,没关系!对于整个中学生涯来说,高考是终点,可对漫长的人生来讲,高考只是一个节点。 把时间线拉长,你会发现,高考远远没你想象的那么重要,它对人生的影响,甚至微乎其微。
真正决定你人生的,永远都是:你是否有勇气,对抗人生所有的艰难,面对人生的每一次失败,任何时候摔倒了,都有勇气爬起来?
7
放轻松,高考而已!

高考失败的那个暑假,你是怎么熬过来的
至今都记得高考出分的那个晚上。
接到爸爸的电话的时候我在佛山,住在舅妈家的公寓。是的,是爸爸告诉我的成绩,当时距网站上可以查成绩的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但一心想知到我们成绩的爸爸,问了早拿到成绩单的班主任。
已经忘了当时爸爸的第一句话是什么了,但他那个时候的语气我依然记得清清楚楚。他的叹息,他的失望,他语气里掩饰不住的低沉。
我不知道当时电话中的我是如何做到那么坚强的,我反倒开始安慰爸爸:“没关系啊,反正不也可以上个二本吗,能上二本就行。”天知道我说这句话的时候有多么的不甘心。
深夜,凌晨12点,我躺在床上开始思考人生,那天晚上的月光很亮,舅妈家住在10层,楼下就是一个小篮球场,篮球场的路灯下,几个学生模样的少年还在打篮球。
不知道该想些什么,该做些什么。我该去那个城市?该选择一个怎样的专业?该怎样去面对这场考试的失败?该怎样去回应那些对你抱有期待的亲戚朋友?
第一次,我觉得自己的存在是那么的渺小,未来的路是那么迷茫。而这些迷茫的导火索,都是因为高考的失利。 因为,在出分数之前,我对自己未来的路是清晰的,坚定的。而考试的失利却打破了我之前所有的计划。
那天晚上,我甚至希望白天永远不要到来,天就这么一直黑下去,因为一睁开眼睛,我就不得不去面对高考失败这个现实。
也许是我没考好的消息一夜之间已经传遍了所有亲戚的耳朵,也许是这个失败让我对周围人的态度开始变的敏感,总觉得第二天,所有人都对我的态度不一样了,每个人都在尽力回避“高考”和“分数”这种词汇。即使说到了,也都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带过,仿佛在暗示我“分数并不重要,能力强才最重要。”
那天我赖床到9点,没有一个人来叫我起床。收拾完毕后表哥像往常一样带我去KFC吃早餐,然后一起去等回家的巴士。唯一不一样的是那天的巴士等了很久都没有来,6月底的佛山,空气已经非常燥热,在路边的公交车站牌,数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对未来没有一丝期待。11:33分,爸爸的车出现在我眼前,把在太阳快要晒中暑的我接走。我甚至不知道表哥什么时候给爸爸打的电话。
那天中午爸爸买了很多的菜,很多我爱吃的水果。我看出了他的用心,心里却更加觉得惭愧。
没有经历过高考的人永远不知道高三那个暑假有多少事情要忙,而这期间的每一件事,对于高考失利的我来说,都像是一个大大的讽刺。
应该是快到报考志愿的时候了,不得不从佛山回家报考志愿。回学校拿志愿填报书,走进那熟悉的校园,心里竟然会有一丝胆怯。害怕见到一直对自己抱有期待的班主任,害怕见到同学,害怕学校门口张贴的光荣榜,害怕听到曾经熟悉的名字,害怕听到谁又是黑马了,谁又超出重本线几十分了。因为在几个月前的考试中,甚至我的排名,有好多次都在那些名字的前面。
填报志愿更像是与自己的一场赌气。因为考的分数特别尴尬,想去的城市分不够,分够的地方自己又看不上。那个时候我才第一次明白班主任说的“高考中一分之差就可以决定很多事情”这个命题的正确性。
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整整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三天,每天的节奏就是吃早饭——查资料——吃午饭——查资料——吃午饭——查资料。那个时候我才知道,填报志愿绝不是你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全家人的战场。当时爸爸非常想让我报师范,他认为未来当老师稳定,觉得我不适合做别的工作。
我不知道18岁的年龄到底是想和父母怄气还是真的有自己的想法,每当我爸让我报师范的时候,我就斩钉截铁的告诉他:我学什么都不学师范,打死我都不报师范。为此还和家人赌了几天气。
但我还是小看了大人的力量,爸爸当时本来工作很忙,但为了让我按照他的想法上一个师范学校他硬是请了几天假盯着我报志愿。为了让我动摇,他甚至搬来了家里所有考上大学的亲戚给我做“思想政治课”。我至今还记得当时一位本来就很势力的亲戚对我说的一句话:就你这成绩,除了当老师你还能干什么!
