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上海户籍高考政策如何啊?

2024-10-17 19:46:31 | 19教育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上海户籍高考政策如何啊?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上海户籍高考政策如何啊?

上海户籍高考政策如何啊?

根据上海高考政策,孩子是可以在上海参加高考。上海高中教育质量比安徽高,各种机会也多,孩子能收到更好的教育。建议让孩子在上海上寄宿制高中,在上海参加高考。

上海高考报名条件

1.符合下列条件的本市户籍人员可在沪报考:

具有本市常住户籍的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含具有本市常住户籍的非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可在沪报考:

(1)考生为积分达到标准分值的《上海市居住证》持证人的同住子女,且在本市参加中考或父母一方连续持有《上海市居住证》3年,同时须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

(2)考生为《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留学人员持证人的同住子女,且须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

(3)考生父母双方或一方现属上海市常住户籍,考生本人持《上海市居住证》,且考生须是参加本市中考并具有本市高中阶段完整学习经历的应届毕业生或2018年已列入本市高考报名库的往届毕业生。

(4)考生父母双方或一方是经市政府合作交流办认定的驻沪机构工作人员,且考生须是参加本市中考并具有本市高中阶段完整学习经历的应届毕业生或2018年已列入本市高考报名库的往届毕业生。

(5)考生为在沪定居并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侨民,且为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

(6)考生父母双方或一方是在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在站人员,且考生为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

(7)考生属在沪台胞,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居民身份,且为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
19教育网

上海户籍高考政策如何啊?

上海2023年成人高考报名时间及报名条件

2023年上海成考报名时间预计在9月中上旬左右,考生可登陆考试院,进入成考报名系统,填写信息,选择专业并缴纳报考费。报名高起点考生需高中文化水平,专升本则需专科毕业证书。
上海2023年成人高考报名时间:预计2023年9月中上旬开始,网上报考信息填报自9月13日至9月17日,报考资格审核在9月13日至9月19日,院校审核考生报名资格。
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上海教育考试院进行网上报名,并在指定地点进行现场确认。
报考条件:高起本或高起专考生应具高中文化水平或同等学力。专升本考生需持有专科毕业证书或以上证书,或为第二年春季本市成人高校毕业生,并提供就读学校证明,以及本市常住户口或在本市工作的非本市常住户口人员。
医学类专业报考条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等临床类专业需取得相应类别的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或有普通中专相应专业学历。护理学专业需取得执业护士证书。从事卫生、医药行业工作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可报考医学门类其他专业,报考专业应与所从事专业对口。
通过上海成考取得的学历在中国是国家承认的,可用于国内的招聘、考公务员、升学、评职称等。但具体使用还需根据个人情况和单位要求而定,建议根据自身需求选择。

上海户籍高考政策如何啊?

外地子女在上海参加中高考的条件

19教育网(https://www.0919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外地子女在上海参加中高考的条件的相关内容。

外地子女在上海参加中高考的条件分为以下几点:
1. 父母双方需持有上海居住证,并且积分达到120分,已通过积分申请并拿到积分通知单。
2. 父母一方需在孩子参加中考前,持有上海居住证满3年,且孩子在上海完成初中学业。
3. 想要在上海参加高考的外省市户籍考生,需具有完整的初中学籍和高中学籍,且在上海完成高中学业。
4. 对考生的年龄有严格要求,未满16周岁的考生可参加中考,而参加高考时,考生年龄不得超过16周岁,否则将不具备参考资格。
关于上海居住证积分120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上海的公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具有120分积分的孩子的录取优先级高于没有积分的孩子们,积分在择校过程中具有更大的话语权。
2. 上海已实施公民同招政策,公办学校网上报名时,120积分是第一顺位录取的要求,没有积分的非沪籍子女录取顺位相对较低。
3. 上海积分可能因政策变动而产生变化,但户口则相对稳定。尽管落户政策有所变动,成功落户后将成为“新上海人”,无需担心政策变化。因此,尽管户口的优越性不是积分能比的,但两者并不冲突,各有优势,同时进行积分和落户准备更为稳妥。

以上就是19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19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9教育网:www.0919ed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高考政策 高考
与“上海户籍高考政策如何啊?”相关推荐
陕西高考政策户籍学籍要求(陕西高考户籍学籍政策)
陕西高考政策户籍学籍要求(陕西高考户籍学籍政策)

陕西高考政策户籍学籍要求在陕参加高考,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2、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3、截至高考当年,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陕连续学籍满3年,即从第一学年开始,在我省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学校注册学籍并连续就读3年,按规定完成学业并可获得陕西省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4、截至高考当年8月31日,本人常住户籍应在陕且满3年。

