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9 13:30:19 | 19教育网
清华大学是我国2所顶尖大学之一,也是我国学科实力最强的大学。考清华的方法如下:
一、高考招生:高考招生是清华大学录取学生最主要途径,也是多数学生考进清华的方式。根据在各省投放的招生计划与生源质量情况,确定各省高考录取分数线。 19教育网
二、保送生:目前清华保送生有2种,一种是高中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一等奖,并被中国科协遴选为参加国际数、理、化、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队集训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另一种是全国16所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的优秀应届高中毕业生,保送生需要测试通过方可。
三、强基计划:目前全国有36所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各大学强基计划选拔方式于2020年3月底前向社会公布,大家可以多注意清华官网。
四、自强计划:主要面向长期学习生活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或民族地区招收德才兼备优秀毕业生。考生通过申请、初评、初试、复试等选拔并获得认定,可获得清华30-60分的降分录取政策。
19教育网(https://www.0919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清华大学自强计划录取分数线的相关内容。
清华大学在安徽省高考统招录取分数线是692分,而“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是680分怎么上清华?第一种:保送生其实每年清华、北大的本科招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通过“保送生”的方式考入的。既然是“保送生”,一定要有一些“保送”的条件,而一般情况下,如果你拥有以下这些头衔或者奖项,还是很有机会通过“保送生”的方式进入清华、北大。一、获得“省级优秀学生”荣誉二、获得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奖项三、拥有重点中学推荐资格四、公安英烈子女五、退伍运
怎么才能考上清华高考统招、强基计划、保送生、数学英才班、丘成桐数学领军计划、高校专项计划(自强计划)、国家专项计划、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艺术团、清华美院、飞行员招生1、高考统招2、强基计划(1)强基计划招生对象所有院校强基计划招生对象都分2类:a、一类为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b、破格考生,即为高中阶段在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
清华大学等六校2014年自主招生简章(自强计划)11月21日,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六校联合开展2014年自主选拔“自强计划”的公告正式发布,2014年六校自强计划的网上报名时间为2013年11月21日至12月15日。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开展2014年自主选拔“自强计划”的公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
清华大学mem怎么样作为一名清华大学MEM项目的学员,我认为这个项目非常不错。清华大学MEM项目课程设置非常全面,涵盖了工程管理、创新创业、金融科技等多个方向,能够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而且,项目的师资力量也非常强大,授课老师都是在相关领域内具有丰富经验和深厚学术背景的专家学者,教学质量非常高。清华大学MEM项目注重实践和应用,有很多实际项目和案例分析,让我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
清华大学自强计划录取分数线清华大学在安徽省高考统招录取分数线是692分,而“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是680分自强计划是由清华大学主导的自主选拔计划,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6所知名高校将共同实施针对全国农村学生的自主选拔“新百年自强计划”,为寒门学子创造更多进入名校的机会。2014年的“自强计划”从以往只能报一所学校,改为可6选3,并
清华大学研究生考试难度怎样?虽然考研进入清华和高考进入清华都需要面对很高的竞争和挑战,但两者之间存在一些区别。1.竞争范围:高考进清华是在全国范围内竞争,而考研进清华是在研究生层面上竞争。高考的竞争范围更广泛,考生来自各个省份和地区,竞争激烈程度较高。而考研的竞争范围相对较窄,主要是本科毕业生和一些工作人员,竞争压力相对较小。2.录取标准:高考进清华主要是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综合素质
怎么可以去清华大学?清华大学降分录取条件有自主招生、综合评价、竞赛和夏令营、高校专项计划、保送生。一、自主招生:主要招生的目标是在五大学科竞赛中的佼佼者,如果能从被省队推荐参加全国性赛事,并且拿到奖牌,会被清华北大直接签约,取得优秀成绩的也会有一定成都的降分。此类学生都是专长于某一学科的天才,虽然教育部取消了学科奖项和升学考试之间的联系,可是目前大学还是非常认可各类的
自强计划所需条件自强计划所需条件如下:招生对象“自强计划”为清华大学自主选拔“新百年计划”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面向长期学习、生活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或民族地区,自强不息、德才兼备的高中毕业生。该计划2013年主要面向国家级贫困县(注:民族自治地方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可等同于国家级贫困县)的县级及以下中学选才。考生本人长期学习、生活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或民
2024-05-08 23:03:31
2024-04-12 21:26:34
2025-01-20 18:01:58
2024-12-10 14:21:04
2024-09-15 11:29:18
2024-05-14 12:42:31