燥热的七月,萌动的青春,不安分的心。这句话深深的刺痛了我的自尊。后来不知道是觉得和家人的抗争太累还是我觉得所有的纷争都怪我的分数太低,反正到最后,我妥协了。在志愿填报的最后一天,我在六个志愿里,填了5个师范大学。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爸爸时,他终于满意的第二天就回广州了。
但我没有告诉他,我六个志愿中,有4个都填在了离他最远的东北,那个时候,我比任何时候都想离开他们,离得越远越好。
填报好志愿,结束了谢师宴,我终于又去了佛山,对彼时的我来说,去佛山就像是一场逃避。因为在那里,没有我熟悉的同学,也不会有人问我考了多少分。
那一个月,算是我人生中唯一一段的放纵时光。八月的广东,五分钟以上的出行都像是一种酷刑。我也同样把自己关在家里。爸妈也不管我,早上他们出门上班,我就睡到自然醒,然后胡乱地吃东西塞满肚子,没日没夜的在电脑上看韩剧。不去逛街,也没有心情去旅游,每天就在自己的那一寸小天地里,醉生梦死,自生自灭。
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我爸带我去吃了我最爱吃的水煮鱼,大学在哈尔滨,是在我填报的所有志愿中,离家最远的一个。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仿佛才明白,暑假真的就要结束了,可能以后都很少有机会在和爸爸一起吃水煮鱼了。
突然觉得有点失落,像失去了一件很重要的东西似的怅然若失去,但我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 我知道那一个月,我的堕落爸妈都看在眼里,但他们并没有打搅我,也许他们知道,只有我自己,才能让自己走出来。
九月,开学,离别。
当踏上哈尔滨的黑土地的那一刻,我才知道,过去的日子,就像青春一样再也回不来了。
所有的东西都是陌生的,把爸爸送走的那天傍晚,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我竟然泪湿了眼眶,我知道从此以后,离家三千多里,我再也不能得到他们的庇护了。
大学四年,每年寒暑假都在跨越中国南北的漂泊中度过的,在一次又一次的“折腾”中,我也渐渐变得更加独立。
回过头来想想,高考的失败,在当时给我带来了太久的阴影,让我太长的时间走不出来。但若以现在的心态来看,当年的自己真的没有必要把整个暑假都浪费在高考失败的自责中。
因为,走完大学才会发现,当年你纠结的那几分,当年你错过的那些好学校,都不能决定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能决定你是个怎样的人的, 是你自己,是你持续的坚持和努力。
当年那些高考中的“黑马”,上了名校的“幸运儿”,可能上了大学后开始堕落,最后毕业前连
英语四级都没有考过。而身边也不乏很多只上了二本的同学,大学后开始努力,四年后,也拿到了名企的offer或名校的考研录取通知书。
如果说高考是一场决定命运的考试,也确实有它的道理,毕竟成绩不同,学校的档次不同,大学四年的眼界和毕业后的敲门砖确实很不一样。
但我想说,通往成功的路有千千万万条,高考确实是最快捷高效的一条,但谁又能保证,上帝在给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不会给你打开了一扇窗呢。也许,换个小路,你会走的更远,更稳。
想要改变自己,什么时候都不晚。

安全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
我是本科阶段,学习的是
安全工程专业
,对于就业,大家肯定还是蛮在意的,下面大家看一下这几个
主要的就业去向
吧。
当然有一多半的同学
选择了考研,
而那些选择毕业直接就业的同学。有的去了
大型的施工企业
,他们在那里从事施工现场的
安全管理,以及现场的安全教育工作
。那些擅长安全法学等专业的呢,他们就可以在那里进行
安全法律宣传
以及安全
施工方案
的编制。这些都是跟我们的专业十分对口的。但是像这样的你就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那就是
施工现场的风险系数
是比较高的。
因为是刚刚毕业,所以说薪资待遇一开始也
并不是很好
。而且这个专业对于技术要求不是很高,很多人都可以完成任务,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嘛。
还有一部分人进入了大型的厂矿生产型企业。进行
安全管理和
安全评价
,以及
工伤事故
的处理,这样的工资是比之前只有大型施工且要多一些,但是也不是很景气。
当然还有,
更高一级的就业渠道
,这也需要我们有更专业的知识,以及更准确的风险把握度。那就是进入安全评价机构,帮助机构及政府,
企事业单位
进行
风险预估和
风险评估
。可是这样的工作呢,我觉得还是考完研以后,才能有这样的能力和水平。但是我们也需要知道这样一个问题,那
就是你将来从事的职业。并不完全就一定符合你所学的专业知识
。学弟学妹们需要提前做好这样的准备呀~远方传来老学姐的叹息~
19教育网
以上就是19教育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19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9教育网:
www.0919edu.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