2024-11-10 15:11:39
青海高考政策户籍(关于青海高考户口问题)
青海高考政策户籍(关于青海高考户口问题)

青海高考政策户籍法律分析:考生父母在青海省经商,且在青海办了“蓝印户口”或“居住证”,考生本人高中阶段在青海就读毕业的,可以参加高考,并按照青海省最低控制分数线,参与青海省内高职专科院校、省内外中职学校(中专、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的录取。法律依据:《青海省普通高考报名录取条件补充规定(暂行)》一、省外来青落户人员子女符合“青教招委【2000】007号、【2006】33号”文件规

2024-10-09 16:27:34
辽宁高考政策户籍学籍要求(高考加分有何新规)
辽宁高考政策户籍学籍要求(高考加分有何新规)

辽宁高考政策户籍学籍要求2022辽宁省(辽)高考政策户籍要求如下:(一)参加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考生;(二)参加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含注册入学招生、只招中职生专业的高职单招,下同)、保送生招生、残障考生特殊教育单独招生、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高水平艺术团招生、少年班招生等考生;(三)报考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考生。报名考生需具备报名基本资格,在辽宁省出生

2024-11-17 01:08:47
北海高考多少分能上大学 广西北海高考政策户籍学籍要求
北海高考多少分能上大学 广西北海高考政策户籍学籍要求

广西北海高考政策户籍学籍要求具有合法户籍、广西常住。根据查询易贤网显示。1、具有合法户籍:参加广西北海高考的考生必须是在广西省行政区域内具有合法户籍、且符合国家教育部门关于普通高中阶段教育入学年龄和文化程度的规定。2、广西北海常住:广西北海户籍考生在高考报名时必须具有广西北海户籍或在广西北海常住,并且符合国家规定的高考报名条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成人高考报名入口?北京航空

2024-06-24 16:22:48
高考户籍学籍报名条件 福建高考政策户籍学籍要求
高考户籍学籍报名条件 福建高考政策户籍学籍要求

福建高考政策户籍学籍要求福建高考政策户籍学籍要求如下:1.具有福建省户籍且出生后首次申报户口登记在我省。其中,高中阶段学校应届毕业班学生(以下简称应届毕业生)须具有我省高中阶段学校学籍并实际就读。2.因父母一方(或法定监护人,下同)属于工作调动、人才引进、库区移民、驻闽部队现役军人(含文职人员),报考人员户籍于普通高考报名前迁入我省。其中,应届毕业生须具有我省高中阶段学校学

2024-11-12 10:22:55
天津高考学籍户籍的要求(天津高考政策户籍学籍要求)
天津高考学籍户籍的要求(天津高考政策户籍学籍要求)

天津高考学籍户籍的要求天津市从2022年起实行高考改革,报名参加天津高考的学生需要具有三年天津市高中学籍,逐年过渡,三年过渡完毕。具有天津市常住户籍的应届毕业生,须具有天津市高中阶段学校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对于目前在校的高中阶段学校学生,实行3年过渡政策:报名参加2022年高考的,须具有天津市高中阶段学校高三年级1年学籍并实际就读;报名参加2023年高考的,须具有天津市高中阶段学校高二、高三

2024-11-17 20:35:35
天津高考政策户籍学籍要求 天津高考学籍户籍的要求
天津高考政策户籍学籍要求 天津高考学籍户籍的要求

天津高考政策户籍学籍要求根据查询天津本地宝可知,2024年天津高考政策对户籍学籍的具体要求如下:1、应届毕业生:须于2021年10月31日(含)前取得我市常住户籍,具有我市高中阶段学校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2、往届毕业生:须具有我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证书。对于持外省高中阶段学校毕业证书的往届毕业生,须满足高中阶段毕业3年及以上。3、高中阶段同等学力考生:须参加我市统一组织的9门普通高

2024-11-16 03:06:48
青海高考户籍学籍政策(西宁四中高考985录取人数)
青海高考户籍学籍政策(西宁四中高考985录取人数)

2021青海高考户籍学籍政策政策一:强化学籍管理“关口”前移具体办法:学籍和户籍实施联合集中审查制度,应届毕业生学籍由学校负责审查,往届生和省外借读生学籍由考区招办负责审查;应届毕业生、往届生和省外借读考生的户口审查工作,由当地招办和学校负责分别送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集中审查。对学籍、户籍的联合集中审查要邀请同级监察机关派员监督。对报考资格审查合格的考生要在学校和社会公示,自觉接受群众和

2024-08-22 23: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